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kem(零度)
整理人: lkem(2001-06-07 23:49:01), 站内信件
|
岜沙人有朴素的保护生态观念,也保留相当完整的传统文化。男子们头顶挽着发髻,梳成鬏鬏,剃去其余长发,穿自织的无领左开衽铜扣青布衣,直筒大裤管青布裤,常年身挎腰刀,肩扛火药枪,个个犹如威猛的勇士。男子的发式编梳得很有讲究,男孩子长到十五岁,要请寨上能说会道的族长,邀上六亲八戚举行成人仪式,届时人们相聚在河边,共同下河捞鱼,烹煮同吃,以示接纳他为家族中的一员,念诵"上山同路,下水同趟,有苦同担"炎类的誓,同时把男孩头上的长发挽成鬏鬏,剃去其余的长发,即告仪成。从此,他就可以参加族人举行的各种活动 。据说这发式起源与岜沙苗族人历史上战争和丛林生活环境有关。
近年来,随着观光游客的增我,商品意识在岜沙日趋渐浓,传统文化及工艺品成为热销商品,民俗风情表演、刺绣、银饰、蜡染等都明码标价。一件短裙要卖400元人民币,一块蜡染布要价150元,人们开始用生硬的汉语与游客讨价还价……当你听到寨子中此起彼伏的鸡犬声,看见寨子里妇女们怡然地织布、纺线、刺绣、锤布的景象,会情不自禁的想起悠远的历史,感受到如诗的田园生活与大自然如此贴近,并且真实的存在;当听到寨中校园里学习的琅琅读书声,稚嫩的苗族小学生对你说"我想去北京工作,想当飞行员"的时候,你又会强烈地感觉到岜沙古老的文明和现代社会的脚步越来越靠近。
"一支猎枪一条狗,一根杠子朝山走"的岜沙男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悄无声息地发生变化,不知何时村里多了几个编竹筐的手工作坊,公路边多了几年摆满小商品的商店,也有几位放下杠子的男人将要走出山寨,到外地去闯荡……
---- 给我平静的心灵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事情;
给我勇气去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