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DVD/VCD>>№5 自由讲场>>foxj专题>>发烧音效画质解析--鬼入侵The Haunting (转)

主题:发烧音效画质解析--鬼入侵The Haunting (转)
发信人: foxj()
整理人: dyldm(2002-04-06 09:18:40), 站内信件
劉漢盛 

「鬼入侵」(The Haunting)這部影片是一部嚴苛的測試片,同時也是一部相當精彩的鬼片。更有甚者,它是目前我所知唯一二部真正加了後環繞聲道(THX Surround EX)的影片。另一部則為Austin Powers: The Spy Who Shagged Me。不過這二部影片在DVD包裝盒上並沒有註明THX Surround EX音效。為什麼不註明?老實說我不知道。 
到底「鬼入侵」的音效與畫質是怎麼難以表現呢?等您看到看到下文就會知道。我想先說的是,DVD推出這三年來,混音師對於5.1聲道的掌握越來越熟練,音效好的影片也越來越多,幾乎已經到了音效不好才怪的地步(指新片而言)。可是,在畫質上卻仍然沒有長足的進步,要在諸多片子中挑選畫質優秀者要比挑音效還難上幾倍。為什麼會這樣呢?拍片時攝影的優劣本來就是問題之一,把影片經由過帶機(Telecine)轉化為Video訊號過程時的劣化也是問題之一。除了少數敬業精神夠的過帶工作人員之外,許多工作人員認為即使過帶過得再好,目前大部份的NTSC系統也無法顯出真正的畫質,這也是問題之一。 
事實上,大部份工作人員還把觀念停留在直視型電視的小螢幕上,沒有考慮到許多AV迷早已架設好100吋的大銀幕,就等著更多傑出畫質的影片。在這方面,所有AV迷都有責任來推促視訊工業界把整個畫質提昇,這樣才能迎接未來的HDTV時代。 
「鬼入侵」可說到處充滿高難度的測試片段。不過,如果單要測試顯像器的畫質表現與5.1聲道音效,您只要測試以下幾個重點就夠了:先說音效,第一個音響測試點是在30分20秒處。當醫生與大家坐著談古屋的歷史時,火爐突然爆出啪的一聲。這「啪的一聲」要快速且強烈得會讓您嚇一跳才對,就好像真的一樣。假若您覺得那啪的一聲離您很遠,或沒有真實得讓您嚇一跳,那就表示音響系統的速度與暫態反應還不夠好。 
第二個音響測試點是當Eleanor睡覺時突然聽到隔壁有小聲幾聲敲牆壁聲(38分08秒),她直覺以為是母親又再敲牆叫她。那幾聲敲牆壁聲的位置要在右側牆的靠近中段位置,而且要有相當遠的空間感才對。假若您所聽到的敲牆聲位置在靠近前聲道處(一般表現多是如此),或者聽起來沒有大空間的回響,那都是不對的。這代表您的環繞效果還不夠好。 
第三個音響測試點是在敲牆壁聲之後,突然而至的強烈重物落地衝擊聲。那個聲音也要強到嚇您一跳,好像旁邊不遠處就有很大很重的東西從高處掉下來般,連地板都會震動。如果您只聽到有強烈的一團低頻聲,但是沒有感受到重物落地的堅實質感,以及重物撞擊地面時地板的震動,那就表示低頻的控制力與衝擊性都還不夠。 
在畫質測試點方面,第一個畫質測試點就在影片一開始鏡頭從清晨霧中的森林帶到古屋這一段。如果沒有比較,您會以為霧中本來就看不清樹,古屋也模模糊糊。事實上,霧中還有很清楚的層次,能夠把樹林看出來,古屋也不是那麼模糊。通常液晶投影機在這個地方就無法表現了,因為液晶對於黑的層次無法再生得那麼好。調整得當的CRT顯像器應該沒有問題,灰階表現不佳的CRT顯像器依然會有問題。 
第二個畫質測試點在女管家帶領Eleanor上樓時(13分05秒),請注意那樓梯的光影是否在浮動?正確狀況是樓梯光影應該穩定不動的。樓梯光影會飄動的原因是您的DVD光碟機與顯像器的畫面比例沒有正確對應。由於這部片子有Anamorphic處理,所以DVD光碟機的內部畫面比例設定要選16:9(不能選Letterbox),顯像器也要選16:9(許多顯像器是無法選擇的),這樣才能完全對應,畫面的安定性才是最好的。假若畫面比例已經正確對應,但是樓梯光影還會飄動,那就是先天NTSC系統水平掃描線對垂直移動鏡頭的「錯網」效應。此時如果有優質的倍頻器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個畫質測試點放在Theo身上的衣服上。您能夠很清楚的看出Theo衣服的布料質感以及花紋色彩嗎?如果能,那麼古屋裡所有的陰暗場景您也都能夠看出那些物體有光澤,質感很真實,色彩濃重而多變化。假若連Theo身上的衣服都看不清楚,這部影片就會跟「酷斯拉」或「駭客任務」般,成為顯像器的夢魘。 
以上三個音效測試點與畫質測試點如果都能通過,您可以不必往下看了,下面的「AV二十要」逐項解析只是備而無用而已。假若以上的那些測試點您都無法通過,不要氣餒,「AV二十要」的其他測試說不定您還可以通過。在此我要強調,我的這種寫法並非要刻意貶低那些無法正確表現的音響系統或顯像器,而是要告訴讀者們您應該可以達到這樣的效果才對。如果目前無法達到,您也已經知道問題出在那裡,以後器材升級或調整時可以作為借鏡。 
或許您要懷疑,難道我所寫的都是正確的嗎?到底我是憑什麼寫出這些測試要求呢?我認為我所寫出來的要求並不是最高標準,一定還有人看到、聽到比我更好的效果,我認為我所寫出來的效果只不過是最低的基礎線而已。至於我憑什麼寫出這些測試點?因為我自己有Barco 808 Data三槍投影機,有Pioneer Elite Pro 100三槍內投影機,以及Proton 34吋直視型電視。此外我以雜誌社所看所聽的各種器材做檢驗,所以能夠抓出能與不能的測試點。至於音效方面,我自己也有二套完全不同的器材。一套是Lexicon MC-1配Proceed Amp 5配Mirage喇叭系統;另一套是Denon A1D配Spendor/B&W THX系統。有這些不同的器材,所以我才能夠掌握音效應該有的表現。 

