发信人: tiger_south(华南虎)
整理人: acupoftea(2001-06-22 08:37:44), 站内信件
|
企业家获取政府支持的三个途径
在我们面临政府全面控制经济的情况下,企业家要办企业,首先要跟政府官员搞好关系,首先要在政府内部建立起企业家的关系网。“无网不通,无网不灵,无网不行”。这方面,在座的企业界的朋友应该比我更有发言权,可以向我提供更多的案例。
为了得到政府的支持,企业家在办企业的时候,即使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私人企业,也要想办法搞成一个集体企业,或乡镇企业,甚至“国有企业”,也就是所谓的“戴红帽子”,染红。为什么呢?第一个原因就是在中国,好多行业只允许国有企业搞,不允许民营企业搞。如果你不给自己戴一个红帽子,你就进入不了这些行业,得不到政府的批文,你就没办法开业。
第二个原因是,政府对私人的产权缺乏有效的保护。如果是国有企业的财产给人偷了,被会计贪污了,政府有公检法去抓这个人;但如果私人企业的资产被盗窃了,政府有时不太愿意去抓人,不太愿意去审判这些偷盗资产的人。但如果我戴了红帽子,我的财产也就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影响政府官员的另外一个办法,就是企业家直接进入能够影响政府决策的部门。有了一定的位置,就有了渠道,就可以见到政府领导人,就可以提出一些政策上的要求或特殊的庇护,当然也就可以享受一些优惠的待遇。
比如,我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收到很多民营企业家给我的名片,翻开一看,几乎很少能找到一张名片上面没有印着各种准官员性质的头衔的。
影响政府官员的最后一招是,如果合法的程序都不行的话,那就只有通过金钱或其它渠道,来贿赂政府官员。这当然是风险最大的一招,但企业家走这条路有时也是很无奈的。
这样,我们的企业家要把大量的时间、大量的精力、大量的资源花费在处理与政府官员的关系上。我曾经问过一些企业领导人,你们有多少时间花在与政府官员打交道上,他们说有百分之五六十都要用于应付政府官员。民营企业花在与政府官员关系上的时间比国有企业还要多!这是严重的资源配置扭曲。
官员的偏好主导企业家的偏好
但是,政府官员的偏好与企业家的偏好是不一样的。政府有政府的功能,官员有官员的规则。本来企业家只有商业的功能,只要经营好自己的企业,能够创造利润就行了。但是,为了“搞掂”政府官员,企业家往往要为政府官员分忧解难,最后是政府官员的偏好主导了企业家的偏好。
我前面讲的前两个困惑,都与这一点有关。为什么企业必须高速地、快速地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一些政府官员喜欢速度。对一些地方政府的首长来讲,增长速度是他的政绩,是他升职的希望。但是增长速度怎么来?就要企业界的人给他努力。
有时候企业也必须搞大,因为只有搞大,你才安全,你才能得到当地领导的支持,你才能搞到钱。政府最重视的是安定团结,一个企业搞大了,要垮的时候,政府一定会出来想办法帮助你。如果你的企业很小,垮了也造不成什么社会影响,当地政府就可能不会重视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