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已关闭版区>>● 神秘世界>>【人类文明】>>【 玛雅文明 】>>【《玛雅的智慧》作者:林大雄】>>第九章 总结不终结---飞地·文化地理“马赛克”

主题:第九章 总结不终结---飞地·文化地理“马赛克”
发信人: eryuanid(阿原)
整理人: txdy(2001-06-08 18:46:32), 站内信件
玛雅世界在文化和语言上的分布都不是整齐划一的相邻地区组合。和其他中美洲文
化一样,玛雅世界存在于一种复杂的文化地理“马赛克”(mosaic)中。文化认同感、
语言亲疏度完全不同的人群像七色板一样,一块一块地拼接在一起。这种特别的文化地
理模式具有其特别的功用。
    所谓飞地,就是指这种马赛克布局中的一些小块。它们是由一群群远离自己文化的
中心地带,处身于其他文化传统的领地包围之中生活、工作的人们组成。犹如国中之国。
    这种地理分布上的镶嵌特点,当然有助于推动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不过,飞地最
首要的功用还是经济上的。它能保证与其他地区特有的原始资料获得接触。比如,有机
会深入另一地区腹地,获得那里独有的动植物、种植环境、适宜气候或盐场,甚至可以
通过飞地接触到遥远的市场。这实在是一种生态性的分布策略。
    由于这个对大家都有好处的共用规则,中美洲普遍存在这种现象。公元7世纪时蒂卡
尔(Tikal)曾经去干预道斯皮拉斯(Dos Pilas)的内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控制了
两国间的过渡地带。中美洲最大的政治实体,阿兹台克人建立的帝国,居然也允许在它
的心脏地带存在一个与它对立的特拉西卡兰(Tlaxcalan)城邦。此外,中美洲关于领土
的观念,并不强调排外性。像我们在历史上其他地方常见的那种文化分布形态,拥有同
一种语言、文化、政治倾向的民族形成铁板一块的聚合分布,在这里却并不常见。
    当然,玛雅文化以这种形态与周围文化共融,在政治、军事上也有其特殊的作用。
玛雅历史上并未形成过统一的、高度集权的帝国,而始终是以文化的严密聚合体和政治
的松散联合体面目出现。最繁荣的几个阶段,也只是几个发达的城市中心的政治联盟。
文化在地域上的分散性也许是原因之一。不过另一方面,飞地机制也对玛雅社会的稳定、
发展起促进作用。玛雅贵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同其他统治群体的密切关系,以此来巩
固其统治与权威,保证他们的王权不致旁落、徽号得以传承;当然,还通过这种密切关
系解决联姻的问题,组成姻亲联盟。
    飞地还是国家一些重要政治活动的关键。政治领域可能会经常以群岛的形式出现。
由统治中心向外伸出许多联结深入其他政治实体的内部。飞地犹如围棋中的飞子,它所
产生的势远远大于这个单子儿本身。另外,玛雅商人可能还是军事谍报的主要来源。就
像中国战国时期一样,有时,商人所起的作用关乎兴亡绝续。
    飞地在边界领域存在文化、语言的尖锐对比。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玛雅世界内部不
同群体之间,同样也存在于玛雅世界与中美洲其他文化之间。飞地本身可能是一个大的
社区,也可能只是几户人家而已。玛雅人种植玉米,但因为当地土地、森林资源的特点,
有时会有必要远离自己的村镇去开垦新地。如果那里的地碰巧合适,他可能会举家迁居
异地。这种天高任鸟飞的感觉也许会令现代人非常向往。
    然而,欧洲入侵者的向往似乎并不局限于感觉。他们先是懵懵懂懂地如入迷宫,不
断与各支印第安人遭遇。逐渐地开始摸清这种马赛克分布的机制。玛雅世界所经受的毁
灭性打击也就是从飞地开始的。殖民者采用入乡随俗的办法,借鉴中美洲本土历史经验,
以飞地渗透外部势力。玛雅世界主体的殒灭固然有许多因素造成,但是飞地对外部渗透
的开放也是原因之一。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