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t.858(蓝色的眼泪)
整理人: wyygq(2004-06-01 00:01:53), 站内信件
|
中国男篮很幸运,拥有三大中锋,使得队伍的实力提高了一个档次。可是,如果没有了三大中锋,中国男篮又是什么呢?除了中锋,中国男篮在其他位置很难找出几个拿得出手的队员。尤其是组织后卫这个位置,在若大个中国竟然找不出一个出色的组织后卫!这难道不是中国篮球界在队员培养上的失误吗?
我觉得,这主要是个观念的问题。中国体育都讲究“练”,这当然没错。可是,如果在培养篮球队员的时候只讲一个“练”字,恐怕就不够了。打篮球不像游泳,游泳只要把动作练标准了,剩下的就是变着法儿的提高速度了。而打篮球除了基本功很重要外,还得会动脑子,这一点很重要。特别是组织后卫,要随机应变,控制局势,发动队友一起进攻。这就要求后卫头脑灵活,当机立断,如果再能具备一点儿灵性的话,这个后卫就大有前途了。灵性就像是药引子,看似没什么,但缺了它就出不了好药。可是,中国的篮球却并不注意培养队员的灵性,相反,有的时候甚至是在扼杀球员的灵性。比如,要是有哪个队在敢在训练时试试从NBA看来的招术的话,教练会说些什么我不听也知道。虽然NBA的后卫打得很花,可是如果他们乱来的话,NBA的那些教练能答应吗?
美国是篮球王国,美国人从小就可以接受正规的训练,可在美国的训练中教练注重的是队员战术运用的合理性。只要能得分,做什么动作都可以。美国的公共篮球场多得是,要想打篮球,出门就有篮球场。在中国,除非你进体校,不然没人正经培养你。要是你家离哪个大学近,那是你的造化,你不用走出老远去找一个篮球场。中国人算不过帐来,总觉得修篮球场是在“花钱”。可是,如果按一百个篮球场出一个高水平运动员的比率算,那么在全国的大城市大规模修建篮球场后,将会产生多少高水平的队员?中国篮球的水平将得到多么大的提高,到那时,CBA就是品牌,有了品牌,还怕赚不到钱?
中国篮球取得了不少成绩,但这并不说明中国篮球界在培养后备人才方面没有问题。相反,仅从组织后卫的奇缺上就可看出中国篮球环境急需得到改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