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已关闭版区>>● 讽刺区>>五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转载] 谁为高考作弊负责?

主题:[转载] 谁为高考作弊负责?
发信人: lsailing()
整理人: lsailing(2000-07-29 13:44:41), 站内信件
【 以下文字转载自 kerphis 讨论区 】
【 原文由
 kerphis 所发表 】
 网友 fair99 说 发表时间 2000年07月13日 21时18分06秒于SINA
=================================
高考作弊由来已久。制度的缺陷一直在鼓励、诱导作弊的发生。 
这是我两年前写给教育部长的一封信,但这有什么用呢? 


尊敬的部长: 

谢谢您能够拆阅这封信。 

请原谅我写这封信用了匿名,这并非我没有足够的勇气,而是因为这关系到我母
校的声誉、我的师弟师妹们的命运。我不希望我的母校蒙受耻辱,因为她毕竟曾
经培养过我许多年;但为了我的师弟师妹们,我不得不将这些事实坦言相告。 


今年春节,我回到了我别了多年的母校,x省一所省级重点中学。在和一些朋友的
言谈中,我了解了一些令人震惊的事实: 

“一个女生,在高考时考卷被人强行拿走传抄,等她找回考卷时,已经没有够的
时间做完考卷。这位女生学习成绩非常好,考试经常排名年级第一,按常规本可
以考上北大的,却因此名落孙山,她不得不再读一年,她来自农村,家里很穷…
…” 

“一位男生,按平时成绩,他足可上清华,但高考时他必须照顾旁边的一位“衙
内”,结果因为几分之差落入二流院校,而该“衙内”竟“考”上了一所重点大
学……” 

我的震惊倒让我的朋友们吃了惊,因为“高考作弊”在当地已成为人人皆知秘密
,大家已经习以为常了。事实上,很多年前,这个地区考试是相当严谨正规的,
舞弊之风作俑于邻市,这种对提高考分和升学率行之有效而又查无实据的不传之
秘渐渐风行开来,起初是考试纪律放松,后来渐成为有组织、有目的的安排: 


1. 考生座位的安排。这里边是有一些讲究的,得下一番工夫。全市所有考生的
学习成绩已了然于胸,首先为市领导、各要害机关和学校教师的少爷小姐们安排
学习成绩列前茅者陪伴,以显示“近水楼台先得月”;再者学习成绩较好者撒播
于各考场,以利于“阳光普照”。有一年市委书记的公子高考,竟专设了一个特
别考场,由得力的学生和老师护驾,此考场在离主考场老远的一个山坳里,据说
连省里派下来的督考也不知道有这么一个考场。 

2. 考前准备活动。此时,每个考生对所在考场有哪些考生,左邻右舍是谁,各
科学习成绩怎样都一目了然了。平时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这时候各种应酬已忙不过
来了。首先面对的是敬爱的老师,老师背后是深不可测的关系,老师培养你这么
多年,帮帮忙是应该的,花百来块钱下一次馆子,就能把事情打点得漂漂亮亮的
;没有这层关系的会直截了当地找到你,“抄一门给你一千元!” 这些是很文明
的做法,但也有人告诉你,“你不给抄,找人废了你!” 谁愿意缺胳膊少腿上大
学呢?可怜的孩子们,还没进考场,已经心惊肉跳了。 

3. 考试。现在考试用的是AB卷,对于标准化试题,AB卷选项次序不同。对每个
考生,前后左右直线方向的考卷不一致,而斜向考卷是一致的,这主要是为了对
付考场中的“千里眼”,有些学生学习不咋地,而眼神出奇地好,一眼瞟过去,
答案竟了然于心。但在考场上AB卷已经不起任何作用了。固然可以找到同类的考
卷一路抄过去,只是需把手伸得长一点而已;实在不便,左邻右舍的考卷可以拿
过来,仔细核对了选项再抄,不过要稍稍费点事。非标准化试题呢?这也不难,
现在有一种银行用的复写纸,外观与一般白纸无异,垫在考卷下,做题时答案也
随之复写下来,一式五六份,可广为散发,广为传抄,无须额外费力。倘若不从
,有办法对付你,在桌子上嘎吱嘎吱划出声响,搅得你心神不宁,或者揪你的衣
服,踹你的桌子和椅子;报告监考老师,老师会语重心长地告诉你,“要互相帮
助,顾全大局嘛!” 


4. 监考。省里派来的督考在各个考场间巡视。远远地看见督考走过来了,监考
老师递个眼色,或咳嗽一声,考场里立刻秩序井然;待督考走远,监考老师递个
眼色,考场又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监考是用来监上面派来的人,而不是监学
生的。至此,督考们已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找不着北了。 

这真象一组黑色幽默,但我怎么也笑不起来。我唯一的感觉是悲愤,为我曾引以
为荣的母校,为我那些勤奋苦学的师弟师妹们以及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父母而
感到悲愤。 

我不知道这种状况持续多少年了,为了弄明白其中的奥妙,我们不妨考察参与作
弊的方方面面: 

1. 受害者。这些都是勤奋刻苦,成绩优秀的学生。他们面对的是老师的面子、
考试中的骚扰、乃至人身安全的威胁。学习成绩越好,越成为众矢之的,受影响
越大,这些年平时考试成绩居前列者纷纷落马便是证明。有些学生为了在将来的
高考中不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不得不在平时的考试中“韬光养晦”。 

2. 受益者。这些当然是地方要员的子弟,有些教师的子弟也顺便沾了不少光。
 

3. 第三者。地方要员们对此是深表欢迎的,孩子虽然不学无术,但上大学却尽
在掌握之中,倘若愿意,弄个北大数学系也不成问题,找几个高手,“博采众长
”就行了;只不过他们还有些自知之明,暂时还不敢拿北大来练手。地方教育主
管对此是默许的,这样可以提高升学率,事半功倍;而且别的地方都这么干,你
不干也身不由己呀。学校领导对此也是深表赞同的,每年有哪些要员的子弟参加
高考学校是心知肚明的,找些学习成绩优异者作为“厚礼”奉上,这顺水人情此
时不做更待何时?如今此重点中学的校长是地方大员们的座上宾,在当地享有崇
高的威望,由此可见一斑。至于老师们,虽然桃李满天下,但对自己的孩子却有
无计可施者,顺便沾光也是很不错的吧? 

