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qingk()
整理人: qingk(1999-12-14 12:31:22), 站内信件
|
*19* 流逝的岁月(下)----献给深深悲痛的父亲和我自己
中国人对“死亡”这个词是讳莫如深的,人们在交谈中都尽量不去触及这方 面的词语----图个吉利是最简单的解释。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主观上对这种现象 的漠视和恐惧就否定了它的存在----唉,身旁的亲人故去,你会说:“怎么这么 命苦?”可话又说回来,既然都是早晚的事,我们也只能默默地承受这悲痛,去 继续逝者未尽的事业,不要让阴霾伴随一生啊,更不要把这悲痛传到我们的后世 子孙身上。
这些天又去医院守夜,我的经历给了我深深的触动----当我父亲紧紧地握住 医生的手,问他三弟的病还有没有救时,那医生脱口而出:“不超过12小时吧。 ”
父亲愤怒地想把这医院炸平,而我,却平静地坐在冰冷的长凳上,思考着医 生的回答。
也许,身在此山中的我们,有着急切的心情,希望听到抢救成功的消息---- 因为我们关爱着家庭成员的生命,尽管心里已经知晓希望的渺茫,却仍不愿承认 事实。然而我们必须清楚,站在我们面前的,是医生,白衣。他们的职业造就了 他们一身本领,其中就有一种对死亡的麻木----现在的人很少死在家里,都是死 在医院里的。医生们不怕提起死亡,尽管他们一开始肯定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 但当他们习惯了枯竭的血液,苍白的面孔,凹陷的眼球的时候,他们已经能做到 大风大浪之中的平静了,因为他们都是山外人。而我们都是山中人啊……愤怒也 罢,伤心也罢,生命的死亡摆在面前却是不争的事实。
我不怪那些医生们,因为我知道,他们也很委屈,多少病人的家属会对他们 不依不饶,有时提出不少过分的要求----医生们又何尝不愿他们的病历中多一份 起死回生的病例!然而事实往往是残酷的,生还的希望呢,也就像晚秋树上的残 叶一般了。
父亲的愤怒源于那医生的冷漠和平静----人都快死了,你们竟然这样悠闲! ?说“死”就那么容易!?
唉,大家都不情愿,也都无能为力。
我对那些对死亡抱之以“冷漠”与“平静”态度的医生是充满尊敬的,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某些医生的“鄙视”死亡的行为也包括在内。
可是,对面前的这位医生,从众多天的交往看出,他并不是个冷酷的人,尽 管他对死亡本身很冷漠,病人在他眼中就是上帝----知道了这些,你就不会为我 父亲的那愤怒感到意外了。这样的一个人说出了他本不该说的话,可是他又能怎 么说呢?
我对父亲说:叔叔已经驶向了属于他自己的人生航线的终点站,而我们还要 走我们的路啊。
父亲沉默了。
流逝的岁月中,每个人都在获得与付出中诠释着自己的人生价值,还是让我 们揩干泪水,奋然前行吧……
-- 你的晴空 我的晴空
欢迎大家来“戒聊与我”版做客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99.41.2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