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nox()
整理人: kinman(2002-07-10 09:15:05), 站内信件
|
逆世飘红的“达明一派”
-- “达明一派”的“酷”不仅留在他们的指尖音韵上,更多的是他们奔淌出的独特气质与过人的艺术才华。
“看遍了冷冷清风吹飞絮,弱柳,曾独醉,病消瘦……”唱机里放的是十几年前香港“达明一派”的那些电子气泡下诡异的作品,那些歌曲表达着一种心境与难以言表的状态,十年、二十年、他们始终存在着……
有关“达明一派”的一切起缘于1985年,当年香港半地下杂志《摇摆双周刊》上有一则酷似寻人启事的广告,有个叫刘以达的家伙希望能找到另一个在音乐上志同道合的伙伴,共组乐队。当时香港商业二台行为颇为另类的DJ黄耀明找到了刘以达,两人一见面便有惺惺相惜之感。商台高层人士俞峥为两人取名为“达明一派”,不久,“达明一派”便与宝丽金唱片公司签了约。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而今虽已分道扬镳的两人依然认为“达明一派”时期是他们生命中的光辉岁月,的确,他们相对于同时期乐队诸如太极、风云、Radias甚至Beyond,作品所流露出的思想性与哲学深度乃至对音乐形式的探索都是一流的。换句话,与其说他们是音乐人,不如讲他们是前卫艺术家才更为贴切,他们对香港乐坛最大的贡献也许正是他们的晦涩浓烈的实验性。
都市众生、市井百态,在他们的歌中充满了驿动与不稳定的恐慌感,那些挥之不去的苦涩往往直透心脾,《马路天使》中警车的哀鸣、孩童的啼哭,《迷惘夜车》里的千重霓虹、百般的无奈,乃至《溜冰滚族》中染发少年、尖利的唿哨……生活的细节、奇异的遭遇如层层暗影,其中闪烁着你我生活中那些可疑的碎片浮光,幻变为遥远空旷的歌声,这些歌曲虽然节奏很快,但配器却极谨慎,贝司、鼓、与吉他从不轻易出现,而代之以大量中性化的钢琴伴奏萦绕其间,若即若离的反差却带来相当强的震憾力。很快“达明一派”便进入了他们最辉煌最值得一提的隐喻天地。
《十个救火的少年》的出现是个非常重要的标志。从背景声响中大量的火警预报,到歌曲结尾群口诵颂的末世心态,这首歌在某种意义上简直是冷漠现代社会的一篇悼文。并非尖锐的歌词带出的深刻讽刺,让所有听过此曲的人警醒而汗颜,随着这首《十个救火的少年》,“达明一派”的作品越来越关注现实与现代人之间的关系,《天花乱坠》表现了空虚无聊的现代人将工业产物收音机当做生命中的感情寄托与倾诉对象。《大亚湾之恋》对工业发展与人类生存做了比较,隐喻人类在悄悄走向只有买卖一种关系真情早已一去难返。而那首据朋友讲,每次听了都想落泪的歌曲《今天应该很高兴》更是会让听者悲难自禁,“今天高兴”与“昨天纯真”、“应该很温暖”与“幻想在眼前”种种之对比让人感到了泡影内的喧嚣才是真的寂莫……
1987年2月,“达明一派”中的黄耀明与香港先锋实验剧团体“进念二十面体”合作演出了舞台剧《石头记》,刘以达担任全剧的音乐指导并创作了主题曲《石头记》,这首以古典名著《红楼梦》为基础的歌曲曲式怪异,电子音乐在其中大行其道,而古筝与琵琶的巧妙运用,更产生极强的间离效果,这首后现代化的《石头记》现在仍被视为香港流行音乐里程碑式的作品。时光如箭,十年后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进念二十面体”排演《石头再现记》时,仍由黄耀明演唱主题曲《风月宝鉴》,华丽、阴郁的电子管弦乐营造的那种“炼石补青天”的格局仍难以超越当年《石头记》的气势。
