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moke_city(烟城)
整理人: lzyboy(2001-05-21 23:21:10), 站内信件
|
记者采访一位古巴少女,少女用流利的美语表示对美国的极大愤慨。记者问她:“既然你那么不满美国,为何还学习他们的语言?”这位只有十六七岁的女孩略带惊讶地说:“这两者之间有关系吗?语言是一种文化,与政治并不相关。而且只有学好了他们的语言,才能更好地了解他们,更有利于我们和他们斗争。”记者深为少女的成熟和理智折服。
当在羊版上看到有人大声疾呼“不要买日本贱种的货物”,有人痛斥“哈日族”、“亲英美派”时,我想起了这则报道。如何对待外来文化,尤其是曾经的侵略国的文化,这位异国少女的态度实在值得我们借鉴。
日本在历史中并不是一贯地以侵略者的面目出现的,十八世纪的列强叩关,二战后沦为美国的占领区,它也曾充当过被侵略、被奴役的角色。但是日本人是怎样对待欧美文化的?——“拿来!”他们虽不一定读过鲁迅先生的作品,但却比我们这些早就学过《拿来主义》的人更深谙拿来主义的精髓。无论是商业文化,还是娱乐文化,他们迅速地吸收、消化了欧美文化中先进的东西,结合自己的国情,通过艰苦不懈的努力,终于在战后短短几十年间一跃而为可与美国并肩的世界强国。
大和民族对外来文化的整合再创力是惊人的。它不管对方是敌是友,反正是它认为值得去学习的东西,都统统摄取到自己的文化中。最先用武力威逼日本“开国”的是美国,二站中投放原子弹的是美国,战后占领日本的还是美国,美国可谓是日本不共戴天的仇人了吧,但日本人没有大喊“不要买美国的货物”,而是默默地学习着对方的长处:民主政治,经济模式,自然科学,教育制度,甚至是环保政策。终于,它成功了,世界于是惊呼:“可怕的民族!”从日本崛起的历史中,我们不是可以而且应该学到点什么吗?
某君说“日本文化根本就是中国文化的分枝”,这是一个很大的误解。不要认为日的文化全都是在唐代时学习汉族文化而来的,其实从鸦片战争开始,日本已经把学习的重点逐渐从中国转移到了西方,二战后更是完全抛弃中国文化,专心致志地去钻研西方文化了。认为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子系而对之不屑一顾,这种态度不科学,更不可取。
至于所谓的“哈日族”问题,我看某君大可不必对此痛心疾首。是不是喜欢日本娱乐文化就是“哈日族”?就是忘记国耻?那么对美国的IT技术佩服得五体投地者,如我,是否就是“资本主义的走狗”?喜欢看日剧的多为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就是有崇拜倾向,“追星族”的产生是很正常的心理现象。现在的日剧几乎全为偶像剧,里面并不设计政治问题,那么对于处在偶像崇拜期的年青人喜欢看日剧又有什么值得气愤的呢?而且日剧是一种影视文化,对其应从影视艺术的角度去评价,而不应以政治为着眼于。我们中国人有着泛政治化、泛道德化的思维习惯,什么都要与政治、道德扯上边,这些都是应该尽量克服的。
---- I love lif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