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endya(爱吃鱼的猫)
整理人: kendya(2001-05-24 15:17:04), 站内信件
|
★原文转载自GzStory版viper的《给麦当劳多一点宽容续2:批驳中国传媒观点》★
对于麦当劳送snoopy促销事件,看看中国的媒体,单看题目,就够精彩的了,什么《麦当劳促销惹祸》《史诺比惹怒食客》《麦当劳广州促销引发混乱》《麦当劳广东搭售存在非法问题》等等
报上有很多评论,我想再精彩也不如中国官方新华社的观点,确实是很高明的,摘录如下:
●整个组织非常混乱,开始有人一买就是七八个,有的甚至订走了三四十个,没有买到的更加气愤了
●麦当劳搞促销活动无可厚非,但这种限量发售的办法人为地造成哄抢,在学生中你有我没有、互相攀比
●早上不少学生逃课排队,有的为插队吵架,有的甚至将这变成了“发财机会”,转手高价再卖
● 以赠送玩具的方式引导心理不成熟的孩子进行消费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很厉害吧,看了这些,我几乎都想不出更高明的话来骂M记了,我能做的事,就是再上纲上线,说麦当劳这样做显然是西方的文化侵略,用一些偶像的玩意侵蚀我们青少年的心灵,也反映出当代中国人心中缺乏信仰,以致沉迷于这些西方的小玩意,一旦我们社会主义的下一代在这种的氛围下成长,后果不堪设想。。。。但,真的是这样吗?有那么严重吗?
逐条批驳如下:
● “整个组织非常混乱,开始有人一买就是七八个,有的甚至订走了三四十个,没有买到的更加气愤了 ”
为什么有的人一买就是七八个?有的甚至可以订走三四十个?为什么在香港没有听过这样的事,关键问题是你广州麦当劳的工作人员是在中国大陆找的,他们的水平就是这样,或者说,这是中国的特色。同样不公的事情,在其他领域时有发生,类似这样有人能订走三四十个的事,你们不如问一下中国办事的有关部门,问他们多一些为什么好过。
●麦当劳搞促销活动无可厚非,但这种限量发售的办法人为地造成哄抢,在学生中你有我没有、互相攀比
物以稀为贵, 这是所有商家都知道的东西,人家自然会限量发售,哪象我们有些地方发展工业或农业,看到什么东西可能有利可图就一哄而上,你又生产他又生产,结果市场的量太多,反而果贱、西瓜贱伤农,农民增产不增收,学一学限量生产,不亦是一个好的经验?
“学生中你有我没有,互相攀比”,真系欲加之罪,何患无词,学生中要互相攀比的事多着呢,就一个snoopy,钱不多,才10块钱,有什么好攀比的,倒是名牌书包,学生的高级手机,名牌衣服、名牌波鞋,那些的攀比才厉害呢!都上千元的,是不是“你有我没有呢?” 你怎么偏 就这十块钱的东西说人家攀比,说说千元的东西不好过?
● 早上不少学生逃课排队,有的为插队吵架,有的甚至将这变成了“发财机会”,转手高价再卖
“学生逃课、插队吵架”,这是麦当劳的错吗?倒不如说是中国教育的集中反映好过了,学生逃课,关键是学校的管理问题,平时是怎样教育学生的,管教学生的,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学生逃课,学校方面却无能为力? 学生插队打架?谁教他们的?
“有的学生甚至将这变成”发财机会“,转手高价再卖”,在电影院门口的黄牛党难道真的教育了我们的学生?到底是谁教会了学生们这些呢?
这样的逻辑,无非就是象明明是人自己的邪恶,却要说是“金钱是万恶”一样,明明邪恶的是关键人,怎么能反而说金钱的邪恶的呢?有句古话,“(和氏)壁无罪,怀壁其罪”。明明是你自己内部出了问题,却要将原因怪到别人身上,说得过去吗?
● 以赠送玩具的方式引导心理不成熟的孩子进行消费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这种说法更可笑,以赠送xx的方式引导心理不成熟的孩子进行消费值得关注,
我想起了一九九九年五月十九号,人民日报以“社论”的形式引导心理不成熟的股民将大把大把的血汗钱投入股市,掀起519行情,之后不少股民被套血本无归,这是不值得关注呢,想到这里,我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痛快!!
(完)
Viper
2001/05/22 23:40
----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吾不博而扮知,不知而扮博.不亦惑乎
http://hanslee.163.ne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