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s-c2000(恒河沙数)
整理人: ashleyliu(2001-12-01 15:06:40), 站内信件
|
店设佛山城区祖庙大街18号,旧址现尚存。所制成药有保济丸、胜保油、保和茶等多种6而以保济丸最负盛名。该铺始创人李兆基,原籍广东新会人,清光绪初年家居佛山文明里,自号李耕寿堂。以卖凉茶为生。他为人慈善。因此甚得街坊邻里的爱戴。
保济丸始创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传说当时李兆基在祖庙大街卖凉茶,常给路过此地的一位石湾丰宁寺和尚免费喝茶。和尚见李兆基有济世善心,便送给他一纸药方。李根据此方煎制成药茶,并取名普济茶,在街内出售。由于对常见病如感冒、食滞、腹痛、肠胃不适等,颇有疗效,赢得众口称誉,相互传闻,服饮者日渐增多。为求向外发展,李将药茶改制成药丸,并取名“保济丸”。因疗效好,价钱便宜,故邻近各县也前来购买,产量逐渐扩大。从此,李兆基不再卖凉茶而专门制售药丸,并改号“李众胜堂”。因铺坐落于来往祖庙必经之地,故购买者日多。日久商号扬名,东南亚及港澳药商,纷纷前来定购。当时,在群众中就有“北有六神丸,南有保济丸”的美称,因而,业务迅速发展,于是广置产业,购地扩大药房,除原店址外,由店铺附近一带地段,伸延至臣总巷,都是李的产业,同时在广州桨拦路开设李众胜堂分店。
李兆基发迹后,更乐善好施,举办社会福利事业,在祖庙大街药店附近,投资兴办一所信文启蒙义学,开设两个班,每班50人左右,学童完全免费入学,聘任佛山有名教师梁伯熙当校长,聘教职员3人。对贫苦大众有病而无力就医者,则施医施药;死后无从为殓者,则施棺施坟地;对产后妇女无力补养身体者,则施
姜送醋;寒天施粥;修桥补路;赈灾、义捐等公益慈善事业都不遗余力。
民国8年(1919年)李兆基逝世,由其养子李赐豪主持业务,比前更有发展。李赐豪热心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民国21年(1932年)为筹建佛山精武体育会堂,慷慨捐资银毫l万元。会所的正门石额“纪念李兆基先生”的字样,至今犹存。
民国27年(1938年)佛山沦陷,李赐豪举家迁移香港,只留其亲信黄乃汉,继续掌管业务。直至解放后,才结束佛山祖铺营业,全部业务迁往广州李众胜堂,交由孔复先执管。公私合营时,佛山业务已转到广州,广州分号合营到广州中药三厂,保济丸一直保持大量生产。李赐豪迁港后,在香港仍继续设厂经营保济丸。目前国内国外保济丸仍保持旺销,香港制造的保济丸商标仍用佛山始创李众胜堂,并印上李兆基头像作商标,除畅销港澳外,东南亚地区也盛行一时。作为始创地佛山,正宗继承者冯了性药业继续生产品种,产量不断增加。
拥有版权,随便转载
---- 我 思 故 我 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