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yadv(菜鸟组:冲天)
整理人: cyadv(2001-04-29 00:34:28), 站内信件
|
[经典诗歌]赏析(1)
为了提高大家的欣赏和写作水平,本人特摘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经典诗与诗评,供大家参考,还请高手多多指点。
《车上》
——徐志摩
这一车上有各等的年岁,各色的人:
有出须的,有奶孩,有青年,有商,有兵;
也各有各的姿势:傍着的,躺着的,
张眼的,闭眼的,向窗外黑暗望着的。
车轮在铁轨上碾出重复的繁响,
天上没有星点,一路不见一些灯亮;
只有车灯的幽辉照出乘客们的脸,
他们老的少的,一致声诉旅程的疲倦。
这时候忽然从最幽暗的一角发出
歌声:像是山泉,像是晓鸟,甜蜜,清越,
又像是荒漠里点起了通天的明燎,
它那正直的金焰投射到遥远的山坳。
她是一个孩子,欢欣摇开了她的歌喉;
在这冥盲的,在这昏黄的时候,
像是喷发的山泉,像是狂欢的晓鸟,
她唱,直唱得一车上满是音乐的幽妙。
旅客们一个又一个的表示着惊异,
渐渐每一个脸上来了有光辉的惊喜:
买卖的,军差的,老辈,少年,都是一样,
那吃奶的婴儿也把他的小眼睁开。
她唱,直唱得旅途上到处点上光亮,
层云里翻出玲珑的月和斗大的星。
花朵灯彩似的,在枝头竞赛着新样,
那细弱的草根也在摇曳轻快的青萤!
评语:在结构上,诗的头两节写黑暗,却以两倍的空间(后四节)来写光明,重点放在后者。在语法上,第二节重复使用否定句(“没有”“不见”),突出第三节从黑暗到光明的转变。在修辞上,双声词和叠句的使用达到强调的效果:一连五个明喻(“像是”)形容小女孩如何用她那自发的、清越嘹亮的歌声,将乘客从周遭冷漠绝望的黑暗中释放出来。原本车中的“冥盲”“幽暗”被歌声的“金焰”“明燎”所取代。最后一节写歌声不但改善了车中的气氛,连车外广阔的大自然也随之改观:从天上到地下,渺小的个人(小宇宙)可以影响整个自然(大宇宙),是对个人、人性的肯定。暗含了希望与绝望、生与死的对比,但词语略显朴素,缺乏暗喻的美感,也许和当时的年代有关。
---- 菜鸟五人组之冲天
失意时刻欢迎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