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eeplyocean(008)
整理人: moonjj(2001-07-19 12:56:46), 站内信件
|
夜晚总是令人遐想,所以喜欢在夜里看书作文。偶然看了弘一法师生平,忽然又想起了梁实秋先生那句话,绚烂至极归于平淡。这句话,用来形容梁实秋先生的散文和弘一法师的生平再合适不过了。
丰子恺形容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
弘一法师的人生历程就是这样一层层上升的,也是这样最终归于平淡的。从一个富家子弟而到一个久负盛名的艺术家,然又从一位艺术家而出家成为一名僧人。
有人说出家是为避世,是为了逃离世间一切情愫,是一种逃避,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真正的佛法。佛家修身,常讲出世与入世。或许有人把避世和出世混为一谈了。出世和入世其实是一体的,出世只是斩断自身的宿怨,这样的修行,只完成了一半,而要真正的完成修身,还应当出世,也就是为世间种种谋福。从弘一法师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结合。弘一法师出家,斩断了与自己有关的宿怨,这就是出世,而当他出家后,又提出“提出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时,他完成了入世。佛祖有舍身取义的故事,这是一种出世与入世的转换吧。
能舍弃自我仍旧不忘拯救世人的人,无论是僧人还是什么,他们都应该是圣人。是值得我们怀念的。最后,以弘一法师的作品结尾吧!怀念弘一法师。
送 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喜相逢,
今宵别梦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