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laiqurufeng(來去如風)
整理人: williamlong(2001-11-21 20:51:51), 站内信件
|
《一场事先宣扬的黑客事件》
2001年05月01日17:55:55 天极网 杨子·YESKY
关于“中美黑客大战”的消息这几天来一直是不少媒体的热门话题,五一放假期间,中国黑客将对美国来一次大规模攻击的消息更是不绝于耳。据一些媒体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负责网络犯罪的下设机构“美国国家基础设施保护中心”发布紧急通知:“中国黑客正讨论增强4月30日至5月7日期间网络攻击的力度的事。这段时间里,中国有两个重要节日--国际劳动节和青年节;5月7日则是中国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炸事件的两周年纪念日。”类似的消息充满了国内部分媒体的显著位置。
有消息说,一些曾经参与过多起攻击日本,台湾等地网站黑客们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来迎接这一次大规模的互相攻击行动。看来一起有事前宣传准备的黑客事件正在发生,一场好戏正在上演……
有黑客高手参加吗?
一向以来,黑客们攻击其他网站都是“悄悄地进村、打枪地不要”,这次却提前大肆宣传,让人觉得非常奇怪。
为此,记者专程采访了国内几个主要黑客组织的领军人物,他们均表示对此事不做任何评价,也不参与此事。中国鹰派核心人物皮鲁表示:打算趁这段时间接着学习技术,不参与此次行动。在去年攻击日本一事中的核心人物之一Badboy表示他个人将不参与此次行动。著名的绿色兵团站长Goodwell也宣称不会参与此事件。一些比较知名的黑客也将不参加此次行动。
一位业界资深专家在谈到此次的黑客事件时表示,他希望这件事能很快淡化:“美国方面的黑客的技术很低下……关心黑客攻击了多少网站的这个数字也毫无意义。因为就是一些网站自身的安全意识上有问题,才让那些技术低下的黑客得手的。”一位圈子里的资深人士甚至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告诉笔者:“这只是在闹着玩玩而已。”在这次黑客事件中,美方参与攻击的主要黑客是PoizonB0x、pr0phet、SilverLords等人。但是据美国媒体报道,他们的攻击技术并不高明,而且PoizonB0x等人攻击的原因也并不带政治色彩,因为早在今年3月份,中美撞机事件前他们已经攻击了中国的一些站点。
媒体到底做了什么?
也许这一次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红客们”的攻击行为,反而是全程报道攻击事件的媒体们。“中国黑客发动网络卫国战,美国拉响警报”、“中美黑客大战谁来保卫我们信息安全”、“中科院安全专家提醒国内网站防范美国黑客”……媒体上的这些大字标题似乎表明了中美两国信息战一触即发。早在这次攻击还未发生之前,我们就能看见对这次事件极尽宣传之能的报道。但当我们了解越多,越发现这些浓浓的硝烟味中却有更多的怪味。由于现在黑客的普遍低龄化,很难说这些新闻报道对这次的“黑客大战”起了什么良性作用。
在一个为黑客们所广泛推崇的《黑客守则》中,有一条相当严格的定律:“千万不要在BBS上谈论你Hack的任何事情。”而如今我们国内的“爱国红客”们,不但在BBS上四处宣扬自己的辉煌战绩,还热衷于和新闻媒体们保持不间断的联系。一位资深的IT记者感叹道:“两年前采访中国黑客的时候,真的是千难万难,费尽心机也挖不出什么东西。到去年,采访就可以随意弄到黑客们攻击全过程的很多信息了,而如今有些“黑客”会主动上门来问你所在的媒体稿费标准,钱多的话你想要什么有什么。”记者在对信息安全国家重点研究室的一位专家采访时,他认为:这次的攻击并非一些媒体所说的那样,是因为某一个特定的事件才开始了相互的攻击的,在此以前中美黑客就互有一些攻击,只不过是规模要小一些,攻击的网站也相对来说比较少。一些媒体出于种种目的找准了这个机会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本身就是违法行为的攻击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的信息安全机制正在制定在“中美黑客大战”越炒越热的同时,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则在北京组织了“中国信息安全产品现状调查”大会,传闻中这个大会是为制定中国未来的信息安全战略而开。据说几乎所有体制内信息安全专家都参加了,专家们对此次所谓“中美黑客大战”都不愿提及,当记者向几位专家询问对此事的看法时,他们大多表示不知情,或不感兴趣。
这个会议上,国家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与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办公室的吕教授认为:一、国家相关管理层已经意识到信息安全的投入的必要性,因为一旦出现问题后的损失是要比投入要大很多的;二、国内在信息安全上存在隐患的网站不计其数,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是要和网络安全紧紧向结合的;三、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相关法规尚不尽完善,有待及时跟上信息产业的发展。四、电子政务的开展如果不配合信息安全产业的发展,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信息安全国家重点研究室的专家告诉记者:计算机应急服务与事件共享机制是世界上通行的安全措施。这种机制现在开始筹建,其中我们实验室同国信安办合作,负责一部分。这是我国的一项重大举措,意义非凡,该机制一旦建成,将有效地防止国内外黑客的进攻,并促进对安全事件的紧急相应,对学术研究也很有帮助。
但是必须承认的是,由于黑客行为的大众参与性,才使得国外的黑客技术发展得如此快。而且“红客”们此次行动将会唤起越来越多的国人关注信息安全,具有提前释放信息安全压力的正面作用。这次“黑客大战”到底结局如何,请大家拭目以待。
---- 來也瘋,去也瘋
<img src="http://uh1.gz.163.com photo?name=laiqurufeng" width=182 height=10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