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oman7(罗七)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08:58:22), 站内信件
 | 
 
 
马太福音问答
 问:太 1:8 根据历代志上3:11-12节那里说『约兰的儿子是亚哈谢,亚哈
 谢的儿子是约阿施,约阿施的儿子是亚玛谢,亚玛谢的儿子是亚撒利亚(乌
 西亚)。』在这里有三代不见了,为甚么? 
 
 答:必是因为约兰娶了亚哈与耶洗别的女儿这件恶事,这女人教导约兰拜偶
 像,因此他们的家就被败坏了。这可能是照出埃及25:5节的话,以致约兰的
 三代后裔从基督的家谱中被删除了。 
 
 问:太 1:11 比较历代志上3:15-16节『约西亚...的次子是约雅敬..
 .约雅敬的儿子是耶哥尼雅。』有一代又被删除了。为甚么? 
 
 答:这必是由于他是埃及王法老所立的,并且他也为法老徵税。(王下23:34
 -35。)埃及代表世界。凡是与偶像和世界联结的,都要从基督的家谱中排除。 
 
 问:太1:11-12 为甚么耶哥尼雅在这个家谱内并不被认为君王? 
 
 答:因他是在被掳期间所生,又是一个被掳的人被带去的。(代下36:9-10,
 约雅斤就是耶哥尼雅。)按照豫言,耶哥尼雅的后代没有一个可以承继大◆
 王的宝座。(耶22:28-30。)他所有的后裔都与大◆的宝座断绝了。如果基督
 单是耶哥尼雅的后裔,他就不会承接大◆的宝座了。然而,基督将是大◆的
 后裔。耶利米22:28-30节说,耶哥尼雅所的子孙都必从大◆的宝座上被排除
 了。但在下一章里说,神要为大◆兴起一个苗裔:『他必掌王权,行事有智
 慧。』(耶23:5。)这就是基督。 
 
 问:太 1:16为甚么马太说雅各生约瑟而路加3:23□说约瑟是希里的儿子? 
 
 答:路加是说『依人看来』。(英译本作『按律法』,应作『假定上的』。)
 这就是说,约并不是真是希里的儿子,而是按照律法被算作是他的儿子。约
 瑟希里(马利亚的父亲)的女婿。也许这是依照民数记27:1-8节,以及36:1
 -2节而有的一个事例。在圣经这二段话中,我们能看见神所设立的一个规条
 :若作父母的没有儿子,只有女儿为后嗣,他们的产业要归女儿;而女儿要
 嫁入同支派的男子,好叫他们的产业,还留在那一个支派内。若无马太一章
 ,我们会奇怪为何会有这样一段记载。这会被看为仅仅是以色列民中的一种
 规条而已。但这并不仅是某种规条而已,而是与基督有关的,因为那生出基
 督的童贞女儿就是这种情形。我们相信马利亚的父母没有儿子,她承受了她
 父母的产业,又嫁了同支派的人约瑟,他们是同属犹大支派的人。 
 
 问:太 1:16 为甚么从父系的族谱转到马利亚生耶稣? 
 
 答:家谱不说约瑟生耶稣。因为经上豫言说,基督将为『女人的后裔』,(
 创3:15,赛7:14基督不可能是从约瑟生的,因为约瑟是一个男人,也是耶哥尼
 雅的一个子孙。耶利米书22章曾宣告说,他子孙中无一人能坐在大◆的宝座上
 。如果基督为约瑟所生,他便从大◆的宝座上被排除去了。但马利亚是一个童
 女,也是大◆一个后裔,(路1:31-32。)基督该是从她生出的。而约瑟与马
 利亚的婚姻,使他被带进与基督的关系,并使基督家谱的两条线联合为一,
 以生出基督。这是非常奇妙的事! 
 
 问:太 1:17从亚伯拉罕到基督实在是有四十五代。如果根据历代志的历史
 ,我们会发现有四十五代。为甚么马太只有四十二代?就算有几个王被删除
 了也没有四十二代。 
 
 答:在这里大◆被算作二代,一代在列祖里,一代在君王里,这样就有了四
 十二代了。这里有一个奇妙的人物,他是双倍的配──大◆王。他变成了两
 代,结束一段,又开启另一段。他带进君王,藉着他国度得以建立。因此于
 他是两代,一共就是四十二代了。
 
 问:太 2:14 说约瑟带同耶稣从伯利恒往拿撒勒去,23节说由埃及回拿撒
 勒;但路2;39说约瑟带耶稣由耶路撒冷回拿撒勒,两处似有予盾。 
 
 答:马太福音没有记载路加福音中从25-38的事,这是主逃往埃及之前所发
 生的事.但路加也漏掉了耶稣逃难的一段,这是两卷书不同之因非有予盾。 
 
 问:太 2:18 在拉玛听见号啕大哭的声音,是拉结哭他儿女,不肯受安慰
 ,因为他们都不在了。到底是甚么意思? 
 