“达明一派”敢于逆世飘红的一点,充分显示了他们作为前卫艺术家的本色,首先他们将音乐所能表现的题材大大的拓展了,他们既有《迷恋》、《一个人在途上》、《无风的秋季》这样唯美主义的爱情作品,也有《忘记他是她》这样触及同性恋的题材,既有《继续追寻》、《长征》这样的摇滚作品,又有《Kiss Me Goodbaye》、《四季歌》这样民族色彩极浓的浅吟低唱,而对于文学与电影,达明一派在音乐上与之结合的更为紧密,这样的作品大量涌现,比如《伤逝》(鲁迅同名小说)、《禁色》(三岛由纪夫同名小说)、《半生缘》(张爱玲同名小说)、《天问》(屈原楚辞)、《石头记》(名著《红楼梦》)等歌曲的作用,以及《后窗》(希区柯克同名电影)、《马路天使》(袁牧之同名电影)、《今夜星光灿烂》(许鞍华同名电影)、《恐怖分子》(杨德昌同名电影)的出笼均源于“达明一派”的经典情结。
“达明一派”的“酷”不仅留在他们的指尖音韵上,更多的是他们奔淌出的独特气质与过人的艺术才华,受其影响,香港另类才子们从不讳言“达明”在他们生命中的位置,这其中包括“软硬天师”、“非常林奕华”、“黑盒”与“鹿鸣春”等地下乐队与先锋剧作人,“达明一派”从未说过自己要坚持某种理想,而永远团结在一起,1990年“达明”的解散、1995年“达明”短暂的复合后又各飞沧海,无不标示着他们两人心境的犹疑与变幻,现在刘以达专心于的电影配乐更加地奇异。
附:“达明一派”唱片年表
《达明一派I》(EP)(1986)
《达明一派II》(1986)
《长征》(EP)(1987)
《达明一派III》(1987)
《86/87作品集》(1987)
《我等着你回来》(1987)
《你还爱我吗?》(1988)
《夜未央》(REMIXEP)(1988)
《我们就是这样长大的达明一派》(1988)
《意难平》(1989)
《神经》(1989)
《不一样的记忆》(1989)
《继续追寻——达明精选》(1994)
《宝丽金极品音色系列-达明一派》(1996)
《万岁万岁万万岁》(1996)
《二人前精选》(1998)
“达明一派”演艺历程
1986年1月与宝丽金唱片公司签约
1986年3月推出首张唱片《达明一派I》
1986年9月主演电影《恋爱季节》,主唱主题歌《Kiss Me Goodbye》
1986年9月推出第2张唱片《达明一派II》
1987年1月获“是大中文金曲 - 最有前途新人奖”银奖,演出话剧《石头记》
1987年3月获商业电台“中文歌曲擂台赛”冠军
1987年4月第三张唱片《石头记》获商业电台销量榜3周冠军
1987年5月为无线电视《镭射青春》灌录主题歌及插曲
1987年9月演出“进念”话剧舞台剧《十月》
1987年12月演出电影《金燕子》,主唱插曲《情深》
1987年12月推出第五张唱片《我等着你回来》,成为销量榜冠军
1988年1月12日《石头记》获香港商业电台“中文歌曲”最佳大碟奖、最佳监制奖及“DJ榜”最佳歌曲奖
1988年1月17日获香港无线电视台“十大劲歌金曲”最佳乐队组合奖,最佳填词奖《石头记》
1988年推出第六张唱片《夜未央》
1998年5月获香港国际唱片协会金唱片奖《达明一派I》,白金唱片奖《石头记》、《我等着你回来》
1988年7月推出大碟《你还爱我吗》
1988年7月25日《你还爱我吗》获香港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冠军
1988年7月31日《你还爱我吗》获香港商业一*二台“叱诧乐坛流行榜”冠军
1988年9月达明一派到国内演出并在国内推出第一张唱片《达明一派精选》
1989年5月推出第八张唱片《意难平》
1989年11月推出单曲《天问》,连续2周列排行榜冠军
1990年1月推出第9张唱片《神经》,刘以达首次开腔演唱
1990年底推出精选唱片《不一样的记忆》
1990年10月25日在香港红勘体育场开《我爱你 达明一派》演唱会
1991年初推出最后一张精选《回响——The Best Of The Tat Ming》,达明一派宣告解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