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南粤大地>>★★『网友专辑』★★>>+-----[ 小龙秘笈freeforall2 ]-----+>>浅说儒家

主题:浅说儒家
发信人: freeforall2(ET龙)
整理人: ashleyliu(2001-11-30 19:24:02), 站内信件
  近来很多人议论,江泽民说的“以德治国”作“以法治国”补充。唉!只不过是领导们喊的口号,其实,其身不正岂能正人乎!应该以共产主义理念治国嘛。说以德治国,只不过以儒家思想作为人的道德标准,维系社会。
  
    儒,以前的一种术士,替王室的人掌管文书,主持司仪的。由于孔子曾经当过儒士,所以后人把信奉孔子学说的人称为儒家了,到后来西汉董仲舒提倡“罢拙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基本上是人们的主流道德标准,其作用等于犹太教的圣经,所以連读书人都称为儒家了。    儒家也叫孔孟学说,其中以孔子主要讲的是人道(做人的道理),孟子讲的主要是王道(君王之道、为臣之道),所以要区分两者。现在所提倡那种,主要就是用孔子学说为人之道的。
  儒家亦都有其发展过程,它始于秦、兴于汉、起伏于六朝隋唐、变革成形于宋,中衰元明,复兴并全盛于清。有二千多年历史了。
  儒家主要有著作有:“四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而“易经”、“尚书”、“诗经”、“春秋”、“礼记”合称五经。“四书”是孔、孟及其门徒的著作,而“五经”除“礼记”外,都是远古的文献,而"四书"中很多出自"礼记"。仁、天命、中庸、礼、直……都是其核心

    命,这个词既能通俗语又高深,上起哲学家,下至平民百姓都会说它,对它都有各自的看法。大概说起来人们对命的理解有两种。一种认为,命是先天注定,无法改变,所谓说“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另一种就是相信机遇就是命,但人力还有地方可及的。因为两种不同的理解,就产生了两种知命的态度,一种认为世事一无可为,听天由命。他们迷信,奉算命先生的话为金句,一切以此行事。另一种,亦都知人生有不可及之处,但并不消极、迷信。当其尽其力而不可,归于命也。 
   其实,人生很多人不可及的地方,就算你是江泽民也是如此,谁能不死?睇开D啦,知命,使人开心D,不会太过计教得失。乐天知命,可以讲象水一样,流通时成川成河,堵塞时成湖成泊,遇热时成云成雾,遇冷时化雨下土滋润万物,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失其本性,始终发挥自已的作用。

    中庸!在儒家里所说的其实系好深的学问来的!中者,不偏不依、恰到好处也;庸者,平常也。其实意思就系在日常的生活中样样事情都处理得恰到好处。(哗!傻架!有什么可能呢!)所以讲儒家所说的中庸是一种那难以企及的做人境界来的。所以孔子提倡中庸,其实是想世人尽量地向这种境界靠拢,。 
    以上讲的是真儒家中庸,不过现在流行的却是假中庸啊!何谓假中庸?就是做事模棱两可、两面三刀、多面讨好的那只。具体地,当官的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态度,做人得过而过地混日子。所以这样一来,现代中庸的贬意成份就大了。 

     仁者,爱人也,爱人的人无敌人,就是仁者无敌的意思了。儒家所提倡的“仁”意思就是对人爱人,对民爱民,仁与爱相扶相承,仁爱之词由来如此,基本上,仁就是儒家所倡的起码做人准则。 
     直者,心无所曲。直与曲相对的,其实直就是指人的自然脾性和人格品德. 
     自然脾性讲,就是心里怎样想便怎样讲、怎样做,这样一个给人的感觉犹如“真的汉子”,无城府。 
    单纯的直不是优点,直难免伤人,所以儒家提倡是那种经过人格培养,合乎道德的直,正直啊。正直为人,儒家所倡的为人典范啊! 

    写到这,本人罢笔了,罢笔之际,还想讲讲,儒家是难免适时与不适时的以前写过的,基本都是适时的,知命、中庸、仁、直等,其实还有其它好象见贤思齐反经从权、和而不同,以直报怨,先正其身后正人等等等等。有兴趣的各位自已不防去看。 
    本人文笔有限,力有不逮,请不要以以上写的为据啊!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