 答:这里引用耶利米31:15的话,当耶利米预言的时候.耶利米所见的是耶路
 撒冷百姓被掳到外邦,途中经过拉结被埋之处,拉玛,他觉得拉结在为百姓
 而悲泣.在这里被引证伯利恒婴孩被杀的事上,很可能先知所预言的也指主
 耶稣之降生有婴孩被杀有关.其实,拉结应该受安慰,因为在这里我们的主
 还没有被杀。 
 
 问:太3:7主耶稣受浸时有圣灵降在他身上,是否未受浸前圣灵不住在主
 心里? 
 
 答:这里的意思是圣灵特别为主作见证,证明主耶稣是神的儿子。请参看约
 1:30~34。基督是受圣灵怀孕而道成肉身,所以圣灵一直与主同在。 
 
 问:太 3:11 『...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请问这里的火是甚
 么? 
 
 答:解经的原则:施洗约翰说,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但在我以后来的那位
 ,能力比我更大,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他手里拿着簸箕要扬尽他的
 场,把麦子收在仓里,把糠用不灭的火烧尽了.也有很多人,把这里的『火』
 灵然解了.他们说是苦难,试炼,甚至有人说这是指着圣灵像火一样焚烧.
 他们都把火用灵然解释.但在这里施洗约翰说的水就是水.圣灵就是圣灵.
 是按字面解释.后面的火就不能灵然解.也当字面解.解经其中一个重要的
 原则,就是前后文,上下文只能一种解,不能两者兼有.十二节可解释十一
 节.十一节如何说用圣灵与火替人施洗,十二节就进一步说明:有两种人,
 一种是麦,一种是糠,麦收在仓里,糠用不灭的火烧尽.可见十二节的火,
 也定规是指◆烧糠说的.主的工作乃是要把麦子和糠分开,要扬净他的场.
 主对麦子要用圣灵把他们洗一洗,洗成一个身体(林前12:13),另一边,糠
 用不灭的火把它烧尽了。 
 
 问:太 4:1-2 魔鬼试探亚当是藉着蛇;魔鬼试探主耶稣是藉着甚么? 
 
 答:魔鬼在主耶稣里面是毫无地位的(约14:30),所以,试探主耶稣不能像
 试我们一样。大概它是现形来试探主。 
 
 问:太5:13盐怎能失味?请问这句是甚么意思? 
 
 答:盐能杀菌,防腐,使东西保持原有的情形。这地原是神所创造,后来堕
 落了。就某种义意来说,地(世界)变成腐化和败坏。信徒要在这腐败的地
 上发挥影响力,否则就丧失了盐的功能,变成和世人一样,和不信的人没有
 分别。失了味就是失去信徒和世人的分别。这就和前面三至十二节所启示的
 性质相反。信徒不再为消极的情形哀动,不再温柔,不再饥渴慕义,不再怜
 恤人,不再清心寻求神,不再使人和睦,不愿意为义受逼迫,不愿意为基督
 受辱巊。信徒的情形若是这样就是失了味,失去了盐的功能。就好像罗得的
 妻子一样。 
 
 问:太 5:17-19『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
 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
 都要成全。所以无论何人废掉这诫为最小的;但无论何人遵行这诫命,又教
 训人遵行,他在天国里要称为大的。』成全律法与遵行诫命,是不是专对于
 犹太人来说的?与外邦教会有关系否? 
 
 答:第五章十七节是说主耶稣,并不是说世人。世上没有一人能成全律法和
 先知。打算这样作的人,若非不认识自己,就是存心僭越主的工作。这里的
 成全,就是指着主耶稣赎罪的死。所以,人如果说:『主耶稣都成全了律法
 ,难道基督人反不要成全律法么?』他意思就是主耶都赎罪,为甚么信徒不
 赎罪!第十九节的诫命,就是指着山上的教训说的。这并不是对犹太人说的
 。请读第一,二节,山上的原有『许多人』,然而,主只开口教训他的门徒
 。门徒就是基督人(徒11:26),所以,山上的教训,就是第十九节所说的诫
 命,乃是对基督人说的。 
 
 问:太5:20怎样才能胜过法利赛人的义? 
 
