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影视沙龙>>● 世界电影>>独立论坛>>单刀直入>>《群芳庭》的遗憾……

主题:《群芳庭》的遗憾……
发信人: sowen()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5-13 21:05:42), 站内信件
这里要说的是最近在广州新上映的《庭院里的女人》一片。
我直到走进电影院看到字幕的一刻,才知道这原是改编自赛珍珠的小说《群芳亭》。等到电影散场的时候,我就发现这只不过又是将一本好书沦为一个完全商业化的剧本。我便忍不住如古人一般,“噫”的一声发表起自己的遗憾来。
可以看出,演员们都很卖力,导演班子也都很认真,从选景,服装,道具都很严谨;可整个故事一改,再搬上屏幕,就变成了一个老套单调的故事——中西方文化的冲突,新思潮下两代人的冲突,旧社会下的中国传统女子追求自由的爱情……这样的情节是否觉得好象看得太多了?我十分怀疑就连导演自己也感觉这故事的乏味,因此便冠一个新名字,叫什么《庭院里的女人》,甚至在宣传的时候还不忘加上许多煽情的话语,并打起16岁以下严禁入场观看的旗子。结果引起许多人在电影院门口议论纷纷,蠢蠢欲动。其实走进去后就知道,根本就没有什么少儿不宜的镜头,唯一可以解释的就是也许16岁以下的人进去看后并不了解这故事的文化背景,会有看不懂的疑问罢了。这原本就是一个非常正经的故事,讲述了一些非常传统的人,结果这么一改,似乎与将《水浒传》改成《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嫌。依我看,这什么女人的名字起的还是不好,倒不如叫《庭院深深里的男人》更能让人产生遐想。
其次,让我们翻翻赛女士的原著。吴太太应该是一个独具风采的女性,她出身名门,祖父是总督,父亲是李鸿章的随员,丈夫是地主兼资本家,当地的首富。群芳亭是吴宅大院内吴太太以及其率领的女眷日常活动的露天凉亭,这里阴胜阳衰俨如大观园。在这里,吴太太的形象是有威望,充满机智、谋略,知书达礼,聪慧柔和,遇事果断、冷静。因此她瞧不起自己的丈夫,夫妻间并没有爱情可言。因此,她主动与丈夫分房住,并为丈夫纳妾。实质上,她是在不超越当时的道德价值取向(男人可以多妻,女人一定要坚守贞洁)的情形下,对无爱情的封建婚姻进行的对抗。她还不顾社会的议论,勇敢的邀请意大利人安德鲁来为自己的三儿子、三儿媳讲课。
可是,到了电影里……
吴太太只是一个普通平庸的富太太,和其他的肥胖无知的富太太一起游船赏光,唯一与众不同的就是她说她自己读了很多书(?)。她和她丈夫分房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她忍受不了没有爱情的性关系。结果她买给她丈夫的妾还和她儿子坠入爱河!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故事的主角似乎并不是吴太太,而是那个美国人(?)安德鲁!整出戏里,这个外国人正义,善良,慷慨,包容,勇敢,有修养;特别是到了后来,他毅然挺身而出哪砖头砸日本军,然后潇洒的倒在日本人的枪下。那一刻,才恍然大悟,感情这人是个大英雄啊!却也倒让人疑惑起来,这片到底是拍给谁看的呀。在那一刻,我竟然可以深深的感觉到这电影里前面所刻画的许多中国的传统道德行为是那样的丑陋,而外国人的思想是那样的伟大!这是导演最后希望表达的主题吗?
再者,电影里一些不太重要的不合情理也就不提太多了。例如日本军已经进村了,可是飞机还在扔炸弹等。
我并不是完全的否定导演的艺术创作,我承认,书和电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艺术表达形式;我只是觉得,在商业电影里,是否也可以给予观众一些更真诚的认同和感动呢?而不是仅仅为了票房挥舞虚假的幌子呢?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