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uberpp(pp-朋朋)
整理人: ashleyliu(2002-04-28 22:41:06), 站内信件
|
怎么合?
关于合并的具体方案,流传着几种说法。一种是将南海划分为若干区并入佛山。第二个方案是南海将和佛山相连、人口密集的桂城等几个区划给佛山,其余的仍保留为南海。另有一种说法把南海全部并入佛山,连顺德也被列入了合并范围之内,三地合起来成立一个副省级城市,由一副省长出任市长。 无论怎样合并,专家们认为最关键是如何进行机构改革。南海桂城和佛山市区合起来总共才百余平方公里,却集中了一个地级政府、两个市政府和三个区政府,每个政府设五套领导班子,每套班子底下又有诸多部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合并后必然大力精简机构,降低政府的运营成本。而在公共事业方面,也可以统一规划,减少重复建设。以两地的人口和面积,电信、水电、公交、有线电视等只需一套足矣,而这些投资动辄都是以亿为单位的。
在教育方面,佛山大学在广东的高校中已经进入前十名,近两年,南海和顺德也有意投资办大学,专家们认为这不但将耗费大量资金,而且有可能出现生源不足的情况。与其集中力量办好现有的佛山大学。 合并必须裁撤冗员,精简机构,届时将可能触及一些在位者的利益,专家们指出,这才是合并的最大障碍。此外,由于佛山的行政机构臃肿 ,政府办事效率远比不上南海,而南海不少企业主对合并后政府的效率颇为担心。
有关两地究竟如何合并的问题,有学者认为不应该是谁吃掉谁的问题,而是谁强就谁上。比如在信息化建设上,南海走在佛山的前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将来合并后两地的信息化建设就可以由南海人牵头。而在医疗教育上,佛山的基础更为雄厚,未来的教育、医院建设大可以由佛山人牵头。至于合并后叫什么名字,可以进行调查评估,选一个在全国更有知名度的名字,无论用什么名,对于老百姓来说只是一个心理承受的问题,没有本质上的冲突。
佛大经济学院院长罗余才认为,合并后两地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南海的制造业发达,并形成规模。而佛山的交通发达,金融保险等都相对完备,“今后可以形成这样一个格局——南海专司生产制造,而佛山发展物流业,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带动两地产业的发展。”
目前,佛山和南海两地的经济都处在一个“拐点”上。南海的冶金、陶瓷等传统产业急需升级改造。虽然政府大力推行信息化建设,建成了一个遍布全市四通八达的网络,其先进程度在全国首屈一指。不过,有了网络并不等于已经实现信息化,关键在于企业如何充分利用网络改善管理,增加企业的竞争力。此外,巨额的投资如何收回也是南海不得不正视的问题。至于佛山经济重新起飞,必须将国有企业的改造进行到底。至少应该淘汰一些夕 阳产业,集中精力发展几个朝阳产业比如塑料、高压电器,大型建陶企业应该从已经饱和的建筑陶瓷行业向特种陶瓷转型。
“而这一些都要靠人才”,两地人们都希望未来当地人才政策上应有所突破。
---- 音乐、书本、香茗陪伴我每一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