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smoke_city(烟城)
整理人: lzyboy(2001-05-21 23:22:13), 站内信件
|
鲁迅先生曾痛心于国人的善良和健忘,其实我们还是挺记仇的。说起日本侵华战争和美国近来的侵华事件,大家都面有恨色,甚而至之要“壮志饥餐日鬼肉,笑谈渴饮美佬血”了。但是,仅有仇恨就够了吗?更进一步说,抱有仇恨的态度是对的吗?
也许已经有人在骂我是忘记国耻的汉奸了。“毋忘国耻”的提法,我绝对赞成。任何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不会忘记那段惨痛的血泪史,但现在问题是有些人不单是不忘记过去,更是生活在过去了。提起日本,第一反应就是“他们侵略过我们”,对日本的憎恨简直到了“见日人就憎,见日货就扔”的地步了。殊不知当我们还沉浸在对往事的仇恨中时,别人已经迈开大步向前走了。为什么就不能结合现代的发展形势,以理性的眼光去看待日本呢?尤其是我们这一代青年人,不要老是往后看啊,否则的话只会被抛离得更远!
被侵略国对战争总是恨得咬牙切齿,这可以理解。但是,战争并非只是单个国家的灾难,更是全人类的灾难。要从根本上遏止战争,仇恨不但无济于事,而且还会适得其反。这个看看一战后的德国就知道了。那么正确的做法是什么呢?我想金福可以给到我们一些启示。金福年仅九岁就成为越战的受害者,她被美国空军投下的燃烧弹严重烧伤,经过十七次皮肤移植手术,终于幸免于难。对于她而言,肉体的创伤远远比不上心灵的创伤。但她没有一味地怨恨战争、怨恨参战者。作为亲善大使,她致力于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传播和平的观念。“我不想谈战争,因为我无法改变历史。我只想让你们记住战争的悲剧,好阻止战争,阻止地球上的杀戮。我身心受过极大的创伤,即使我现在与当年投掷燃烧弹的飞机师面对面交谈,我也会跟他讲,我们无法改变历史,但却可以为现在和未来的和平做点事情。亲爱的朋友,我梦想着有一天地球上的人们可以生活在真正的和平之中,没有战争,没有敌对。我们应当共同努力为全人类构筑和平和幸福。”这是她在1996年的美国老兵纪念日上向老兵发表的一段演说。让和平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才是遏止战争最根本的方法。(当然,对于某些死硬派的战争狂人来说,让他们接受和平观念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同样需要自强不息,否则就会落后挨打了。)
还想说的一点就是,狭隘的民族主义是很可怕的,因为它常常披着爱国主义的外衣;更可怕的是带有仇恨的民族主义,因为它是战争的一大源头。日本的民族感历来是出名的,比之常以民族凝聚力而自豪的中国有过之而无不及。前者正在德国曾经走过的道路上越行越远,我希望后者不会重蹈覆辙。当然我是夸大其辞、杞人忧天了,对吧,各位?
PS:关于金福的报道请看这里:http://modernweekly.com/news/coverstory/200105081.htm
PPS:Viper,对不起,我又在旧事重提了。我的思维比较迟钝,要在论战当晚马上写出这篇文章,以我的思考能力和写作速度是做不到的。但心中有话不说出来又不舒服,所以只好在这里发发马后炮了。未能如你希望的去做,请原谅!
---- I love lif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