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股论金>>企业管理>>大南北原创>>生意归生意,朋友归朋友。(生意经之六)

主题:生意归生意,朋友归朋友。(生意经之六)
发信人: gxrbdr62509(大南北)
整理人: acupoftea(2001-06-20 12:35:26), 站内信件
           生意归生意,朋友归朋友。(生意经之六)
           
    马克思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就意味着人在社会上
生存,总要扮演多种角色,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也不管你自觉不自觉,
也不管你是在家中还是在公司里。对于生意人来说,他(或她)至少要
扮演两种角色:“生意人”和“自然人”,而且频繁地在这两种人之间
切换。作为前者,他(或她)担任着公司的某种职务,必须履行由该职
务派生出的一系列职责;作为后者,他(或她)将按照自己的个性、品
格、风度、气质去生活。
    对于生意人来说,第一要务就是开拓市场,而要开拓市场,就要广
交朋友;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就是关系,尤其是在中国。对任何一
家公司,无论是国有还是私有,无论是官办还是民营,其内外事务,均
有公私之分;同理,论生意人的交友之道,也有“公交”与“私交”之
别。为开拓公司业务而交的朋友谓之“公交”,这类江湖上的朋友,多
多益善,他们中有各色人等,但有一个共同点:皆为利来。因而“公交”
多有变换,这全应了一句真言:“在生意场上,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
有不变的对手,唯有永恒不变的利益。”全因个人志同道合、趣味相投
而交的朋友谓之“私交”,“私交”以感情为基础,有的如“高山流水”,
堪称知音;有的能“同甘共苦”,堪称知己;有的似“相濡以沫”,堪
称莫逆。这类交情,世间罕见,这便应验了鲁迅先生的感叹:“人生得
一知己而足矣!”
    其实,这“公交”与“私交”是最难区分的,它往往存在于一个人
的身上:有的是先有“公交”,而后在交往中渗入友情而成为“私交”;
有的是先有“私交”,而后又借此为公司做成了生意而成了“公交”。
依我之见,要想使生意兴隆,朋友长久,就必须恪守一条原则:把公司
业务与私人交情分开,把生意与朋友分开,这就是本文标题“生意归生
意,朋友归朋友。”的涵义。
    在生意场上,不讲交情,只谈利益,此所谓“熙熙攘攘,皆为利往”。
俗曰:“生意场上无父子”、“亲兄弟,明算账”,是从正面阐述了这
个道理;而“不与朋友做生意”则是从反面说明了把“公交”与“私交”
分开的难度和必要性。商业谈判,遭遇朋友,谈判桌上,双方代表各自
的公司,应当各为其主;谈判过后,再问“别来无恙?”畅叙旧情。至
于会后用餐的费用由谁出,则纯属个人隐私的范畴了。
    总而言之,生意场上,最忌江湖义气、感情用事、丧失理智,把朋
友和生意搅拌在一起。不信?你可试试。届时,砸了生意,坏了朋友,
勿谓言之不预也。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