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香港龙情>>〖 原 创 长 廊 〗>>【網友文集】>>╠ 宏歌翼然 zhaozhi4 ╣>>【宏歌嘹亮】>>議論文>>重读[射雕英雄传]感言!/及答網友論>>重读《射雕英雄传》感言!

主题:重读《射雕英雄传》感言!
发信人: zhaozhi4(宏歌)
整理人: kaiyun.lin(2001-06-10 14:27:11), 站内信件
   十四年后重读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好象还是不久前又好似隔世,因为许多年的人事境物变化一起涌上心头和书的境界左右我的情绪,真正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看见过以前我帖子的朋友知道我是以金庸先生的书认做为中国文化启蒙之师的,这部书我认为是应该大力提倡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好好读读的,因为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缺乏的不是聪明机巧的人才和博学多识的能士,而是缺乏一种精神,缺乏郭靖身上那种仁厚侠义的气质和为国为民的真正抱负,太多人为了自我为了家庭和某个小圈子的力量打拼有许多的苦恼得不到解决,如果你是真心为大多数人的利益奋斗,万丈豪情必定会使你视困境如浮云。书中写的郭靖可以做为年轻人的榜样,大家看他很笨吧可是金庸先生偏偏安排他娶的最聪明的黄蓉和学的很高明的功夫,其实现实生活中只要你真是也是存心厚道自会有格外的福报,最忌讳内心勉强做老实,骨子里却不是性情中人的洒脱,频频计较是非得失,获得的成就就会有限了,恭敬心实在心报恩心的培养是这个时代非常难办的事,大家都要个性化,其实真讲个性,不流俗的作为大家未必真能接受,大家可以接受的多是新奇的刺激和肤浅的花样,从古到今能在滚滚红尘中笑傲人生的大英雄哪一个不是高处不胜寒呢?!趋炎附势者以衣貌取人的多如过江之鲫,应该深以为戒。所谓友道的时代,师道几乎不存,这是大势所趋,要懂得渐渐回复的道理。
   那时看这书因为纯为乐趣,所以不觉如何感受,现在看去他满书都是一片爱国心地和不动声色的道德教化,只是他把丘处机倒写的莽撞了;其实长春子和成吉思汗渊源颇深,当世时也丘处机以有道之士的风骨折服大汗在历史上别有一番为国为民的功绩和小说里的丘处机却不是相象了,而黄药师的奇才说良心话比咱们现实生活中的有个人物还差许多,他的易经还是没有学好,这个可以看出作者的学识修为意境究竟还是没有入道之门,但对人性的刻画自有他的独到之处也是入木三分而不落太大痕迹的高手。后来的天龙八部,作者在小说里对佛学有所发挥虽然看来高明,等我对南怀瑾先生的书有所感悟才知毕竟学佛和佛学很有不同的,文人的意境和般若的真实差池就更是天壤之别了。但是小说里描写郭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死守襄阳确实是大乘菩萨的气度和风范,最近在《南方周末》上看见的那个身怀绝症而登高呼唤像我看齐学习雷锋精神的战士实在讲也是菩萨行为,似乎很傻其实是有真个性的大英雄他们的人生境界我等难以望其项背,虽然不是圣者的至境但挥发出来的毕竟有高手出招般的摄受力量,确是很了不起的胸怀和志气!
   最近还看见有报导金庸先生提到二月河写的《雍正皇帝》说最后的结局写这样一个不世出的皇帝居然为了一个女子自杀有些夸张,我也甚以为然,因为历史上的雍正还是提持禅宗的大行家,哪里会有这种死法,但又转念想“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雍正未尝不可就那样死法,世事的翻云覆雨变化无常何可何不可呢?拘泥执着了反倒失去了以书遮眼的意趣,他们文人的看法自然是往对方软处着手了,我亦如是倒失了自我的态度,我看二月河在书里有一段描写雍正回忆述说经历的故事,手法确实出自金庸的笔势风骨,虽然用的高明但偏偏遇到像我这样的书呆子看出来了会心一笑觉得很是有趣,但是从心里佩服二人小说里语气笔法的各有千秋,都是顶尖儿的高手。
    书里刚开始描写柯镇恶遇郭啸天杨铁心二人时说一般人须专一才可精通某样事物,但的确有人天赋异禀样样精通只是你们没有机缘见到罢了。金庸先生说的这个道理对了一半,那一半他没能讲透很是可惜;要知道天下的任何学问技艺只有先专一后博采众长触类旁通才能自成一家风范,要入的网来破的网去才是真有手段,在佛教的四宏誓愿里也是先要“烦恼无尽誓愿断”了才能“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内功,等这两样完成了才有真实智慧可以“众生无边誓愿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外用和圆满。所以立志发心是四誓同起,可是实际修学还是打好每个阶段的基础层次递进的稳妥而迅捷,否则欲速而不达,画虎不成反类犬也是必然的。所谓学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少如麟角不是欺人的妄谈,出世法如此入世法也是一般,所以才叫一切平等不二法门。如禅宗六祖惠能那样的天才是不世出的人物,我们作不来的,天下事抵不过认真二字,最好学郭靖的老实精神谦勤法子最好,还可成就一番事业。 
    学儒家的都是以修身为本,学道家的还是要身体力行的,佛家也是身戒先行,就是真学唯物辨证法也要放下自我全身心投入大众服务大众,耶稣说爱世人为世人赎罪,真主的先知穆罕默德也要求众徒先转化自身的种种陋习再感化异教徒,“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差别之”没有你高我低你贵我贱的分歧,只有不明真实教义叛离真理的妄人才胡说公道不同哪里悟的了大道同源的境界。
  至于世间的文章游戏,衣食住行,用的好孔雀嗜毒可增羽毛绚丽,何处何人何时何事不是学问的入处!?哪里有那许多的分别障碍,都是欲利勾牵迷失了真实的自我和智慧罢了。说到这里想到文天祥的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真是高明见解,思之,心神一荡豪气如云!


----
不做假道统,不学伪前卫;是真明士自风流!(一笑)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