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已关闭版区>>● 讽刺区>>五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走近ISO

主题:走近ISO
发信人: luoband(静阳)
整理人: arg(2001-08-05 09:08:20), 站内信件
                            走近ISO
      这段时间,单位搞ISO质量认证,我作为该项目的部门负责人,十分“荣幸”被委派到广东省的某质量认证中心进行ISO知识的系统培训和内部审核员注册资格考试。
      在国外获得广泛应用的ISO国际标准,相信许多国人还只是停留在质量认证的名词概念上。为了提高自己对ISO的认知水平,我做了充足的准备才到培训中心上课。走进这家位于广州某酒店四楼的培训部,从楼梯口金字招牌到简陋的办公室,强烈的反差使我怀疑这家是不是皮包公司。交培训费的时候,收钱的会计对学员的单位姓名一概不知,收费标准不一。开始我说我是某某公司派来学习的内审员,会计头都不抬就说,“一千元!”。我膣了一下,接着说,“他们不是只收四百员吗?”,会计说“他们是准备认证的关系单位”。我说,“我们可是正在认证的单位啊”,会计仍然是没有抬头看一下就说“两百!”。交了钱,领了发票。我发现学员名单胡乱写着单位和姓名,根本就没有按统一标准收费和安排学员学习。
    走进课室,按规定内审员培训班只能一次培训20人。而课室已经坐了三四十人了。原来是ISO基础班、新标准转换班、内审员培训班三个班一起上课。不点名,教材不足,只能数人一本传阅。老师一边上课一边旁若无人的打手机,俨然“总理”一般。到授课结束还不知道姓甚名谁。
      我是汽车机械专业毕业的,在概念讲解的时候,别的我不知老师是否讲错。但具体到工业标准的“公差”“返工和返修”释疑时,我听出老师根本是个外行,完全误解标准的概念,误导全体的学员。同时老师的讲课天马行空,不按教材也没有思路,纯粹就是“乱讲”。一天下来板书也才五个字。后来听课的时间长了,终于听出了个中的端倪。质量认证是有政府的质量技术监督局管理审核的,于是政府部门借ISO热,开办认证公司和这些培训中心,安排技监局的富余人员和亲属进行暗箱操作。于是培训、认证、发证、年审、管理审核一条龙服务。这些所谓的会计、老师都是半路出家的“花和尚”,至于所谓的资格证考试,只是流于形式而已,因为培训、出题、改卷、发证都是技监局的人,根本不用那么认真。
     学员们都说:“质量认证中心的质量认证培训班教学质量怎么就不保证质量,它们该先为自己认证一下。”
      一周的培训结束了,原来对ISO一知半解的我对ISO变得完全不了解,不过已经无所谓,我顺利拿到了注册内部审核员的资格,也知道,在中国,ISO只是某些人获取金钱的幌子,根本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或许只有外国的月亮更加圆一些吧。
     经过这次培训,我开始对所谓的“打假”产生了怀疑,因为
本身就是技监局在造假“ ISO”,它还有什么资格去打假?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