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宗教信仰>>思想流派>>基督教(Christentum)>>基督教(Evangelische Kirchen)>>基督教神学探讨>>关于基督教的一些信息(二)

主题:关于基督教的一些信息(二)
发信人: legger(游游)
整理人: yanboguang(2002-07-25 08:56:26), 站内信件
 第二课:挪亚的洪水
讨论前请阅读:圣经:创世纪6章至8章。
              科学创造论:第五章“古今一致说还是大天灾说?”;第六章“年老还是年轻?”
重点圣经段: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罪恶……唯有挪亚在耶和华眼前蒙恩……上帝对挪亚说:“凡有血气的人,他的尽头已经来到我面前,因为地上满了他们的强暴,我要把他们和地一并毁灭……看哪,我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每样两个,一公一母,你要带进方舟,好在你那里保全生命。(创世纪6:5,8,13,17-18)

我们曾经说过,基督教的真实——就是所圣经的真实由三种根据来证明。
虽然大自然不能证明圣经历史的真实性,但是客观地分析自然历史表明圣经的历史没有错误。化石记录很彻底的驳斥宏观进化论——没有化石连接环,只有化石之间的缺口。地质层积言就证明圣经所记载的全球性洪水。

挪亚方舟带动物的可能性

圣经说,挪亚在方舟里要带了“凡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都各带一对”,“各从其类”(创世纪7:15;6:20)。方舟带那么多动物可能不可能?回答这个问题,先要分析四件事:
1、“各从其类”指我们现代生物分类学哪一个水平的组?
2、这个水平的组一共有多少住陆地的(包括绝种的活物)?
3、它们的平均大小是多少?
1、 方舟里的空间有多少?

最完全的分析是Woodmoreappe所写的《挪亚方舟:可行性研究》。圣经里“各从其类”的“类”这个词(原文min)大概与现代分类学的“科”相等。大多数生物的“属”和“种”藉着微观进化论,大概都能从“科”那个水平生产出来。住在陆地、呼吸空气的不同的“科”,包括绝种的,大约有1,000科,就等于2,000个动物。(假如主要水平不是“科”而是“属”,总数还不超越8,000个,就算16,000生物)。平均的重量很小,越100克;比较大的动物不多;最大的,方舟上带年幼的。方舟里面的空间等于522节火车车厢(约39,000立方米),这就远远超过2,000个陆地生物及它们的失望需要的空间,甚至够给那“属”水平的16,000动物用。(更感兴趣的读者请参考《挪亚方舟:可行性的研究》,[《Noah`s Ark:A Feasibility Sdudy,1996》])。

挪亚洪水与地质学

因为曾经有巨大的洪水,我们应该在地球的地址上看到它的效果。事实上,所谓的“地质年代表”大部分就是挪亚洪水的残迹。相信宏观进化论的地质学家认为岩层是在几十亿年的过程逐渐堆积而成的。按照圣经来分析。大部分的层积岩大概是挪亚洪水及后来沉积的结果。
地质年代表是一个抽象、理性上的概念,不是具体表现在地球地层中的现象。没有一个地方你能看到全部的“柱”。岩层有很多,并且它们的安排有一个粗略的顺序。可是每一个岩层的沉积是相当快的,并且相当快的一层一层连续的沉积。
大部分的地质学家,包括相信宏观进化论的,现在已经同意大部分的岩层是相当快的沉积了,平常在发生洪水时,也会看到类似的现象。这个看法表示几十年来很大的理论改变,可能与读者学校里所学的相反。但是,大部分的地质学家还认为岩层沉积之间过了很长的时间/这个断言是错的。每一个岩层是下一层之后很快就沉积而成的,这里有连个证据。一个是多层化石体。我们引用《进化论》质疑:
大量的动物、植物,特别是树干的化石延伸了还几个岩层,常常是六米或者更宽。它们显然是很迅速被埋葬的,因为其顶部与下部的贮存状况完全一样,这必须是数层的积层岩在很短的时间内被浸泡才能形成的。进化论者宣称,不同的岩层是几百年时间里一层一层的逐步形成的。如此说来,这些化石的存在又作何解释呢?同样,古今一致论也不能解释如此巨大数量的化石的存在,只有世界大洪水的学说才能解释。
在美国的一些地方,巨大的爬行动物就是这样被埋葬而成化石的。如果这些动物层积物按现有速度淤积,要覆盖它们足足要花五千年时间。在Edinburgh附近发现的一棵树干化石,约二十四米长,被横断在十至十二个河床里,其同一的化石状况表明,它是被急剧埋藏的。(《进化论质疑》23,76页)