更为可悲的是,这种风气已严重侵蚀着校园,侵蚀着学风,学生和老师的道德。
很多学生把上大学不寄托在刻苦学习上,而是准备在高考时一抄了之; 而老师们
也公然教导“高考的时候你们要是能抄,算你们的本事!” ;考试前老师的叮嘱
居然是作弊经验的交流,如何如何才能不至于漏出破绽! 

事情已经发生,义愤填膺已无济于事了。理性地分析,世风日下固然是一个因素
,但根本原因在于考试和录取制度所固有的缺陷: 

1. 录取。高考的判卷、划线和录取是以省为单位进行的,由于各省在教学水平
、人口等诸多方面的差异,高招名额在各省之间有一个平衡分配,而对某一省,
高招名额是相对固定的。这些名额在省内各地区之间分配,择优录取,如果某一
地区考试成绩好,录取名额就多,反之则少。各地区为了使本地学生有好的成绩
,占取更多的名额,为了本地区在教学上的“政绩”,不惜以身试法,放松考试
纪律,甚至有组织地作弊。 

2. 监考制度。现在高考的监考老师都是本地教师,由各地区自行安排,这实际
上是“自己监考自己”,考试的严肃公正能否保证可想而知。尽管有省里下派的
督考,但督考很有限,不可能老在一个考场蹲着;督考一走,考场里又别是一番
景象。 

由此可见,录取中的“地方保护主义”利用了考试制度的缺陷使作弊之风愈演愈
烈。过去各地区通过狠抓教学来提高升学率,现在发现了事半功倍的“捷径”,
在大家都如此这般的情况下,谁不作弊谁吃亏;此风一起,竟成攀比之势,欲罢
不能了。 

据我所知,现在录取已与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我记得多年前,为了躲避众多的
说客,录取现场不得不搬到深山之中的疗养院;尽管如此,仍有人蜂拥而至,把
个疗养胜地弄成个大集贸市场。现在进步多了,在闹市中找个宾馆封闭起来,仅
极少人持特别通行证可出入,录取现场比原来安静多了。99年要在某些省试行网
上录取。这些办法都是不错的,但我们的地方大员们在自己的手掌下就把档案、
高考成绩做得漂漂亮亮的了,早已免去了到录取现场说情的烦恼。试想,前提已
经不可靠,无论逻辑上演绎得多么完美,结果能可靠吗? 

X省如此,别的地方呢?我不敢想下去。这几年屡屡曝光的冒名顶替上大学的事件
和这相比已经黯然失色了。在很多地方,作弊已严重侵蚀着中国的人才教育选拔
体制,侵蚀着学校、教师和学生们的灵魂,侵蚀着国家的未来。尽管过去在考试
中有一些改革,如试行AB卷、考官临场随机抽签制等等,但这并未触及到考试制
度的症结和根本。一个严谨、完备的监考制度迫在眉睫,而这似乎并非难事: 


1. 监考资格。改变过去本地区教师监考“自己监考自己”的做法,改为跨地区
监考,采用轮换方式:A地区监考B地区,B地区监考C地区,C地区监考D地区……
等等。每年随机变化,打破监考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以江苏省为例,可以这
样做:扬州市监考无锡市,无锡市监考苏州市,苏州市监考连云港市……。每个
考场设两名监考,监考持证上岗,其职责是核查每个考生的考试资格,维持公平
公正的考试环境,对临时事件如作弊、考生病倒等进行处理。每个考场还应有一
位本地教师协助工作。 

2. 督考。由省向各地区直派监察员,以安排和监督考试的实施。督考在各考场
巡视,监督考场秩序,检查各考场监考的资格,抽查考生的考试资格等等。 

3. 对督考、监考的衣食住行采取严密的安全措施。除必要的工作外,考试期间
,监考、督考对外界应有严格的回避制度。某年省里下派的督考受到了当地的盛
情款待,每到中午必酒酣耳热,沉沉睡去,于是下午的考试就放羊了。 

以上只是参考意见,其操作成本是完全可接受的。我希望有关专家能尽快制定一
套可操作的、严谨的考试制度,在巡监、监考和本地老师之间有一种有效的权力
制衡机制。我希望考试的公正建立在严谨的制度之上,而不是建立在监考官的思
想觉悟之上。一个不严谨的制度会诱使一个善良的人犯罪。 


我信封上的地址是随手写上去的,也许并没有这个地址,也许有这个地址但不是
我的地址。我很遗憾我只能用匿名,因为我写这封信的目的并非想追究过去曾经
参与作弊的人;一旦追究,受害者只能是那些可怜的孩子。我只希望完备的考试
制度能很快出台,我的母校干干净净地进入99年高考,我那些贫苦而勤奋的师弟
师妹们能有一个公平的环境。 

我代表千千万万的孩子谢谢您。 


--
============
我只喝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
============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61.157.6.41]
--
※ 转载:.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mcns2-docsis142.sb.s]
--
※ 转载:.网易 BBS bbs.netease.com.[FROM: 202.103.175.130]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