 答:文士和法利赛人的义是律法的义(义的规律);你们的义如果是照律法
 行了,还是文士和法利赛人的,还不能进天国.基督徒的义要比文士和法利
 赛人的高,则你的律法也要比他们的律法高.旧约的律法,是文士,法利赛
 人的规律,但『我告诉你们说..』,是更高的律法.山上的教训比摩西在
 西乃山所给的为高;我们守山上教训的义,比文士,比法利赛人守律法的义
 为高.所以,没有一个不遵守山上教训的人能进天国;山上的教训,乃是进
 天国的标准。 
 
 问:太5:22甚么叫〔拉加〕和〔摩利〕? 
 
 答:拉加是一种藐视人的词句,意思是笨蛋,废物.摩利的意思是嶳瓜,是
 一种希伯来定罪人的词句,表示背叛.这个词比拉加更重. 
 
 问:太5:41马太福音第五章41节:『有人强逼你走一里路,你就同他
 走两里。』何解? 
 
 答:上下文指明耶稣是教训我们不要抵挡人 ──『不要与恶人作对。』第
 36~42节不过≮几个例而已。圣徒处在今世,无论如何,都不当抵挡人
 (命我们犯罪的,自然例外)。主耶稣说到人的无理时,就说,他就是逼你
 走一里路,你还应当愿意和他走二里路。现今的拉夫,就是信徒的试炼。可
 惜,许多人在日常的生活中,已经忘了第二里路!
 
 问:太5:39~42节之经,而逼我至万不已时,宜以何法应之? 
 
 答:山上教训是我们应当逐字遵守的。凡能遵守时,都当遵守。究竟,这不
 是一个律法,当主的十字架在人心里作工后,这几节好像是一件很自然的事
 。我们终不至有『万不得已』之时,因为哥林多前书第十章13节,我们若
 相信这节的经言,主必定开路。 
 
 问:太6:33怎样才叫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 
 
 答:父的国就是天国,原文是众数,所以也叫诸天的国度.他的国就是今天
 诸天国度的实际,也是将来诸天国度的实现.神的国,在圣经中是一个大的
 题目,我们只能简单的说,凡是神掌权的地方,就是他的国.父的义乃是遵
 行国度新律法的义,也就是马太五章二十节和六章一节所题到的.既然基督
 人是国度的子民,我们要先求父的国和义,这样不只他的国和他的义要给我
 们,还有一切我们的需要也要加给我们. 
 
 问:太7:6把珍珠丢在猪前是甚么意思? 
 
 答:圣物和珍珠意指属灵的真理和经历,若对不信的人讲述,他们不能领会
 有时反会讥嘲并攻击分享的信徒。这样就践踏了珍珠。就算传福音给不信的
 人,也要注意对方的反应。因主也曾教导门徒要离开那些不接待他们的城市。 
 
 问:太7:22~23得救的人,若绝对不凭行为,只以其是否信为条件,
 则马太这里所说:『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阿!主阿!我们不是奉◆
 的名传道,奉◆的名赶鬼,奉◆的名行许多异能么?我就明明的告诉他们,
 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罢。』这里的人已传道
 矣,大概必已认识主耶稣矣〔如保罗说:心信口认便得救〕;何以被逐呢? 
 
 答:我们读福音书时,有一件最要紧的事,就是不要将(永生)混了;永生
 和天国不是相同的。永生因信而得,这是全约翰福音所证明的。天国是因行
 为而得(太11:12)。永生就是我们的得救,免沉沦。天国就是千年国
 的属天部分(属地部分是给犹太人和外邦人);天国就是圣徒与主耶稣在千
 年国中作王。这是一个奖赏,是应当用功才能得来的。马太福音第七章22
 ~23节的人并不失去他们的永生,不过他们失去天国 ── 不能与主为
 王一千年而已。主说不认识他们,因为主在这个 ”时候”和 ”地方”不
 能认识他们。比方:一个当官的儿子犯法,他的父亲审判他时,不能认他作
 儿子一样。『作恶的人』在原文是『不守律法的人』,『无法者』,『不按
 规矩而行者』。 
 
 问:太8:5~13节与路加福音第七章1~10节所记百夫长求医故事;
 何以一为直接的,另一个是间接的? 
 
