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独立论坛>>合纵连横>>我看中国电影

主题:我看中国电影
发信人: qingcao22(星河)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7-07 10:01:46), 站内信件
从1905年中国第一部影片《定军山》诞生以来,中国电影已走过了96年的历程。在这96年的风风雨雨中,数以万计的电影人用自己对电影事业和电影艺术的那份执著追求不停地书写着中国电影史。十几代人,历时近百年构筑成的“中国电影”,决非是一个简单的名词,更不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或几本书可以谈得全的,谈得完的。我今天的这篇文章仅是谈一谈自己对“中国电影”的几点浅陋的见解。 
                                 一 中国电影有着沧桑的历史 
    96年的岁月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瞥,但对于中国电影来说却是一段漫长的沧桑史。从《定军山》到二三十年代明星电影公司初期的创作、“长城派”“神州派”及民新影片公司的创作给中国电影业带来的高峰,从左翼联盟领导创作的《一江春水向东流》、《风云儿女》等抗战题材影片激发中华英儿保家卫国的热情到50年代中国电影的再度繁荣,从文革后大量影片对文革的反思到80年代末、90年代初新中国第五代导演对本土文化的审视以推动了中国电影达到了又一个高峰……中国电影走了太长太长的路,每一回眸,都有无尽的内涵值得去探讨。面对这样的历史,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电影的每一步发展都是与中国社会的发展分不开的,互相影响的。作为一个中国人理应为自己国家能有这样的电影史感到自豪。 
                                 二 中国电影班驳的现状 
    当今中国电影的选材角度越来越宽泛,形式越来越多样。这其中常见的有:政治军事题材影片,如我国建立周年纪念,我党建立周年纪念及追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影片;生活题材影片,近年来这类影片大量涌现,如《阳光灿烂的日子》、《有话好好说》、《没事偷着乐》、《美丽新世界》、《洗澡》及去年冯小刚的《一声叹息》和香港导演王家卫的《花样年华》○一等等;爱情题材影片,近年来也是令人目不暇接,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我认为一是冯小刚的《不见不散》,因为这是到目前为止国内票房收入最高的国产爱情片,另一部是第六代导演张扬的《爱情麻辣烫》,这是第六代导演的第一次成功尝试;战争题材影片,“拼命三郎”冯小宁的“战争三部曲”《红河谷》《黄河绝恋》《紫日》在这方面成绩最为突出;武侠题材影片,近年来的顶峰之作非2000年香港导演李安的《卧虎藏龙》莫属。简单地作了以上的归纳,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电影业已不再是单一的文化取向了,而正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说明中国电影正趋于成熟。 
    看中国电影的现状不可不看中国的电影市场,因为电影现在已不再是简单的艺术样式了,而成了一个产业。以发达国家美国为例,在它国内电影业已攀升到了仅次于航天业的支柱产业。我国目前国内电影业并不景气,大量的市场份额为外来电影所占据。据有关统计数字表明以目前中影公司每年进口十部外国大片来看(好莱坞影片占绝大多数,最受欢迎),国内市场上国产电影的票房还不足三分之一。中国人一向只注重电影本身而缺乏市场营销意识。就单从电影本身来看,电影是艺术和技术的结晶,而我们在技术方面,运用高科技制作大片的方面也是根本无法与美国抗衡的。 
                              三 中国电影的发展前景 
    中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在入世后每年的进口影片将翻一翻,这对中国电影业的影响可想而知。我们如何发展壮大国内电影业?如何与好莱坞竞争市场?这是迫在眉睫的问题。要解决这两个问题我认为应从我们电影的实际出发。从电影本身来看,技术不如人但我们电影的艺术方面绝不比美国差,这就是潜力和希望。中国电影没有必要去拍好莱坞式高科技大片,要拍就要以巩固有限份额为目标,拍好莱坞拍不了的影片,拍中国人自己的故事。选材上要接近现实生活,艺术上要体现民族情感和对民族艺术传统的开掘,充分发挥我们的优势。当然制作上现代化水准的视听效果。纵观历史,但凡具有长久生命力的优秀影片,必定都与时代生活有深层次的本质的关联。例如,中国50年代反映新中国与旧中国对比的影片都比较耐看,也很好看,可以称得上是上乘之作;中国影片如此,外国影片亦是如此,以《乱世佳人》、《阿甘正传》为例,都透视某一特定历史阶段里美国社会的影片是具历史感反映时代风云的影片,都直切地触击了社会的病痛,引发了大众的思索,因此也都获得了极大的荣誉,被世人奉为经典。基于这些历史经验和中国电影的现状,中国电影要想在未来和美国电影抗衡,必须得发挥我们的艺术特色,更加关注影片的思想内涵,创作观念。 
    另外,在市场经营方面我们应针对自己的劣势,改变意识形态化的管理思维,实行既遵守商品市场规则又尊重艺术规律的宏观指导,调整扶助民族电影的政策资助;建立集约化规模经营的电影工业体系和院线发行网络。此外,还要大力打击盗版业,中国的盗版日益猖獗是中国电影不振的巨大隐患,单靠行政部门的打击其实是绝对不够的,要提高国民的意识――警惕盗版的意识和保护中国电影业的意识。只有人民大众主动地、有意识地起来反盗版,才能从根本上扼杀盗版业,这,决非一个短暂的“工程”,这是不容质疑的,是急迫的,是任重而道远的。 
以上是我对中国电影的一点个人意见,仅一家之言而已。  


注释:○一 虽说香港电影业是独立于中国大陆的,但我认为谈中国电影,香港作为中国的一部分其电影也是要提的。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