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ityconnor(城市角落)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4-30 21:15:59), 站内信件
|
WHAT A F·U·C·KING WORLD ,F·U·C·KING KILLER
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有着莫名其妙的联系.例如<喜福会>是上个学期很想看而错过了的一部电影,原来是OLIVER的作品.还有上个星期讲到关于越南电影的音乐,把<天与地>的SOUNDTRACK和<THREE SEASONS>(忘情季节)作对比,当时没有RADIOHEAD的<CREEP>在,所以没有提到<三轮车夫>.于是又在OLIVER的作品中看到,还有,关于杂志上提到的更多相关的东西,将在下一篇关于杂志的文章中提到.
正在听<NATURAL BORN KILLER>SOUNDTRACK,其中COWBOY JUNKIES的<SWEET JANE>,想起两个亡命男女在大桥上结婚的一幕,他们割破了自己的手掌,让鲜血混在一起,互相融合,鲜血滴落到桥下汹涌奔流的江水中,化成罪恶的面目狰狞的怪兽.但在桥上,女主角长长的白头巾被风吹起,如同一段纯真的记忆幽幽地飘落,下坠,消失,也许就从那条吹走的白头巾开始,她遗失了生命中最后一点美好的人性.但,我又觉得,即使她杀了那么多的人,似乎在影片中也是无法谴责的.究竟是谁的错?究竟这个血腥的世界出了什么问题?
有一些东西被扭曲了,在极致的暴力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流血与生命的摧毁.还有一些,是人为的,文明世界造成的灾难.例如无处不在,惟利是图的传媒,例如人类的自相残杀的恶行,监狱里的虐待、酷刑等等我们无法看见的阴暗,在这些东西的穿插之中,我们反而会觉得,导演似乎是在借两个不正常人的疯狂举动,反讽这个看似正常的疯狂世界中正常人内心的阴险丑恶,竭斯底里。
在没有看这部电影之前,已经久闻其名了。后来,先听到了电影的SOUNDTRACK,从头听下去,穿插了许多对白,音乐也以狂燥的HEAVY METAL、PUNK、DEATH METAL等等吵死人的摇滚为主。SOUNDTRACK的好也是坊间有口皆碑的,在纷繁吵杂的噪音之外,喜欢的是《SWEET JANE》那种幽暗流动的情绪,还有就是BOB DYLAN的那首《YOU BELONG TO ME》,因为觉得旋律很熟,很象赵咏华的那首歌《相见太晚》。于是好感因为熟悉油然而生。当然,对于今年的奥斯卡上他老人家获得的最佳电影歌曲的那首歌,或者他那把苍老沙哑的声音唱出来的许多其他歌曲,还是觉得比较难听。这是一张有意思的原声唱片,我喜欢有电影对白穿插的东西。更重要的是,这张原声唱片忠实地记录了电影由头到尾出现的音乐与许多场景。这一点与许多挂羊头卖狗肉,纯粹出于电影营销角度而找几个大牌明星唱几首歌的做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其实SOUNDTRACK就应该这样做,有枪声,有尖叫声,有人仰马嘶的现场感,有腥风血雨的味道,有温柔缠绵的低回。
大杂会,电影本来就是各种形式的大杂烩。
关于这部电影之中的暴力倾向,OLIVER·STONE的暴力美学又是可以扯出许多东西的话题。出于我肤浅的评价,这是继《疾走罗拉》之后,让我再次大开眼界的作品。那种动画的处理,黑白镜头,陈旧记录片式的划花底片效果,摇晃的手提摄像机跟随着暴动的囚犯出生入死,那些飞驰的却在半路停止的子弹,那些犹如肥皂剧一般的片头片尾字幕处理,电视机遥控换台的轻率改变,配以肥皂剧中让人哭笑不得的滑稽音乐和爆笑声。把一桩桩杀人命案稀释得举重若轻,似有若无。所有的观众,无论屏幕内外,都好象是在看戏,看好来乌制造的超级暴力,看文明世界里的人性荒原。精神被蚕食,变得麻木,根本分不清是现场直播的监狱暴动还是如《石破天惊》一样的电影中的豪迈激情。分不清自己是在家受电视魔力迷惑的观众,还是辅助传媒充当真正的幕后帮凶。分不清究竟自己是折翼的蝴蝶,还是身在血腥的梦中。
一边写这篇东西的时候,一边听着长长的SOUNDTRACK,确实是一张好作品,它可以让你回想起电影中的许多镜头。不仅仅是因为其中穿插的对白,还有那种音乐、呼吸、尖叫以及所有声音营造出的氛围。在这部电影之中所说的一切粗口,比TRAIN SPOTTING更直指人心,发自肺腑。不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的胡乱发泄,而是真实的,在生死交缠中产生的情绪。那么无助,那么绝望。让你也不禁想诅咒:IT IS A F·U·C·K·I·N·G WORLD!!!这不代表我们苍白的愤怒情绪,只因情绪被他们的愤怒感染而变得腥红。
---- 爱到天荒地老,也不过是回忆中的浮光掠影.所有的灵魂也是寂寞的孩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