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dnv-eva(冰男)
整理人: fires(2001-06-07 09:12:11), 站内信件
|
动漫中的日本早期火枪
看过宫崎骏的巨作《 幽灵公主》后,发现其中“塔塔城”城主幻姬的部队使用的是一种名叫“石火矢”的武器,初看到这三个字有点摸不着边儿,后来才发现是中国元朝就开始大量使用的一种火铳——一种极为原始的火枪。以石块为弹丸,枪口喷火,其作用类似弓箭,所以叫“石火矢”,其实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宋朝时中国就有了它的原形“突火枪”,两者的区别在“突火枪”是竹制枪管而“石火矢”是铁制的。片中对其描绘得很详细:前段是一根粗铁管;中段膨胀的部分是火药室,外壁上有一点火小孔;后段是手持的木棍。其发射时以木棍拄地,左手扶住铁管,右手点火,发出一声巨响,射出铁丸,未燃尽的火药气体喷出枪口达两三米,十分写实;从幻姬口中得知这种火器是从明朝进口的,如果看得仔细就会发现其中段上雕刻着一条龙!(真是细致到家,不愧是宫崎骏的封笔之作一定经过了大量的事物考证)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真真的火铳并没有影片中那么大威力,反而有不少缺点:第一,重量大体积大,使用携带不便(这一点幻姬也抱怨过)。第二,火药易受潮,不能全天候作战。影片中“石火矢”初次对抗白狼神时天正下着小雨,射击时必须扯掉防水的红色伞布,另一个人在旁边撑把伞,避免火药被雨水打湿。第三,装填弹药和射击的速度慢。片中那些“石火矢”在撤退时都是分批次相互掩护的。
欧洲出现同类武器是在十四世纪中叶的意大利,叫“火门枪”,主要是用于城堡要塞的防御,当时骑兵也有使用,德国的黑骑士就曾用“火门枪”把法国兵打得惊恐万分。骑兵用的要短一些,射击时先用绳子把枪拴在脖子上,在马鞍上支一个“Y”形的架子架住枪管,后部的木棍抵住胸前的铁甲,右手点火(样子是不是很傻?不过我担心的是他们会不会被射击时的后坐力顶下马)。
片中,幻姬还使用过另一种火枪,木制的枪托抵肩射击,口径缩小的枪管精度好重量轻,分离式药室预装弹药,打火式枪机射速快。先进得让人不敢相信,要知道该片的时代背景是室町幕府时期,相当于中国的明朝,欧洲出现类似的武器是在十八世纪末啊!
战国时期,日本出现了火绳枪,日本人称之为“铁炮”。原哲夫的作品《花之庆次》与《影武者》大量出现这种武器。《影武者》中的主角世良田二郎三郎就是使“铁炮”的好手,在“一向宗”与织田信长的战争中曾射杀了好几个织田家的大将(厉害);《花之庆次》中的前田庆次幼年便单枪匹马进入森林,射杀巨熊为其养父治病(孝子)。
火绳枪是荷兰人十六世纪传入日本的,之后日本的工匠开始仿制。织田信长使用“铁炮三段击”的战术打败当时号称最强的武田家骑兵,从而使“铁炮”一役成名。所谓“铁炮三段击”就是在拒马后安置三队“铁炮”兵,一排射击,一排瞄准,一排装弹,形成不间断的火力。这在欧洲也是火枪队的基本战术,是从弓弩的战术中演化而来的,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有步枪手大规模使用这种战术的记载。
《影武者》中描写“铁炮队”的士兵一旦失去长官的命令,就无法自行射击,让人觉得有些愚蠢,不懂变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侵华日军飞行员总是严格的按照教科书上的训令编队飞行,不敢越雷池一步,美国志愿航空队的战斗机飞行员利用这一点,从高空俯冲射击日军编队后高速逃跑,待日军重新编队完成又故技重施,击落了500架日机,自己只损失24架。
原哲夫画的“铁炮”与我见过的实物照片非常相像,六面柱体形状的枪管,一体化的木制弯托,夹住火绳的金属蛇形弯钩。不过真实的火绳枪程进,威力小,精度低,击中三百米外的人几乎是不可能的,大家可不要被误导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