 答:这里所记的,并非两件事,也非一件事有了相反的记载。事实上乃是如
 下:百夫长先遣人去见主;后来,他自己也来了。秩序如下:路加福音第七
 章3,4,5节;马太福音第八章8,6,7节;他回去;路加福音第七章
 6节上半;路加福音第七章6节下半,7,8节;他又来;马太福音第八章
 8,9节。这样的记载,和马太,路加的性质,是完全相合的。马太除去百
 夫长差遣犹太人的记载;路加则反之。马太除去凡足以使犹太人骄傲的;路
 加写给外邦人,藉◆犹太人的口,叫他们知道这个百夫长之善,是与他们有
 益的。 
 
 问:太11:16~17节:『我可用甚么比这世代呢?好像孩童坐在街市
 上,招呼同伴说:我向你们吹笛,你们不跳舞;我们向你们举哀,你们不捶
 胸。』思之再四,不得其解,故特专修函恭询。 
 
 答:此两节的解说,在下两节(18~19),主耶稣来,传福音;他是新
 郎,他所给人的是新酒;他的职事记在路加福音第四章18~19节。他如
 此传喜乐的消息,如同吹笛一般,然而,当代人亦不见其感应喜悦。约翰来
 ,他传扬悔罪改过的道,凡不结好困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这是何等的
 严肃!然而,不然!听地狱而不怕,闻天堂而不乐。他们的结局是何等的可
 怜呢! 
 
 问:太:12:31~32:「所以我告诉你们,人一切的罪,和亵渎的话,都可
 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总不得赦免。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
 独说话干犯圣灵的,今世来世总不得赦免。」是甚么意思?为甚么? 
 
 答:我们要知道,亵渎圣灵和亵慢圣灵(希伯来10:29)不同亵慢圣灵乃是定
 意不顺从神。很多基督徒都容易落在这样的弱中,但他们若认罪,他们就可
 得赦免,并蒙主的血洗净(约壹1:7,9)但亵渎圣灵则是毁谤他,正如法利赛
 人在24节所作的。主是靠◆圣灵赶鬼,可是法利赛人看见了,□说主是靠◆
 鬼王别西卜赶鬼。这是亵渎圣灵。这样的亵渎,使法利赛人绝主到达极点,
 所以他们犯了一个不得赦免的罪。大数的扫罗虽然亵渎主,但圣灵仍能作工
 在他身上,使他悔改,相信主,叫他得◆赦免(提前1:13~16)。是人若亵渎
 圣灵,圣灵就没有立埸作工在他身上,就无法使他悔改相信。 
 
 问:太:13:10~15,这里的意思说用比喻叫人不易明白;而通常人
 用比喻是为了使人容易明白,请问这是否矛盾? 
 
 答:主耶稣基督在前十二章里受犹太人的弃绝;所以,从第十三章起,主耶
 稣也就开始弃绝以色列人。在本章里,主将他的门徒和犹太人分别出来。他
 的眼目已经注视及教会了。主耶稣在此用比喻,是要叫他的门徒(将来的教
 会)明白天国的奥秘(11节),同时叫犹太人听而听不见,看而看不见,也
 不明白。他用比喻并非叫人不易明白真理,不过使一部分人不明白而已。所
 以,并无矛盾之处。关于马太十二章末了,很明显的,以色列人被砍下来了
 ,外邦人被接上去了。对于这一点,一些圣经教师们,包括司可福博士都有
 不同的解说。他们说从第十二章之后,由于以色列人不信,国度已经被虚悬
 了。他们没有看见国度并没有虚悬,而是转给另一班人。主并没有说:『从
 此我没有弟兄,姊妹,或母亲了。』他若是这么说,那国度就是被虚悬了。
 主所作的乃是从一班人转向另一班人。 
 
 问:太:13:31芥菜种的比喻有人说是正面的,也有人说是反面的;到
 底是谁对? 
 
 答:教会是神国度的具体化,应该像一棵菜,作人的食物,□成了一棵树,
 作飞鸟的宿处,性质和功用都变了。这也违反了神创造的律;各从其类。要
 符合这个原则,芥菜就必须从芥菜,树就必须从树。芥菜若破坏神的原则,
 变成了一棵树,便是不正常。有人以天主教,或者基督教的组织等等来比喻
 ,虽不为当事人接纳,但我们要记住主曾称他的教会为『小群』。我们不该
 在大树里,□要留在小群里。  
 
 问:太:13:33的酵,有人说是指罪恶,也有人说是指能力;到底谁对? 
 
