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山城故事>>★ 茶余饭后龙门阵 ☆〖网友个人文集〗★>>lkem(零度心情)>>海棠烟雨

主题:海棠烟雨
发信人: lkem(绝对零度)
整理人: lkem(2001-05-02 18:48:05), 站内信件
    童年时,我家在海棠溪边的一幢“吊脚楼”上,那里视野开阔,西北望去,不远就是溪口那座年代颇有些古老的大石桥,越过桥面可看见城内最高的那座楼。海棠溪水清沙细,时见游鱼,虽已不见海棠的芳踪,景与名还算是和谐的。记得在五六岁时,一个夏天的黄昏,有位长辈带着我溯溪而上,到柏子桥去洗了个凉水澡。柏子桥一带很清幽。此后我有时就独自去玩水。柏子桥再往前,溪分两路,这里溪流渐陡,山涧多螃蟹,捉螃蟹我可是既爱又怕。那些吞吐着水泡的石头缝,刚刚插得进手指,心痒痒的要伸手指去探,又害怕被夹着痛。
  夏日里,我常在吊脚楼简陋的木走廊上远望那座大石桥,人矮,下巴几乎就搁在栏杆上,看江水又涨了多少,也就是那拱圆的桥洞又被水封了多少。看桥洞由最初的宫门形状,而半圆,而月牙,而消失,小渔船的航路断了。水更大,则又可见小渔船在桥内外往来自如的情景,是从桥面上划过的,这景象要几年才有一次。我有个远房的曾祖,我喊“五祖祖”的,便是渔翁。那年洪水,他老人家将小船直划到吊脚楼下,几乎就可以从船上将鱼递给我的那情景,还历历在目。
  冬春两季,走出海棠溪,在叫“莲花凼”的地方,有“降落伞鱼”(我想现在该叫它水母)。它很美,有红黄绿等多种颜色,且透明;很小,大小只在小指头和大拇指头之间;很奇异,挑起像一点“痰”,入水即一张一合,轻盈来去;还妙在可以将它一分为二,放进水里,各自又长好了。养在玻璃瓶中,较金鱼之类更觉可爱。它在我的记忆中可算是朦胧美和“凄美”的化身。
  儿时印象中顶可爱后来似乎消失了的小动物还有“地鼓牛”,它体形较甲虫略小,退着走,它也正是靠“退着走”这一点吸引孩子们。当时我就经常在吊脚楼脚下的灰土中拨弄它。但我后来就再也没有看见过地鼓牛了。
  春末夏初,菜地里的白蝴蝶翩翩飞舞,也算海棠溪边一大景观。想来当时还不兴施农药。在吊脚楼视野范围的菜地里有露天茅坑二三处,每天清晨,那里便有些白花花的东西——屁股——围成了二三个半圆,虽遥望也很醒目。记此虽不甚雅,却多少可以看到本地民俗的变迁。
  我们那里有名的一景之一是海棠烟雨。对于“烟雨”我只有一两句话可说:比“海棠溪”还更有诗意的地名“烟雨坡”,就在我家吊脚楼对面,溪的彼岸,不过一里,远远望去,是树影和楼影。但是整个童年我都未到那里去过。近在咫尺,又在游历之外,这就是那种“烟雨茫茫”的境界吧?                                          


----
你,诚。 


  山城故事, 流芳百世。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