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人文艺术>>● 开卷有益>>K专栏·原创>>vivianwoo专栏>>(一)网站人气和大众之恶

主题:(一)网站人气和大众之恶
发信人: vivianwoo(挪威的森林)
整理人: i_am_trueman(2001-05-20 22:55:31), 站内信件
(一)网站人气和大众之恶
trueman说:“对于村上的书,没什么可以评论的,网上多的是,村上现在是吸纳网站人气的重要手段。”
这使我想到南方周末和两个网站。
一个是新浪读书沙龙。南方周末报道沙龙斑竹之争的时候,事情其实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但报道使更多的人前往沙龙,看热闹或主持正义,起哄或党同伐异,一时乱花迷了行人眼。我不那么正式地数过,平均每半小时就有人义正词严地呼吁“不要再掐架了,谈点真正跟读书有关的东东吧”,或作浪淘尽风流人物式感叹:“沙龙已经变质了,不是我们的精神家园了”。
另一个是泡网。遭到报道以后当天晚上,便有帖子惊呼“怎么这么多陌生的ID”,或谩骂南方周末,或宣言“江湖炒作了就不再是江湖”;后来听说(未经证实)泡网干脆不再注册新的ID。
以前网站借力于传统媒体,新闻全都照抄,不过事物总是发展的,时下传统媒体反过来借力于网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举两个眼界狭窄如我都已经感受到的例子,一是前已提到过的三联生活,每期卷首所载的四篇短文;二是体坛周报也总有几个叫做“美眉侃球”的专栏,把帖子印成铅字。
当然问题不在于谁借谁这个现象本身,而在于,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说明网站现在已经比任何所谓传统媒体更牛,不再需要它们的援助,反而倒过来,要靠网站来给传统媒体搞搞新意思了?还是说明,网络这个被许多人视作“为自己演奏”的场所,终于也要被传统(大众)媒体污染甚至同化,变得媚俗或者媚雅?
其实俗没什么,雅也没什么,问题出在那个媚字上,“媚态”很难被赋予褒义。这就难了,大众传媒需要迎合大众,舍此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由此推理,照读书沙龙和泡网的许多人看来,大众无疑是一种恶,他们就好象大量涌入香格里拉的游客,势必引起所谓现代化宾馆的修建、制造嘈杂拥挤和污染,从而彻底毁了一个天堂;换句话说,只要大众的参与,事情就“变质”,不是已经有人骂“南方周末逮谁毁谁”了吗?正如trueman所说,“没人知道的东西永远是最有格调的,有人喜欢的东西则带着俗气,流行得无法无天的东西就肯定要被唾弃得体无完肤了”。
但这句话,其实也是可疑的。人类自称万物之灵,妄自尊大的我们,所作的一切价值判断无不把“人”的本身当作唯一的向度,所以,没人知道的东西的格调,是东西的格调,还是人的格调?有人喜欢的东西带着俗气,是以谁的标准衡量出来的俗气?流行得无法无天的东西要被唾弃得体无完肤,又到底是被谁唾弃呢?
如果我们从来就不知道有香格里拉,也就罢了。但现在这个天堂,已经几乎尽人皆知。那么,假设,为了怕香格里拉被毁,从此我们就对大众禁足,不让他们去了。一定会有人说,这是浪费;我们来想想办法吧,比如我们派几个摄影师—就那么几个,还得挑特别环保的,特别敬畏大自然的,特别…的—去拍摄那里的风景,以飨大众。解解馋也好啊,不让我们近玩,还不让我们远观吗!但是你一定已经发现了问题,这几个摄影师的挑选,谁能保证其公平呢?谁知道会不会有人说,凭什么他们亲历现场去拍摄,我们就只配看看照片或风光录象呢?自由啊,平等啊,权利啊~~~~
如果大众注定是一种恶,那么谁来承诺,小众--少数人—就一定不是一种恶呢?
终于说到了我的主题—请大家原谅我的拖沓:作为大众的一份子,不是恶;作为小众的一份子,不是恶;作为大众或者小众的看客,不是恶。
恶的是作为小众的一份子,而看不起大众,随时宣布因为大众的来临而要撤出、而要涅磐、而要放弃大众的那门子现眼的手艺,改学一门新的。
同理,单单因为别人都读村上,所以读村上,似乎是恶;单单因为别人都读村上,所以不读村上,肯定是恶。
网站人气过旺,过于喧哗,其实又怎么样呢。经济中适当有点泡沫,是正常的,有自然规律管着,过段时间总会挤一下。端起啤酒,看到泡沫,你就喝泡沫不成,等它消灭了,你当然还是喝啤酒啊。


----
maybe it's because i'm clumsy
i try not to talk too loud
maybe it's because i'm crazy
i try not to act too proud
and after that you don't ask why
you just don't argue anymore
you just don't argue anymore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