 答:酵在圣经里头,从来没有好意思(太十六11-12;可八15林前五6-8)。
 酵指罪恶和误谬的道理。「三斗面」全面发酵,并不是说福音的能力要叫全
 世界改变;因为就是在本章,主耶稣说世界永不能改变;里头还有「稗子」
 ,还有「坏鱼」,直到审判的日子。社会福音以及盼望改造社会的信徒,在
 圣经里从来没有他们站立的地位。世界要一日坏过一日,直到主来。 
 
 问:太:13:52「凡文士受教作天国的门徒,就像一个家主,从他库里
 拿出新旧的东西来。」是指甚么?不知是否新旧教搀杂的意思。 
 
 答:这节的意思是说到明白马太福音第十三章天国譬的要紧。新旧东西,并
 无专指。主耶稣的意思,以为凡文士能明白天国的道,则他对于训人,必能
 措置自如,好像从库中,拿出新旧的东西然。使徒保罗是一个好的例子,他
 原是旧约的一个文士,但有一天他受教进入了神新约的恩典。所以他能拿出
 许多旧的东西,□用新东西去解释。 
 
 问:太15:26为甚么主称迦南妇人为狗? 
 
 答:主说儿女的饼不应该丢给狗吃,这表示所有的外邦人(11:26)。
 但迦南妇人并未被主的话激怒,□承认她是外邦的狗,认为当时基督既被儿
 女──犹太人──弃绝,就变成桌子下的碎渣,成了外邦人的分。但他们把
 他丢到桌子下的地上,就是外邦境内,于是成了碎渣,作了外邦人的分。 
 
 问:太:18:17「若是不听他们,就告诉教会;若是不听教会,就看他
 像外邦人和税史一样。」这里的教会,是指甚么? 
 
 答:四福音书里,提起教会的就只有马太福音。马太福音两次说到教会,都
 是应当受颂赞的主亲口说的。一次在第十六章十八节,另一次就是在这里(
 十八17)。圣经对于教会的意思有二:(一)所有蒙主宝血救赎的人所合成
 的教会,圣经称她是基督的身体;(二)各处信徒被主集合,而成为该地的
 教会,如圣经所记的「在哥林多」、「在加拉太」的教会等等。一是从古至
 今的普世教会;一是一个本地的教会,为从古至今普世教会的一部分;(现
 今各宗派的教会,并不为圣经的教会;她们并不是从古至今普世的教会,自
 无待言。她们也不是一个本地的教会,因为圣经各处的教会都是说在「某地
 」的教会,并无晚近各宗派的名目及人造的会政。)马太福音两次说的教会
 ,也是表明这个意思。十六章十八节是普世的教会;十八章十七节是本地的
 教会。 
 
 问:太:18:18「我实在告诉你们,凡你们在比上所捆绑的,在天上也
 要捆绑;凡你们在地上所释放的,在天上也要释放。」及约翰福音第二十章
 二十三节:「你们赦免谁的罪,谁的罪就赦免了;你们留下谁的罪,谁的罪
 就留下了。」不知如何解释。有人谓此等言论为中世纪教会所加入,非主耶
 稣本人所主张。不知是否属实? 
 
 答:对于原文的古卷,这两节圣经的权威是很靠得住的。所说中世纪教会所
 加入,毫无根据。究竟这两节圣经的教训是实在的。主在马太福音特别以「
 我实在告诉你们」为引端,就是表明他所要说者的重要。这两节是讲教会革
 除信徒的事。要从教会革除人,就是表明这人从前也是教会的一分子。这里
 并不是得救和沉伦的问题(林前五5),因为被革除的人,是已经得救的。这
 里的意思是:教会革除信徒的事,如果是按◆神的话语而行的,神就在天上
 要承认他在地上教会所作的。约翰福音二十章二十三节更是明白。第二十三
 节是紧连在第二十二节之后的。没有圣灵的力量,就没有正当的革除。革除
 的权柄,乃是随◆圣灵能力之后的。这两节应当与哥林多前书第五章十一至
 十三节和第六章九至十节同读。凡被教会所正当革除的人,这个人虽然自己
 得救,然而必不能在千年国时作王。
 
 问:太:23:9~10「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
 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也不要受师尊的称呼;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
 ,就是基督。」是甚么意思? 
 
