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wenzhai.com(《文摘》)
整理人: arg(2001-06-05 17:58:08), 站内信件
|
陈老实
陈老实是个热心人,这几年办了个鞋厂,辛辛苦苦赚了些钱,首先就想到给乡下的小学捐些钱。不过钱不多,陈老实把包里的两万块钱交给校长的时候,只说给学校里买些新桌椅什么的,不要委屈了孩子。临走,一再叮嘱校长不要跟外面说了,一些小小意思罢了。可是第二天,就有记者扛着摄影枪采访来了。一转身,陈老实就成了“饮水思源,富不忘本”的典型。
这下热闹了,先是一些好些年都不走动了的亲戚上门了,儿子上学交不了学费啊,闺女生病没钱抓药啊。要的钱不多,可缠人,陈老实一连三天都没能脱身去厂里。
接下来,县妇联的来了,说妇女儿童都是要受保护的呢,你现在关心了儿童,可也不能忘了支持我们妇女。陈老实听了想,我那婆娘那天听说我捐了钱,撒起泼来差点抓坏了我的脸呢,还要保护什么妇女。可别人一看他犹豫,当时就拉下了脸:陈同志,您要是不愿意给我们赞助,我们也不勉强。可您是县里的典型,您自个还得注意影响呢……没办法,陈老实只有又拿出了三万。
过两天,县老人院派人来了。陈老实摊了牌,现在手头流动资金只有几万块了,还是准备着买鞋料的预付款,老人院的钱一定给,不过要等手头松泛些……别人直接就唤了陈老板,那天你给学校两万块,还说是小小意思呢,今天……陈老实咬咬牙,又让他拿了两万,总算把别人很不高兴地送走了。
东躲西藏好几天,避过了后来的几拨人。可厂里的鞋料眼看着就没了,客户那边要鞋又催得紧。陈老实只有起了个早,趁着黑赶去县里的鞋料厂,想去跟别人商量商量,预付款能不能缓几天,先发料过来。还没等他开口呢,别人先开腔了:陈大老板,您财大气粗了,以后那预付款能不能先给多一部分?任由陈老实怎么解释,人家也不相信他没钱。说到最后,别人总算让了步——好!你那预付款还是按原来的算!
陈老实讪讪退了出来,愁眉苦脸地一路走一路想着到哪去借些钱来,今天就把鞋料运回去。旁边忽然有人过来拉住他衣角,陈老实扭头一看——是一个小乞丐,苦笑一下,正想说一声:小兄弟,我过得比你还苦呢。忽见那小兄弟两眼放光,无比兴奋地欢叫一声——陈老实!周围立刻有五六个衣着褴褛的人围了过来。
陈老实百感交集,喉头一甜,晕了过去。
摘自《文摘》http://www.wenzhai.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