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ranfish(小沅子)
整理人: philoz(2001-06-23 10:59:40), 站内信件
|
中国的素食文化并非是佛教传来的,而是我国自已独创的,早在《诗经》之中
,人民就传诵了豆荚,枣,瓜,果,稻、酒的醇香和美味,素食在战国时期就已很
流行,这在《论语》中多次出现蔬食和菜羹中可以看出,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
道教对中国的素食也有影响,老子和庄子主张清静淡泊的素食。道家淮南王刘安是
豆腐发明者,使素食内容逐渐丰富起来。有抱复和有修养的君王,十分厌恶和警惕
夏桀和喜妹的“酒池肉”并引以为戒,尊道家张天师为国教,道教.....
饮食的甘美是不论专业的,鱼肉荤腥类是美食,面蔬菜山珍也是,清代美食
家著有《随园食单》,他说“能,则一芹一菠皆珍怪,不能,黄雀作三楹无益也”
,意为能干的厨师,即使青菜,咸菜也都能做美味佳肴,不能者,即使是山珍海味
堆满三屋也没有用,实际上制作菜肴的原料,蔬菜要比荤菜多得多,看完本书就会
明白这点,再加精湛的烹饪技术,更使素菜的魁力无穷。
中国的素食有寺观,宫廷,民间市肆三分。
人是杂食动物,但以吃菜为主,因为人的32颗牙中,只有撕咬肉类的犬齿4颗
,而吃蔬菜的门齿和臼齿都有28颗之多,近代社会,人民生活改善是以动物性的荤
菜比例提高为标准的,待到将来食物真下地充足了,人倒要改为以素食为主,这是
返朴归真回到大自然去的动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