 答:要明白圣经,应当看上下文。这里的上文是责备文士和法利赛人,因为
 他们高坐摩西的席上而无善行,而又欲为首领──夫子。下文则说,我们应
 当自卑,彼此服事。看了上下文就知道主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们不必称我们
 生身的父为父;作教员的人,不可受学生「夫子」的称呼。主的意思不是指
 ◆这些说的。主在这里明说出他命令的缘故:因为「你们都是弟兄」;「因
 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尊
 ,就是基督」。这里都是说「灵性」上的关系,并不是注意「肉体」上的称
 呼。看了「弟兄」二字,我们就知道这是说到「教会」内的事,教会外肉身
 的事,并不说到。主的教训是双方面的:不要受称;也不要称人。主要我们
 不效法法利赛人的行为,作了许多的事,只求人称赞。除了务外之外,并无
 其他意思。从前以色列人怎样,现在的教会也怎样!有一等的人,竟站在弟
 兄和天父的中间,自以为有权柄。除了圣经之外,教会实在没有权柄。可惜
 现在神的儿女们,不特容忍这种教训,并且反赞助之」。 
 在主看来,教会里面的人,都是他的儿女,并没有阶级之分。乃是教会受罗
 马教的遗毒,尚有「牧师」和「教友」的分级。我们读新约的时候,我们看
 见使徒和牧师等等,不过是神的恩赐而已(参弗四11)。一个恩赐除了造就
 建立弟兄之外,无其地权柄附属在里面。虽然,在使徒教会中,有革人等事
 ,然而,这是全体的事(参林前五13),并非如今之有阶级的。至于提摩太
 受命劝戒斥责,也不过是运用其个人所得的恩赐而已。 
 我们应当将恩赐和阶级分得顶清楚:前者是神所赐的,后来是人所造的。因
 为教会的声音大,所以神的话语就少闻了。我们应当注意:在神面前,我们
 的地位都是同等的。所以,凡要高抬自己位的,就是悖逆我们主的命今令,
 将来必定降为卑(12节)!可惜,许多人因为不明白圣经的教训,尚常违逆
 这二节的经言。然而,神的儿女们应当自觉,因为神不只叫我们自己不要受
 人称,并且也叫我们不要称人。 
 
 问:太:24:13「惟有忍耐到底的,必然得。」不忍耐到底者能否得救
 ?并且得救指何种得救? 
 
 答:自然不能。这里并不是说到信徒灵魂的得救,乃是指◆犹太人在灾难中
 身体的得救说的。 
 
 问:太:24:28「尸首在那里,鹰也必聚在那里。」是指甚么? 
 
 答:从前后文来看,第十五和二十一节的意思是说在这世代的末了,敌基督
 的将是大灾难的原因。他该受审判,被灭亡。在主眼中,邪恶的敌基督者及
 其邪恶的军兵,在哈米吉多顿与主争战的(启19:17~21)都是腐臭
 的尸首,正合鹰的胃口。而在圣经,主和那些信靠他人都像鹰(出19:4
 ;申32:11;赛40:31),而攻击人的军队就像飞鹰(申28:4
 9;何8:1),所以这里的鹰,定规是指基督和得胜者说的;他们将如飞
 来的军队,与敌基督者及他的军兵争战,并消灭他们,这样就在哈米吉多顿
 ,神的审判临到他们身上。这说出基督向地显现时,他不仅要同他得胜的圣
 徒在敌基督者和他的军队所在之处,基督还要同得胜者像鹰一般地快速显在
 空中。这和前一节的闪电互相呼应。 
 
 问:太:24:36主说:「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
 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子与父原为一)为甚么只有父知道,子不知
 道呢?,) 
 
 答:这一句话在四福音书中,实在只有马可福音十三章三十二节记载(请读
 太廿四36,施约琴译本小注)。这与马可福音表明主耶稣为仆人的性质,是
 完全相合的。主说此语,并非他知而不言;也非父满意方定时。我们读经最
 难的地方,就是分别主耶稣的神人二性。有时可以分;有时不可以分;有时
 若可分,若不可分。在此,就是主耶稣指◆他的「人」说的;表明他自己是
 个完全谦卑的仆人,除了接受他主人的旨意外,他自己并无所知。我们读四
 福音书,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记得主耶稣是有神人二性的;有时只说其人
 性;有时只说其神性;有时说其神人二性。知者,则免去许多误会。所以,
 这里是说主站在人子的地位,他并不知道。 
 
 问:太:25:27「就当把我的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到我来的时候,
 可以连本带利收回。」这里的譬喻是怎样解呢? 
 
