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xstang( )
整理人: txstang(2001-04-24 19:22:55), 站内信件
|
為愛與被愛---- 解讀《青鳥》 作者/ sissi
為愛的一生 ----解讀香堀(薰)
自己的父親因酗酒搞得家庭四分五裂,嫁了個男人又好賭,還被丈夫一日三餐似地虐待,幸運的是,在東京,她遇到了一個深愛她的富家子弟----綿貫廣務,他花了大把的金錢把她從苦海中拯教出來,並一起接受了她的女兒,詩織。她終于擺脫了那種整日擔驚受怕的日子,隨廣務來到清澄這個小鎮,生活在一個大宅院裏,可公公並不喜歡她,丈夫也沒有時間陪她,為了救她,丈夫成了一個負債累累的人,為了還債,他成了他父親的傀儡。當然這都不是最主要的,問題的關鍵在於,她並不愛這個救她脫離苦海的男人。她說她是一衹被關在華麗的籠子裏的鳥,終日與寂寞為伴。直到她遇到了理森......
或許是由于她不幸的遭遇,她不會有一般小女人身上的那些缺點:虛榮、拜金、猜疑、妒忌、猶豫、懦弱......。她是一個純粹的感情至上的女人。在清澄車站,那個為她粘補好涼鞋,默默遞給她毛巾的男人不僅使她感受到被關懷,更使她感受到心的寧靜。不自覺地,她把他作為她的傾訴對象。當這個感情饑渴的女人在乙女原獲得了理森的愛的回應之後,她對他的愛就更加強烈,更難以自控。她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愛情與幸福,真誠面對自己的情感,即使背負道德的譴責。她跟隨理森遠走天涯而無怨無悔。
當她的丈夫廣務出現在她和理森的面前時,她看到了廣務眼中流露出的殺機,一個是自己的愛人,一個是自己的恩人,他們當中任何一個為她而死,她的後半生都不會幸福。結果她勇敢地作出了選擇,為愛付出了生命。
未來之國的預言 ----解讀詩織
出生在一個不幸的家庭,父親從來沒有盡過他的責任,在她的心目中,就如同沒有一樣。為了擺脫這個賭博的生父,隨母親一起跟隨她新的父親來到了偏遠小鎮----清澄。她的新爸爸廣務對她不能說不好,還不時地送給她禮物,但他們溝通起來總是有些問題,他不能了解這個女兒在想些什麼。她喜歡讀童話;喜歡吹口琴;她愛看星星,還會畫星星的地圖;喜歡打躲避球。但這一切有一個人能懂,當她在車站朗讀童話時,理森知道她讀的是《佛蘭德斯的狗》,他還會跟她一起吹口琴,教她打躲避球的絕招;在看星星的夜晚,他給她講了《青鳥》中的未來之國。再也沒有哪個男人能像理森那樣了解她,不僅是有著相同的愛好,更因為他也曾經有過與她相同的命運,理森很小的時候就沒有了母親,他能夠理解一個生長在非正常家庭裏的孩子的孤獨與寂寞。
乙女原的夜晚,理森給她講了在未來之國,一對要在不同地方出生與成長的戀人,他們為了能再次相遇,要以不幸作為標志,將來你來找我的時候,看到生活得最不幸的那個人就是我。在詩織失去了母親之後,又隨廣務回到了清澄,在痛苦與寂寞中等待著在監獄服刑的理森。每天以顏色代表自己的心情,紅色表示快樂的日子,黃色表示普通的日子,藍色代表痛苦寂寞的日子。當六年後,她與理森重逢時,她告訴他全藍色的日歷和沒有願望的我是個心死的人。那個未來之國的故事竟成了詩織命運的預言。
在她的記憶裏,理森從沒有欺騙過她,盡管理森一直沒有答應要帶她完成家族旅行的願望,但她似乎確信,理森一定不會拋下她一個人的,就像當年他與母親私奔時他不曾拋棄她一樣。假釋期間的理森終于在最後一刻作出了決擇,他冒著再次入獄的危險重新踏上了開往鹿兒島的列車。在鹿兒島上,理森又講起了未來之國的那個故事,他告訴她,必須要分手的那對戀人,要以幸福作為標志,以幸福作為標志的兩個人即使不能重逢,也要比以不幸作為標志而重逢要好。帶著這樣的約定他們又一次被迫地分手。
四年後,她終于得到了她深愛的男人。找到了她幸福的歸宿。
心靈的枷鎖 ----解讀理森