「AV二十要」音效表現: 

對白真實度 
對白的堂音長短製造得很好,,鏡頭接近演員時,對白幾乎沒有堂音延長,鏡頭拉遠,談話的堂音就長了。當演員走在長廊或大廳裡,講話的聲音也具有真實的空間回音,這些都顯示出對白音效具有很好的真實感。 

環繞包圍感 
在敲牆撞門聲之後,隔壁的打招呼聲以及Theo走過去開門時的腳步聲都顯出很好的環繞包圍感。其實最好的環繞包圍感就是無所不在的神秘低頻低吼聲,假若您的低頻表現不夠厚不夠低沈,就會缺乏被神秘聲音包圍的感覺。 

上方音場表現 
醫生要爬鐵梯上去救Eleanor那場戲裡就有許多上方音場的表現(80分40秒)。如果上方音場沒有出現,就表示前聲道與環繞聲道的連結不夠好,您可以嘗試把環繞聲道的音量增加一點。 

結像力 
當Eleanor嘗試打開一扇金黃色門時,突然門化做拳頭打出來(68分26秒),那一聲音效就有很好的結像力。而她拿一個盒子砸窗戶(75分48秒)時,窗戶破碎的聲音也有很好的結像力。同樣的,許多的低頻重擊聲也呈現出很好的結像力。 

移動感 
當劇中人在開門時,您應該可以聽到門板緩緩移動的聲音移動感。當演員在室內走動時,您也可以聽到很好的聲音移動效果。甚至您還可以聽到許多令人緊張的低沈嗥叫聲也有移動效果。 

定位感 
這種音效經常出現,很容易表現。例如醫生拔瓶拴倒酒聲,放下酒瓶聲就有很好的定位感。其他許多配合著動作的聲音定位感都非常好,這些都已經沒什麼好說的。 

速度感 
當醫生為大家在介紹古屋的背景(30分20秒)時,火爐中突然啪的一聲音效很強烈,速度感非常快,您要被嚇一跳才對。假若這個啪聲軟軟沒有衝擊力,速度很慢,那就不對。接著琴弦斷掉打在醫生女助理臉上,那種速度感也很快。 

低頻控制力與衝擊性 
恐怖片的低頻音效幾乎就是靈魂,本片也是如此,低頻的沈重衝擊到處都是。比較精彩的是當Eleanor聽到隔壁有敲牆聲醒來時(38分08秒),敲牆聲之後有一個很強烈的撞擊地面聲。您應該感覺真的有重物猛烈撞擊地板才對。如果沒有重物撞地的震撼效果,那就表示超低音的效果不夠好。再來38分55秒之後的幾次撞門聲也很強烈。當Eleanor在逃時(76分01秒與76分40秒)時,重物撞地般的低頻撞擊聲也是如此,這些重擊聲都會讓地板震動。 