 答:这一个比喻里的银子,就是圣灵的恩赐。把「银子放给兑换银钱的人」
 ,意思就是将从圣灵处所得的恩赐,传给一、二人,让他们去作工,好叫你
 自己间接得◆一点利息;主来时,可以「连本带利收回」。 
 
 问:这仆人既然已分得银子,似乎已接受救恩。为甚么后来□因不能赚利而
 被夺去,甚至要哀哭切齿呢?难道得永生与行为有关吗?。我是相信因信称
 义的真理,但不明白此处意思,请问何解?。 
 
 答:马太福音二十五章的银子是指◆圣灵的恩赐而言,并非指救恩。因为救
 恩断不能有五千、二千、一千之别,虽然路加福音十九章的众仆所得的都是
 一锭,然而,头一锭银若是救恩,则后来所赚的诸锭也必定是救恩方可。若
 然,则后来所赚的十锭、五锭当如何解说方可呢?所以,银子不能指◆救恩
 说的。这是指◆恩赐说的。因为圣灵的恩赐能因忠心工作而加增,是当主耶
 稣离世时给他的门徒的。这仆人所失者,圣灵的恩赐而已。并不失去永生。 
 并且,我们知道马太福音二十五章十四至三十节和路加福音十九章十一至二
 十八节是一个审判。圣经中记载四个审判:(一)十字架已经过;(二)半
 空信徒行为的审判;(三)地上列国的审判;(四)白色宝座死人复活的审
 判。这里的审判必定是第二个──半空信徒行为的审判。对于这个审判,哥
 林多前书第三章记得很详细;第十五节说:工作虽然焚烧了,然而,「自己
 却要得救」!所以,这仆人虽然失去奖赏,然而他自己却是得救的。
 至于他所以哀哭切齿的缘故,大概有二:(一)因见别人得◆主心;(二)
 因自己错想了主(太廿五24)。这等仆人的结局就是,一千年在半空荣耀云
 彩的外面黑暗里。 
 
 问:太:25:30「把这无用的仆人,去在外面黑暗里;在那里必要哀哭
 切齿了。」这无用的仆人是否信徒;信徒是否因不工作下地狱? 
 
 答:我们知道这三班的仆人是站在基督审判台前受审。基督的审判台是在信
 徒提接空中(帖前四16-17)之后,所以,是在空中,「外面的黑暗」是在空
 中的外面;所以不是地狱。读了诗篇十八篇九至十一节之后,我们知道,基
 督降临半空时,在他的荣耀外面,有厚云、有黑暗包◆。所以,这个不忠心
 的仆人,并不下地狱,不过丢在半空外面的黑暗而已。这仆人是信徒;信徒
 不作工,不能同主作王,要到外面的黑暗里。 
 
 问:太:25:31节至末,是论到外邦人在地上受审。不知第三十七节所
 说的义人,是怎样的义人? 
 
 答:这义人自然与我们现今信主称义的人不同。按此时主耶稣已经来到地上
 (31-32节),所以,是在七年之后,千年国之始了;所以,恩典的时代已
 经过去了,神又回到旧约以色列的境地里,而对待世人。所以,这里的义,
 并非像我们现今从恩得的。主称他为义人,就是因为他们看待犹太人(小弟
 兄)好;称为义人,以便与那些被咒诅的人分别。这次审判的原理,就是按
 ◆创世记十二章三节、二十七章二十九节;民数记二十四章五、九、十四节
 。又请读诗篇三十七篇十至十一节、二十一至二十二节,比较马太福音五章
 七节。 
 
 问:太:25:31~32「当人子在他荣耀里,同◆众天使降临的时候,
 要坐在他荣耀的宝座上;万民都要聚集在他面前;他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
 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主临审万民(指外邦人),分别山羊绵羊(
 指得救与不得救);但那时外邦人得救,是凭信心呢(信耶稣为救主)?是
 凭行为呢(作在一个最小弟兄身上)?若凭行为,这时不信的人,待信徒好
 ,能否得救?请示其详。 
 
 答:在大灾难起首的时候,儆醒的信徒早已被接了(启三10)。未接去的基
 督人和小数敬虔的犹太人,要向全世界人传扬天国的福音(与恩典福音少别
 )。自然,他们要受逼迫。此时,照看善待这些主的使者,后来就要得救。
 他们是凭◆行为得救;然而,我们却不敢说,他们没有信心。主耶稣此时是
 照◆,接受他所差遣的人,就是接受他自己的原则,对待他们。但是,现今
 世人除了相信主耶稣外,并无别的救法。欲倚靠善待信徒而得救者,都要沉
 沦。 
 现今是恩典的时代,神只以恩典待人。因为是恩典,所以,只用相信就得救
 。但是,大灾难的时候,乃是律法的时代,神仍以律法待人;因是律法,所
 以,是用行为。现今,欲由行为得救者,是绝不可能的事(加三11)。现今
 人如何不藉献祭(旧约的救法)而得救,也照样不能藉善待信徒(将来的救
 法)而得救。 
 
 问:太:25:41 山羊国是否直到地狱? 
 