第二个主要根据表示岩层是比较快地、一层一层沉积的是所谓“不相合的岩层交接面”(paraconformity stratification plan)。(下一段有点复杂,不感兴趣的读者请跳到下边的“其他好适合地球性洪水的地质现象”那个主题)。“不相合”现象是说,按照传统的地质年代表,某一个地方的层积岩下一层包含的化石和上一层的化石之间应该有几百万或一千万年。可是那两层之间没有什么,冲刷的残迹也没有,甚至会有那两种岩石的成分混合,沉积物渐渐的从下一种变成上一种。这“不相合”现象是常见的,表现下层和上层的沉积之间没过很长时间。我们引用《科学创造论》:
(一) 每一岩层之间形成必定是急速性的、因为每层的形成是由于某一类型的水力作用,而这每一种水力作用都不是长久持续不变的。
(二) 接于上的岩层亦必然是急速形成的,因为底层之表面看不出有久露于外面被切掉一块的腐蚀现象。
(三) 由于上述两点,由岩层重叠而成的大岩层亦必然是急速形成的。从岩层的形态判断,它们也必然是急速形成的;从大岩层所含的化石遗迹,更证明了它是急速形成的,因为化石必须藉快速埋葬及经久不加移动才能形成。
(四) 虽然大岩层间偶然可发现“不相合”现象,但它不是全球性的,只要追踪这种大岩层的痕迹,最后必可发现此岩层与另一岩层完全密合,在该处岩层之形成是连续而无时间间隔的。
(五) 同理可推,紧接于上的大岩层亦是急速而连续形成的,再上一层之大岩层亦然。
(六) 由是观之,由岩层至岩层,由大岩层至大岩层,以至整个地质年代柱,都是急速形成的。
(七) 大家所公认的事实——当一个大岩层与另一个大岩层相会合时,很难找到外形上显著之界线——也支持上述说法。通常不同的岩层相互混杂交错的区域也相当厚。(《科学创造论》102页)

这个现象与传统宏观进化论很矛盾,可是是挪亚洪水理论所预报的。

其他很适合地球性洪水的地质现象

 包括:

1、 全世界大陆上约百分之五十的积层岩包含海洋来的化石。这也包括最高山上的。这个事实非常适合地球性洪水。传统的地质学家以很多不同的地方海洋来的洪水为解释,但是这样推测要我们设想的未必有的情况太多了。
2、 巨大独特性积层岩。举个例子,美国西南取有Shiarump积层岩,是250,000平方公里但大部分只又0米以下的厚度。虽然那么薄,到处都连绵,而且上下都非常平。它是液力沉积的但是带大陆来的化石,包括树木。很明显,唯一能引起类似的现象是巨大快速的洪水。今日我们看不到任何过程在生产大小可比的层积岩。并且shinarump积层岩只不过算一个例子,全世界的大陆都有不少类似。除非有广大洪水,很难解释这样又大又平的积层岩是怎么来的。

挪亚洪水和化石安排

积层岩化石的安排也是被挪亚洪水创造论预报的。(下一段有点复杂,不感兴趣是读者请跳到下边的地球的年龄那个主题)。我们引用《科学创造论》:
(一) 水声无脊椎动物由于繁殖多,而且活动力教弱,遇灾难时不易幸免;因此可以断言,较多的水生无脊椎动物的遗体会深陷并埋葬在沉淀物中。
(二) 群居的动物,其遗体通常应该被埋在一处。换言之,不同组合的化石群代表了大天灾之前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
(三) 一般而言,住在最底处的动物会被埋在一处。换言之,不同的组合的化石群代表了大天灾之前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
(四) 水生无脊椎动物通常是在地质年代柱的最底层被发现,因为它们原来栖息在海底。
(五) 水生脊椎动物(鱼类)所在的岩层比居于海底的无脊椎动物要高,因为它们气息较高处。而且在遭受劫难逃生时,得以存活较久。
(六) 两栖类和爬虫类所在的岩层更高,它们被发现在水陆交界的沉淀物中。
(七) 内陆动植物及陆地上的沉积,很少发现它们埋葬在年代柱的底层。
(八) 地质年代柱中,陆地上植物最初被发现的地方应该和两栖类及爬虫类的化石同在一处,就是较底处的植物被泛滥的河水冲激到海岸边时形成的。
(九) 在水生动物地层中,形状、体积相似的无脊椎动物受水力的作用,易聚一处,形成化石。当汹涌翻腾的水流及沉淀物趋于和缓时,构造较简单的动物,圆形或流线型的,在水中的滞力较小,会先沉淀下来,是以构造最简单的水声无脊椎动物出现在最底层,较复杂者次之。
(十) 一般说来,哺乳动物和鸟类,由于气息高处且活动迅速,因此,其化石之地层会高于两栖类和爬虫类。鸟类很难被发现,因为只是偶尔会有体力不继的鸟会陷入且葬身于沉积岩中。
(十一) 由于高等动物有群居的本能,在遭遇危险时,更是如此,因此高等动物的化石,通常都是成群地出现。
(十二) 同样的,高等动物(陆生脊椎动物)亦按着身体构成的繁简及体积大小分布在年代柱中,愈复杂者愈处于上层,因为这些动物活动能力强,能逃避灾害的时期较长。
(十三) 人类化石或所持器械很难被发现。人类逃生期长,当水退去后,陈尸于地,渐渐分解腐化。身体软质部分及所用器皿也同样分解腐化,较重金属物品则沉入水底,深藏于沉积岩中,恐怕将永不见天日。
(十四) 以上所预测诸事乃根据统计(整体发生机率)的原则,但由于大天灾现象在本质上的特殊,所以每一件事都必定会有一些例外发生。换言之,大天灾模式在本质上的特殊,所以每一次都必定会有一些例外发生。换言之,大天灾模式仅能推测沉淀物之一般特性于先后次序,但也能容许偶发的事件。(《科学创造论》104-105)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创造论的地质学,有圣经所记载的挪亚洪水为基础,就预报和解释层积岩的化石安排,快速堆积,海洋性化石的广泛分配,多层化石等。绝对不应说圣经记录是没有科学或反科学的。

