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koogen(无香)
整理人: highpoint(2001-05-04 14:04:52), 站内信件
|
旧贴了,都没写完,既然挖同志不嫌弃,所以偶厚着脸皮发发:)
滇西北行记之 小嘴吃四方 [作者:koogen 无香]
(一)
未走前,领导月儿就嘱咐我,记得写篇游记。这可苦了我。近来一向思绪钝重又迟迟疑疑,落笔无疑又扯上些风花雪月,直叫自己都生厌。于是今儿决定改邪归正,说些踏踏实实的东东。
古话云:饮食男女;吃喝嫖赌。不管是前面的真言还是后者的贬语,反正吃喝二字是天底下的老大。这样说来浪漫反而是其次的事情,算是上层建筑。没有面包何来的浪漫?所以说,吃喝是浪漫的前提,浪漫是吃喝的发展,吃喝为浪漫打下基石,浪漫为吃喝开辟道路。这就是无香关于唯物主义吃喝浪漫辨证观的精辟阐述!(话外音:对不起各位,无香还未从年初政治考试的噩梦中恢复过来。)
不过各位不要会错意,这里说的吃可不是什么大餐大食。因为无香基本算是无产阶级,所以吃的也只够吃些小吃杂嘴的玩意。
先说昆明吧。昆明是我去的第一站,说到昆明自然少不了说过桥米线,这算是云南一大特色食品。走之前,我在网上做足了功课,查找旅游资料,凡提到吃的,没有不提振兴饭店的过桥米线的,只读得我简直嗓子痒痒,饥渴难耐。于是到昆明的当天我就按址寻了去。
也许是期待值太高,吃时倒觉得不过尔尔。初吃时,总觉得味淡了,死命往汤里加了许多盐,结果等倒进去的配料调味也入汤后整碗又咸了,总之觉得味道不过瘾,好象还没长沙的肉丝米粉来得好吃。而且因为是一大海碗的,吃得死撑死撑。对胃口不大的女生而言,绝对是两人的分量。
其实,过桥米线在云南算是一种正餐,我猜。因此清早饭店反而没有供应。早上唱主角的是一种叫洱丝的食物。大概类似于米粉,是米做的。我在昆明汽车站附近的小店里吃过一碗,粗粗白白的,实心的,非常有韧劲,嚼在嘴里没啥味道,吃洱丝好吃的地方在它的汤汁,加一点肉浓浓的,可以调和粉条的淡味,是早上饱肚的好食物。
在昆明汽车站附近,早上还有种街头小吃比较特别。那就是米糕。厚厚的大约10厘米高,外面盖着纱布,卖时掀开盖头布,用纱线看分量切割下来。分白的和黄的两种。白色米糕别地也曾见过吃过,奇的是黄色的那种,那是土黄土黄的颜色,一问是荞麦做的,好奇买了小块嚼嚼,未料居然是苦的!第一口下去感觉竟象中药!可卖糕的老板说因为这种荞麦米糕是清凉润嗓的,所以反而比白色米糕贵。有机会,去昆明的朋友可以去尝尝,但切记那玩意不能吃多,味道难吃无比,一二两足已。
---- 一半儿江声一半儿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