 答:马太福音二十五章四十一节应是直接到地狱的。「永刑」二字不能作别
 解。并且与此相同的经言,就是马太福音十三章四十七至五十节,那里明说
 火炉。 
 
 问:太:27:32马可福音十五章二十一节,路加福音第二十三章二十六
 节,都是记古利奈人西门背◆主的十字架;怎么在约翰福音十九章十二节,
 记主耶稣背◆自己的十字架出来,到了一个地方?……是在途中(24节)叫
 这个西门来代替么? 
 
 答:四处圣经合起来看,就甚么难处都没有了。我们若将四福音合起来看,
 我们就得◆当时历史的秩序:约翰:「他们就把耶稣带了去,耶稣背◆自己
 的十字架出来。」马太:「他们出来的时候,过见一个古利奈人,名叫西门
 。」马可:「从乡下来,经避那比方。」路加:「他们就抓住他,把十字架
 拦在他身上,叫他在耶稣后头背(原文)。」约翰:「到了一个地方名叫髑
 髅地,希伯来话叫各各他。」照◆路加福音的原文来看,古利奈人西门乃是
 与主同背十字袈,不过主在前头,他在后头而已。所以,这故事是:主背十
 字袈出来,遇见西门,众人强他帮主同背负十字袈,一直到各各他。 
 
 问:太27:52 :「坟墓也开了,已睡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这
 是已死圣徒的复活。但别处圣经有记,基督为死人中第一次复活之人,如何
 在主耶稣死时,就有人复活呢? 
 
 答:圣经只以基督为复活中的初熟果子(林前十五20),但是,他并不是头
 一个复活的人。旧约时,以利沙就已叫死人复活了。主耶稣在世时,最少也
 已叫三人复活了。这些圣徒的复活,并□不得奇怪。基督为初熟果子的意思
 ,就是像他「那样」复活者,只有他一人而已。 
 
 问:太27:52:「坟墓也开了,已睡圣徒的身体,多有起来的。」是否
 与哥林多前书十五章二十节:「但基督已经从死里复活,成为睡了之人初熟
 的果子。」有冲突? 阁下之回答,言主耶稣并不是头一个复活的人,更言
 以利沙与主耶稣皆曾叫人复活。虽末了说明「主那样复活,只有他一人」。
 然如此问答总不免起人误会,恐人以为主之复活,与以利沙及主耶稣所使之
 他人复活相同了。
 鄙人的见解,以为以利亚、以利沙及主耶稣所使之他人复活,并非将来灵体
 之复活,乃是人死过以后,灵魂又回来,复归人肉体;在世上又活若干年;
 末了,仍归于死与他人一样。主耶稣之复活,实是头一个复活的人,即灵体
 复活之头一个(林前十五)。而马太福音二十七章五十二节所言之圣徒,愚
 窃以为亦系灵体复活。观第五十三节,说到耶稣复活以后,他们方能从坟墓
 里出来可见。无论何人皆不能在主耶稣复活之先。且「显现」二字亦证明非
 系肉体,乃系灵体,更可见死亡之权,主若不打破,他人纵能从坟墓中起来
 ,却不能出来。或有人以为如此解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五十二节,与号筒末
 次吹响圣徒方复活之语有冲突。愚窃以为此乃圣经中变例;乃神特使之为主
 复活作证据耳。至于常例必待号筒吹响之时,信徒方一齐复活。是否有富,
 伏候尊裁。 
 
 答:旧约先知和主耶稣在世所复活的人,以及马太福音第二十七章之圣徒,
 到底是否已得◆灵体,乃神最通博的仆人们,所不能意见一致的。所以,究
 竟也难说定。并且这点在我现今的经历看来,与灵命尚无若何的关系。所以
 ,我们只可放之。先生以为有灵体复活者,主耶稣乃是第一人。若然,则先
 生所说的,就是证明我「像他那样复活者,只有他一人而已」的话了!如此
 的回答,就是表明主和以利沙及主所使复活之人的复活就是不同的。「那样
 」就是特别。赞美主,因他在诸事上居首位! 
 
  ----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