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走近西藏>>心情回放>>灵魂像风—文学篇 N>>打开心门(网友文集),,,,>>梦落天湖(gst2170865)>>电影文学剧本《太阳》>>电影文学剧本《太阳》(2)

主题:电影文学剧本《太阳》(2)
发信人: gst2170865()
整理人: weiniduge(2001-06-02 18:57:40), 站内信件
1 4·河边。白日。
    朝阳穿过红柳,拉出一条条光柱。河水在阳光下闪着粼粼的波光。年楚河两岸,一眼望不到头的石砌长堤雄伟壮观。
1 5·田野。日。
    绿油油的青稞碧毯似的铺在地上,被明镜般的渠水割成整整齐齐的方块。三五成群的藏族男女一边在田间劳作,一边放声高歌。
歌词:
        河水啊,清清的河水,
        你象甘露一样珍贵,
        你的味道象美酒一般,
        刚尝了几口就怡然陶醉。
        河水啊,清清的河水,
        你比金子还要珍贵,
        你给我们带来幸福,
        也带来无穷的智慧。
歌声中:
    冰雪消融,滴滴水珠汇入潺潺的小溪,小溪汇成湍急的河流;
    河水在哗哗地流淌着,飞起千万朵雪团般的浪花;
    高高的拦河坝,耸入云天的输电铁塔尽收眼底。县委副书记白玛措等人扬鞭跃马沿干渠飞奔;
    茫茫的水雾里腾起一道彩虹;
    沉甸甸的青稞穗随风起舞;
    不知名的野花竞相开放;
    金色的青稞浪海洋似地荡漾在一望无际的藏南谷地;
    吴明,尼玛平措等在田间视察;
    一双手在搓着一穗颗粒饱满的青稞。
1 6·县委办公室。午后。
    办公室的陈设简陋:两张脱了漆的三抽桌对在一起,中间放着一台老式电话机。秘书陈良文独自一在办公桌前写家信,电话铃响了。
    陈良文(拿起话筒):“喂,哪里?”
    另一端(画外音):“日喀则地委”。
    陈良文:“请问您找谁?”
    另一端(画外音):“你是谁 ?‘”
    陈良文:“我是县委秘书小陈,陈良文”。
    另一端(画外音):“下个通知。请吴明书记于本月18日上午8点,也就是后天,到地委常委议室开会。会期三天”。
    陈良文:“吴明书记正在乡下蹲点,别人代替行不行?”
    另一端(画外音):“不行,绝对不行!他必须亲自来参加会议,任何人也代替不了,我是地委办公室的罗杰,无论如何也要通知他本人按时参加会议 ……”
    陈良文放下话筒,在电话登记薄上认真登记完毕,自言自语地说:“什么事这么重要?还非吴书记不可?”
1 7·旷野。夜。
    西藏的月夜特别美。缥缈的月光,静静地倾泻在山谷,河流,树木和丰收在望的青稞地上,好象把一切都溶解在乳白色的月光中。河流被轻纱笼罩着。一首古老的歌谣由远而近地穿透轻纱,在旷野里飘荡。
歌词:
      强烈的阳光晒水热,
      皎洁的月光射水寒,
      待到弃山星升起,
      清静温暖好沐浴。
    歌声中,藏族一年一度的沐浴节开始了。一群接一群的男女老少,纷纷来到河溪之中,尽情地在水中嬉戏。透过岸边的红柳,可见普姆达娃在裸浴。岸上,裸着上身的尼玛平措凝视着水中的普姆达娃,脑海中又浮起了往事。
1 8·纳木湖畔。日。(回忆)
    五光十色的湖水就象一卷色彩斑澜的图画。景色千变万化,奥妙无穷。湖边,尼玛平措在烧奶茶。在三块石头搭起的灶上,一只行军锅冒着腾腾的热气。尼玛平措一边看书一边往火中扔干牛粪。跳动的火舌在锅底窜上窜下,缕缕青烟和水雾融在一起,形成淡淡的气流,笼罩着尼玛平措。县委书记吴明来到尼玛平措跟前,席地而坐。
    吴明:“学习呢?”
    尼玛平措:“随便看看。书上说,林彪想谋害毛主席,是真的吗?”
    吴明:“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该成的散不了,该散的成不了。说说,和普姆达娃是咋回事(儿)?”
    尼玛平措:“毛主席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恨,我是农奴的儿子,她是噶伦(旧西藏政府的官员)的女儿,我们俩现在是‘两股道上跑的车,走的得不是一条路!”
    吴明(意在言外地):“嗬,进步挺快呵,政治觉悟比我这老十八军都高”。
    尼玛平措:“瞧您说的,我咋能和您比呢。您是老师,我是学生,您是首长,我是小兵,您是……”
    吴明:“我是什么?我什么都不是,我只是一个人,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汉字中的人最好写,只是一撇一捺,可它又最不好写,一不小心就容易写歪了。写人难,做人就更难喽!”
    尼玛平措:“我不懂,但我知道肯定话中有话”。
    吴明:“好马在走路时知道,金银在冶炼时知道。我问你,你真的了解普姆达娃吗?你不了解。当西藏的叛乱分子纷纷逃往国外之时,她毅然决然地劝说自己的阿爸回西藏参加民主改革。她是党培养出来的第一代西藏大学生,打死我也不信她是什么英国特务!”
    尼玛平措:“她和英国人汤姆有书信来往,我有证据”。
    吴明:“简直开国际玩笑!通通信就成了英国特务?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哟。你呵,把问题看的太简单了。土登的话你也信?他是什么人?他是农奴主帕拉·旺堆的忠实走狗!我可告诉你,高原上的月亮是世界上最明,最亮、最圣洁的月亮,错过了机会,你会后悔一辈子的!”