空間感 
由於整部影片幾乎都在大屋中拍攝,所以殘響長,空間感很好。隨便一個開門關門、或走路都會引起很好的空間感。如果您沒感覺像處於十幾公尺高的建築中,那就表示空間感不夠好。如果關門聲沒有大空間的回響,那當然也不對。 

細節表現 
風聲、神秘聲音低吼聲、開門關門聲以及配樂聲讓整部影片中充滿聲音的細節,尤其是配樂。本片的配樂不僅在製造緊張氣氛而已,我認為音樂本身就很好聽,而且音樂中有許多細節,您應該感受到這些細節之美。 


AV二十要畫質表現: 

膚色表現 
每位演員的膚色都化妝得很自然,假若您覺得膚色過紅、過白、沒有血色、或好像有化妝不均勻的色塊感覺都不對。當然,您會其中最漂亮的膚色應該是在Catherine Zeta-Jones臉上,其實Eleanor的膚色也很漂亮。 

色彩飽和度 
影片開始Eleanor公寓外的綠樹色彩很鮮豔飽和。古屋裡地板、地毯的色彩很飽和。Theo的衣服色彩很飽和。古屋大廳、房間裡的所有色彩都很飽和。這些飽和已經可以說是濃厚,假若顯像器沒有很好的暗部層次表現,恐怕就要濃成一團,看不出色彩的美處了。 

色彩豐富性 
古屋裡到處都有豐富的色彩,包括一扇門都有很豐富的色彩。就算是荒廢的溫室中也有很豐富的色彩表現。當然,大部份的色彩都是暗調子的,因此如果顯像器亮度不夠,色彩的豐富性就看不出來。但是,如果亮度很高(例如液晶),但是色彩表現不夠飽和,豐富的色彩也表現不出美感。 

畫面鮮銳度 
除了影片一開始鏡頭把Eleanor公寓帶出來這段有很鮮明的色彩與畫面鮮銳度、以及Eleanor駕車到古屋前那小段之外,幾乎少有鮮銳的畫面。我建議您看Special Features裡面的「Behind the Scenes Feature」,那裡面的影像比原片還鮮銳,您比較容易可以看出片中布景該有的色彩。 

畫面細緻感 
本片有Anamorphic橫向擠壓處理,如果您有夠好的顯像器,就會發現畫面非常細緻。假若您的DVD光碟機與顯像器的畫面比例選錯而沒有正確對應的話,不僅影像比例不對,畫面的粒子也會變得比較粗。 

物體質感 
古屋中的擺飾、壁飾、雕像等物體的表面有光澤嗎?房間大門的雕飾看得清楚嗎?39分35秒當有怪東西撞擊房門時,那房門的質感看起來如何?大長餐桌與餐椅的布料質感看得清楚嗎?這些都是物體質感的表現。糊成一團嗎,灰黑成一團嗎?那都不對。 

解像度 
3分5秒時,小孩臉上的雀斑看得清楚嗎?如果連雀斑都看不清楚,那就有問題了。5分10 秒時報紙上的字看得多清楚?大字的邊緣圓順嗎?小字當然看不清楚,不過字型應該不至於糊成一團。39分30秒Theo與Eleanor因為冷而吐白氣,那白氣看得多清楚?要很清楚才對。 

暗部層次 
影片一開始霧中的樹看得清楚嗎?如果樹與霧黑成一團,那就麻煩了。古屋看得清楚嗎?古屋內的各種裝飾看得真切嗎?如果清楚色彩又濃重,那就對了。Catherine Zeta-Jones所穿的深色衣服花色看得清楚嗎?35分30秒當Eleanor要睡覺前環顧房間四處時,鏡頭帶到的物體有光澤嗎?看得清楚嗎?。總之,類似這樣的暗部層次考驗實在太多了。 

景深層次感 
本片場景幾乎都在古屋內拍攝,所以景深層次感沒有多大表現空間。 

畫面安定性 
13分5秒Eleanor與女管家步上樓梯時,那樓梯光影會飄嗎?假若會飄,可能是您的顯像器畫面沒有或無法選16:9,DVD光碟機內部也沒有選16:9,無法與Anamorphic做最佳對應。最好的表現應該樓梯的光影不會飄動才對。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