幼年時哥哥為救他而死,不久母親與別的男人私奔,從此,他生活在犯罪感的陰影裏,以哥哥的理想作為自己的事業,不再有自己的追求,如片中所說是一個看了流星也不會許願的人,這是他三十四歲之前給自己的心靈套上的枷鎖。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個讀《青鳥》的小女孩詩織,她的寂寞感染了他。在一個看星星的夜晚,他們成了朋友,他給她講了《青鳥》中的未來之國,那兒有個時間老人,時間老人說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會帶一樣東西。後來女孩告訴他,她帶的東西是寂寞。他堅定地對女孩說,你帶的東西不是這個。從此,他不再是一個沒有願望的人,從此,這個男人為愛而活。當他決定帶著香堀母女一起走,要給她們帶來幸福的時候,他丟棄了他車站站員的工作帽,他幼年心靈的那副枷鎖已被詩織打開。
現實裏人們常說愛情是女人的全部,卻是男人的部分,很少有男人珍愛女人如理森一般,理森的唯一的願望就是能讓香堀母女得到幸福。當他與詩織在鹿兒島分手時,詩織曾問他:「如果不是我們母女,站長可能一輩子都是站長。」他回答說:「我不後悔,這種生活是我自己選擇的。」他在作出決定前總是持重而多慮,而作出決定之後,他會果敢而無畏,當一切困難與懲罰出現在他的面前時,他都能以平靜而坦然的心境去面對。他的目光總能讓他愛的女人感到安全。按自己喜歡的方式生存,明確地捨棄許多地位和表面上的榮耀和享受,安於簡樸、清淡、冷清的生活需要足夠的勇氣。保持自己特有的平和心態更需要堅強的神經和毅力。
當他深愛的香堀從懸崖上縱身一躍,他那顆剛獲得自由的心又一次被套上了沉重的枷鎖。所以,當廣務誣陷是他殺了香堀時,他不為自己作任何的辯白,他想用肉體的折磨換取心靈的解脫。想以失去自由的代價來化解廣務對他的仇恨。第二次入獄後,競選失敗的廣務來監獄看他:「為什麼要回到監獄,你本來是可以選擇自由的。我已向警察說明情況,詩織是自已出去旅行的,你衹是為了照顧她。」理森只是說:「是我綁架了詩織。」之所以作出這樣的選擇,衹能說明他心中的枷鎖還沒有解開,我想,這裏不再有對廣務的歉疚了,這副枷鎖應該是對香堀的愛的告別。
世俗的眼中,名譽、地位與金錢是男人實力的證明。在大多數男人心目中,女人很少能排在事業的前面。所以理森應該是一種非常態的理想。或許是天性使然,或許是因為有了幼年的不幸,造就了這麼一個女人心目中的完人。
單純的幸福是最美的 ----解讀不倫戀情
為什麼這兩段不倫戀會讓我感到凄美,片中的一句話給了我答案。在逃亡途中理森曾給詩織念了一段《青鳥》:「各種幸福的天使中,單純的幸福是最美的。」
他們踏上逃亡之旅時,除了相互之間的愛,一無所有。詩織是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被理森抱上電車的;而香堀在上車前還沉浸在愛的絕望之中,理森剛剛還告訴她,以後不再和她見面,而女兒也要離開她獨自去東京上學;理森也是在列車即將起動的一剎那才決定了要帶她們母女離開,三個人一起生活。而真正讓他下定決心帶她們一起逃亡的卻並不是他與香堀之間的愛,而是他不願讓寂寞成為詩織帶來的禮物,因為那曾經是他對詩織的承諾。
在“回憶之國”----長野的牧場,理森的母親曾勸理森回到清澄,理森卻說:「不,我要帶她們去一個能給她們帶來幸福的地方。」自紿至終理森的目的都是很單純的,很理想化的。
而香堀也是一樣,為了愛不惜任何的付出,面對艱苦的生活,她沒有任何的怨言,即使風餐露宿,即使終日勞作,直到最後付出了生命都無怨無悔。
還有詩織,當擁有了理森的愛之後,毅然放棄了綿貫家舒適的生活,努力地實現她與理森之間的承諾----以幸福作為標志去迎接重逢。當他們又一次相遇在清澄車站時,她說:「我看到你的目標了,你看到了嗎?」他們擁抱在一起,一個說:「歡迎回來」一個說:「我回家了」而車站上那兩衹總也飛不起來的鳥終于展開了翅膀,衝向自由的天空。
----
<-- 我的兩個小站 ^^
“東瀛來風”版 <-- Welcome
Oicq № 54535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