地球的年龄

虽然地球的年龄与挪亚洪水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因为平常认为地球年龄与化石有关,我们就提到几个重点。

1、 地质学家估计大陆有三十五亿年的存在,可是这么长的年份不适合现在客观的冲刷平均速率。按照具体观察,现在的冲刷速率平均是3秩厘米每千年。按照这个实在的速率,若地球现在大陆有三十五亿年的存在,应该已经完全冲刷、流到海里170置40次。
因这事实很明显,有些地质学家无说服力第推测是因为新来的岩层不断地从地下升起。这可以算是周期性的过程。可是如果这样的话,过了一次的旧大陆被冲刷和新岩层升起来,就没有任何旧化石还剩下在大陆上。但是从高山到低谷都有化石。按照现在客观观察的冲刷速率,最古老化石不应该超越两千万年的年份,因为过了两千万年所有的大陆地应该已经冲刷光了。但是古生物学家推测化石有十亿,二十亿,甚至六十亿年份。
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只不过是化石没有那么古老而已。客观的冲刷率太快;不客观的古老年龄推测应该是错的。
2、 同样,过三十五亿年,现在客观的冲刷率应该已经充满了海洋19次。可是海底没满了沉积物。一些地质学家推测海底的沉积物是屡次被拖进大陆底下,反复底凸出在大陆上。但是大陆的底下岩层和海底的沉积物有不同的结构。
3、 放射性测年代发并非很可靠而常常产生自相矛盾的结果。比如有些夏威夷火山来的石头,确认年份没有200年,放射性方法就产生了几百万到几十亿年的年龄。

想得到详细讨论地球年龄的资料,请参考《科学创造论》6章:“年老呢还是年轻?”

其他民族的洪水传统

因为全世界的人是挪亚儿子们的后代,不同民族的最早历史应该包括一些全世界洪水记录的残迹。难怪我们在好多不同民族的传说中找到灭亡全人类、全地球水灾的故事。虽然没有圣经所记载的准确历史性,但是还包含基本的细节。当然这些传说不能证明挪亚洪水的历史真实性,但是它们提供了一些间接证据。(Archer SOTI200-21)

    这些不同的全世界洪水传说来自那么遥远的地方、不相同的文化和预言,并且那么久远,这很能让我们思考,历史上是否真实发生过全球性的洪水,圣经保持了准确的历史。

p.s:游游是新手,是个基督徒。
知道网易这个宗教信仰版是朋友推荐,还是不久前的事情。那时只是旁观,看诸位辩手护卫自家学说信仰,然而说真的,感觉上为求真理而辩卫的人少,因意气和傲气使性的人多。有的辩手的姿态让人当真不敢认同。
在这里我想简单地说,来到这么一个能够交流意见想法的地方我很高兴,我的立场是——重要的是真理,真相,——我发一些资料完全是为了和大家交流,因而极愿意听到不同的意见,甚至欢迎有力量有道理的针锋相对,不过,若纯粹是盲目和意气,还有老固的偏见,那么我也觉得没有回应的价值和必要了。
爱舌头,莫如爱真理——期待各位真诚的朋友。
又:现在所发的这份资料内容较多,对游游来说敲字亦是个额外的负担,原来想的是不需要那么急,可以分开来慢慢发,但是现在看到的确有朋友对此感兴趣,也就逼着自己稍稍加快了功夫。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