    一席话说得尼玛平措无言以对,火光在他那双被放大的瞳孔中闪烁。
1 9·街道。白天。(回忆)
    沿街的墙上贴满了用汉,藏两种文字写的大字报。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尼玛平措匆匆忙忙地看了几眼,随之加快了脚步。他来到农奴主帕拉·旺堆庄园的门口,看到几个带红袖章的藏族青年正在揪斗大管家土登,周围挤满了看热闹的人。年近五十的土登和年轻时代相比看不出有多大变化,只是衣着打扮远不如从前,脸上也少了几分骄横。
    一汉族青年:“土登,你到底有没有证据?”
    土登(耷拉着脑袋):“我向毛主席保证,普姆达娃是英国特务。她是受英国人汤姆的指派回来的。她父亲丹增还有电台,袖珍电台,前些日子还和林彪进行联系……”
    一汉族青年振臂疾呼:“打倒林彪!打倒丹增!打倒帕拉·旺堆!”
众人群情激愤,随之振臂响应。
    一藏族青年喝问:“电台在什么地方?”
    土登哆哆嗦嗦地从怀中掏出一台带天线的半导体收音机,高高地举过头说:“这就是罪证!”
    人群中的尼玛平措疾步上前,夺下土登手中的半导体收音机,熟练地拉出天线,打开开关,一段熟悉的样板戏从收音机 中传出。
    画外音:“奶奶,您听我说。我家的表叔数不清,没有大事 ……”
    人群中吴明满意地点了点头,用目光给尼玛平措以鼓励。(回忆止)
2 0·河边。夜。
    尼玛平措摆弄着手中的半导体收音机,一曲优美的《兰色的多脑河》从收音机中传出,沐浴后的普姆达娃依偎在他的身边,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普姆达娃:“今晚的月光真好!”
    尼玛平措:“是呵,都说月是故乡明,但哪里的月亮都比不上高原的月亮!达娃啦,你知道这话是谁说的?”
    普姆达娃摇了摇头。
    尼玛平措:“是吴书记说的。吴书记说;高原上的月亮最明,最亮,最圣洁。如果失去机会,我会后悔一辈子的!现在想想,要不是吴书记的关爱,咱们就不会有幸福的今天”。
2 1·吴明的宿舍。白天。
    吴明看上去很疲倦,把茶杯里的水匆匆喝掉,开始收拾办公桌。他拉开抽屉,取出牛纸袋子,抽出文件看看又塞回去,顺手放在桌子上。他坐到床沿上,从大前门烟盒里摸出一枝烟,划火柴点上,猛劲吸了几口。
    尼玛平措推门进屋,发现桌上的大前门烟,也摸出一根点上。
    尼玛平措:“上海大前门!不抽白不抽。吴书记,您找我有事(儿)?”
    吴明:“先坐下再说”。
    尼玛平措拉过一把椅子,坐在了吴明对面,快言快语地说:“我洗耳恭听”。
    吴明(面色庄重地):“知道为什么叫你来吗?”
    望着吴明的脸,尼玛平措有些疑惑地摇了摇头,小心地问:“出什么事了?”
    吴明:“你要有思想准备,上级准备把更重的担子压在你的肩上”。
    尼玛平措(长吁了一口气):“我当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呢!只要有你在,再重的担子也难不倒,压不垮”。
    吴明:“组织上决定,调我回内地工作,调令和免职文件已经下了”。
    尼玛平措(吃惊地):“什么?调你回内地?”
    吴明(平静地):“老了!看起来不服老不行喽。说心里话,我还真舍不得走,十几年了,我对这儿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产生了感情,人就更不用说了”。
    尼玛平措:“不可能!绝对不可能!全县的老百姓也不会答应!”
    吴明(瞥了一眼桌上的文件袋):“自己看吧,不过,先不要声张,作为一个共产党员 ,对上级组织的决定必须无条件服从,在行动上不得有任何反对的表示。”
    尼玛平措似乎在极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他上齿紧咬下唇,这个铁塔般的汉子竟也流下了两热泪。
2 2·宗山堡,。黄昏。
夕阳中的宗山堡给人庄严、肃穆之感。若鬼斧神工砍伐而成的危壁,拔地而起,陡峭而光滑。山上,当年抗英的炮台仍然依稀可见。炮台旁边,褐红色的岩石傲然挺立。石缝中,长满了具有极强生命力的紫穗花。在尼玛平措的陪同下,吴明缓缓地登上宗山堡。极目望去,年楚河两岸风光尽收眼底。
    吴明(颇为感慨地):“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尼平当年,达娃初嫁了,英姿勃发。年河会战,修干渠,立下汗马功劳”。
    尼玛平措:“那算什么,咱江孜县能有今天如此大的变化,你是最大的功臣!一切还不都是在您的领导下 ……”
    吴明:“不能那么说!一个人的作用实在太渺小了,一个人的力量也毕竟有限。即使我浑身都是铁,又能打几根钉子?只有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坚定地走群众路线,才能保证我们的事业无往而不胜!平措同志,当年,你爷爷他们在这儿奋起反抗英军的侵略,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跳崖殉国,成为名垂青史的英雄!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面对这片洒满英雄鲜血的土地,面对英雄的炮台,就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豪情!有了这种豪情,任何艰难困苦统统都不在话下。作为英雄的后代,我希望你能经常来这儿走一走,看一看,特别遇到什么困难的时候,工作不顺心的时候,这座英雄山一定会给你信心和力量!“



----
 谁伴我,沉与否?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