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mqqyyy(大名)
整理人: glonely(2001-06-17 11:54:17), 站内信件
|
小时候,早晨起床,我总能透过窗子看见小山上那片松林和松林背后的那片朝霞。那时,我想把这个美丽的景色画下来(而且画中一定要有我那扇窗子)——好在起床晚的时候也能看到它!
一段时间,我的房间里摆满了装着颜料的瓶瓶罐罐,可能是条件不好——没人指导加之恒心不足,我的画一直没有学好!至今,我画的牛和羊别人都分不出哪个是哪个!
没过多久,我接触到了照相机——海鸥4A,不过只是看堂兄用。那时这可是稀罕玩意,人家这有是不会让小孩子碰的!堂兄带着一大群弟弟、妹妹们用这台机器照相,然后用被子盖住窗户自己冲洗(用饭碗装药水)、放大。我们一大群小孩子总是挤在那闷热的“暗房”里围着看。记得有一次堂兄把药水滴到了邻居姐姐脚上,姐姐大喊:“二胖(嘿,我的小名)!你怎么在这撒尿!”
那时我已经不想学画画了,而梦想着我能拥有一架照相机!
我第一次用相机照相是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用的是姐姐从单位借来的国产“红梅”傻瓜机,不,时髦的叫法应该叫“傍轴”!不过一年也就拍那么两、三次,而且都是被姐姐把我当三脚架用的——拍什么、取什么景等全由她来定。
用“红梅”,我最大的收益不在相机,而是相机的说明书。那只有一张彩页、正反两面的说明书不知被我读了多少遍!从中我知道了什么是景深、感光度、曝光补偿和视差,知道了拍照时一定要拿稳相机。
当时姐姐认为我这支“三脚架”还不错——也就是说我把相机端稳了!
“红梅”的说明书应该是我学摄影的第一本教材吧!
我自己拥有相机是在初二的时候。爸爸托外贸公司的朋友买了一架市场上罕见的CASIO135单反相机,35-70的变焦头,一只闪光灯,一支极轻的SLIK三脚架--一共1700元钱,是我们镇上的”顶级器材”。有了器材,但身居小镇,买胶卷和冲洗都很不方便,所以拍的也很少。
不过我真正爱上摄影,就是从拥有这架相机后的一天开始的。那天,爸爸给我拿回冲洗好的照片,其中一张是我给一个小孩子拍的——早晨柔和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背景的绿色植物虚化的极其自然,而且曝光准确,构图合理。最令我自己惊喜的还是那景深的奇妙作用,主体突出,人物完全浮出背景。我当时的感受是——只要我把照片坚起来,照片中的小孩就会从照片中滑出,落到地上!
这张片子,我现在想起来还是很成功的,不过那只是“臭”手偶得,自己也没想到会拍的这么好。不过,我确实是从时那起喜欢上摄影了!
读了“魔鬼训练营”一样的高中后,只能在假期中玩相机了。我贴在本版的那两张《荷花》就是高中的暑假时拍的。那时,我感到端起相机时比以前多了点感觉,按下快门前考虑的问题多了——可能这就是进步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