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janrondu(痴情疯龍)
整理人: juhm(2001-06-14 20:49:59), 站内信件
|
作者:陈静
【编者前言】思科公司CEO约翰·钱伯斯预言:“互联网应用的第一次浪潮是电子支持和电子服务,第二次浪潮是虚拟生产,第三次浪潮是电子学习。”网络教育为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提供了条件,而且它构造了终生学习的体系。更为重要的是,它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机制,教与学过程中的教师、学生、教材以及教学工具等要素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何谓网上教育
网上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教学授课,网上有电子教材,可以把其中重要的参考书籍下载成册,分发给学员,以便阅读。网上还有一个在线图书馆,你可以坐在家里而知天下大事,收集所需要的资料。在线恳谈(Online Chat)为学员提供了网上交流的机会。而讨论室(Discussion Room)则为学员间的项目合作提供了信息传递的环境。总之,不需要坐在教室里,不需要与老师、同学天天见面,网上教育也能够完成教学。
网络时代的教育变革最集中体现在学与教四要素的转变上:
教师--教师角色将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帮助者,即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指导学生自己去学习知识,获得技能;
学生--学生地位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吸纳者,即学生自己能够主动地学习;
教材--课本内容由教师传授知识转变为学生以课本为纲自主地学习,课本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内容;
教学工具--各种媒体由教师传授知识的演示工具转变为创设情景、协作学习、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如网络环境下的虚拟实验等;教学过程也不再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知识的过程。
网上教育的优势
增加交流机会在传统课堂上,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亲自参加各种讨论。尽管在班级之间会有交流,但在一个课堂上,只有不到10%的交流机会。即使导师再有本事,他所做的90%也只是信息传输。但是在网上授课,老师们不再需要满堂灌了。原来讲台上的圣贤将成为学生身边的指导,他会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一起学习,而不是在某个科目上指指点点。
课程质量有保证远程教育和网络化教学与传统课程相比,开设远程课程的准备工作更加充分,背景材料更加丰富、翔实,所以课程的质量也会大大提高。
突破时间和空间网络教育克服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够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充电”的愿望。为学员的时间安排提供了方便。以前很多人为了使自己在事业发展中度过跨越台阶的难关,不惜放弃高职高薪,而集中精力去进行知识积累,顾此失彼;有的为了接受国外的先进教育,甚至放弃了家庭,内心总有遗憾。网上教育就可以解决这些难题,它放宽了时间的自由度,家庭、工作、学习三者兼得并不是梦想。
人们可以在自己的办公室或家中,通过网络学习万里之外的某一大学所讲授的课程,他们可以通过全球网、电子邮件、BBS得到教师发来的教材、作业和辅导材料,也可以与其他同学相互交流,参与讨论。
潜力巨大技术已经被广泛用于通过互联网传授大学课程,但是新技术的真正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一旦获得普及,学生通过这种技术可以到一个虚拟的环境中去做一次亲身体验,传统课堂上教师的讲解将不那么重要了。
鼓励创造性行为这种教育方式强调独立性,学习、交流要靠学员自己积极地参与,主动地反馈问题,使学习成为一种自主行为,而不是要靠老师的监督、催促,并且,这种强调独立性的学习方式,非常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网上教育发展的难点
目前来看,在网上建立完整的高等学历教育体系尚欠火候。正如历经百年沧桑的现代教育体系那样,网上大学的发展也需要经历时间的考验,他们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从传统教育中吸取营养。网上教育不仅是要做大学教程的“电子版”,而是要开发出一种新的符合网络特点的教育模式。
开发远程教育教材比单纯的写书复杂,需要许多不同类型的专业人才相互配合,要求持续的信息输入和修改,这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教材需要不断更新才能与最新技术相适应。而编制新的以技术为基础的教材需要集体的努力,在时间、经费和设备等方面的投资远远超过目前用于编写教科书的投资。高校有人才、经验和设备,最有条件涉足这一增长的市场。那些在这一领域建立起了可操作的体系、进行有成效开发工作的机构,有可能在21世纪取得领先的地位。
在中国,还有一个网络普及率的问题。由于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使得在国内开展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教育还存在着一些障碍。要真正实现生动的交互式网上教学,其每秒的数据传输量十分大,而现在网络的速度明显跟不上它的发展,在许多情况下,即使你配备了高速度的调制解调器和高性能的电脑,也会出现数据传输慢和画面明显停顿、不流畅的情况。据了解,目前网络教学做得好的,大都是各高校校内通过专用线路连接,只能供本校学生使用。国内开展网上教育的几所大学中,清华大学采取的是卫星与互联网络相结合的方式;北大的学生需要到各地的授课点进行集中授课。虽然人大远程教育是全部采用互联网络进行教学的,但由于带宽的限制,许多课件无法通过网络来实现播放,所以在短期内只能通过CD的方式来实现课件的学习。
网络传输慢带来的一个影响是学习费用高,使用拨号上网的用户除了交网络服务商的费用外,还要交市话费用,算下来一个小时要十多元钱,时间一长这项费用就有点让人吃不消了。
有人担心,如果日后的日常教学全部通过网络实现,会不会使学生们失去校园生活中的社会经验。这的确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推进网上教育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偏重依赖技术、忽视学生交流的极端现象发生;另一方面,也会有学生因网上教育的松散式管理而减少与同学、老师的交流。
网上教育蕴含的商机
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信息时代,知识已成为首要元素,知识工人已占劳动力大军的较大份额。企业的众多中高级白领、工程师和数以百万计的知识工人都在渴望继续教育,甚至医生、电脑维修技师、律师、人力资源经理等专业人员都感到很难赶上各自领域的发展速度。继续教育市场远比人们现在想像的庞大。在美国,继续教育已占GNP的6%,而且在不断向上攀升。
在“网络经济”时代,许多人看准了网上高等教育这个发财的机会。目前在美国,风险投资不断涌入Unext.com、Access、Pensare等教育网站,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等传统名校也不甘人后,纷纷开设了网络课程,就连新闻周刊、华盛顿邮报等新闻媒体也在网上建立学历教育机构。在总值2400亿美元的美国高等教育市场,网上教育机构已经开始扩大份额,目前已达3.5亿美元。据美林证券公司预测,到2003年,这一份额将扩大到20亿美元。在国内,联想、实达、海尔、263、科利华、新浪、搜狐等单位纷纷“触教”;而开办网络大学的高校亦由4所高校(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浙江大学、湖南大学),迅速扩大至三十多所。
网络教育不同于以往的ICP、电子商务,它具有确实可行的赢利点,如网上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网校等可通过招生收费的形式赢利,赢利模式非常简单、实用,在实际商业运作中实施起来非常容易,不增加额外的成本。事实上,网络教育的赢利点不仅是学费,像在校园网建设、远程教育平台开发、多媒体课件开发、教师教案及学生学籍管理、习题库等方面,赢利点更为广阔,其中,仅全国中小学校园网建设在未来即蕴含着广阔的市场。
在未来,传统的大学校园虽然还会存在,但是它们必须与只存在于互联网上的虚拟大学展开竞争。未来最受欢迎的可能是综合了传统校园和纯粹的网上大学两种模式的大学办学模式。
----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