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彩云之南>>◆ 诗风词韵我自狂——版友文集 ◆>>kundy2000个人目录>>“孔雀王宫”上的金顶

主题:“孔雀王宫”上的金顶
发信人: kundy2000(血色残星☆封情)
整理人: highpoint(2001-04-24 04:34:14), 站内信件
也许是乾隆皇帝三下江南那个年代,佛祖幻化成一只孔雀,从西天飞到美似蝴蝶翅膀的勐卯坝。他挥动禅杖在一个叫大金湖的寨子,写下了一段古老的传说,那串通向竹林幽径的脚印,宣告了一座金色奘寺的诞生。并给这个奘寺罩上了一圈七彩的佛光,引来了圣鸟栖歇在寨里的龙树上。但让我感受到这座奘寺的神秘,却是 20 多年前看了电影《孔雀公主》之后。从此,每次去大等罕,总要去看宫廷戏的拍摄场地——“孔雀王宫”。

“孔雀王宫”如今早已戏散人空,当年制作的那些导具,已不复存在。只有如今仍留在王宫顶上的那座小巧玲珑的金顶,还能使我想起孔雀王子和孔雀公主头上戴的那顶王冠。望着寺旁那株饱经沧桑的百年古榕,走在百年前的风尘上,我的脚步很轻,心思却很重。站在这座带有传奇色彩的“孔雀王宫”面前,我曾不止一次地逗留过,心中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惆怅。觉得那被香客熏黑的殿堂里,有一种若明若暗的东西,蛛网般地笼罩在时间之上,这也许就是被时光吞噬的民族文化痕迹。“楠木诺娜”的故事早在贝叶经卷中默默睡去,建盖这座宫殿的能工巧匠们,最终也只能随晨钟暮鼓而消逝。只有在他们的创造物上,留下了一丝丝难以捕捉的踪影,让后人去臆想、感叹和抒发思古之幽情。

踯躅在空荡荡的“孔雀王宫”,望望宫廷上生辉的金顶,摸摸柚木制作的雕栏,听听空灵低回的钟罄,一切都是那么耳熟又那样陌生,这些傣家精湛的奘寺建筑艺术,我仿佛都在梦中见过。从洞开的大门望去,夕阳从敞开的柚木窗斜射进来,把端坐在莲台上的释迦牟尼,镀得金灿灿的,只见他慈眉善目,双手合十,默默无语。再也看不到孔雀王子“唐国强”和孔雀公主“李秀明”的倩影。王子乘坐过的那头大象,想是回到了异国的亚热带原始丛林,开始了它的流浪。那些曾扮演过群众演员的妙龄傣女,也许有的成了跨国媳妇。今天寨子里的那些亮丽的傣妞们,已不知道 20 多年前大等罕的风光。

时逢新年中秋,我们乘车来到这里,一轮银盘似的圆月,冉冉从凤尾竹梢升起,月光下的凤尾竹格外婀娜,村道旁的那一蓬蓬叶子花逗得少女们也娇艳起来。然而今夜的大等罕却显得特别淡雅、恬静,那样幽深。而最幽深的去处,还是那座位于百年古榕旁的“孔雀王宫”,在笃信小乘佛教的傣家人心中,它仍是一座至高无上的圣殿。欣逢老人们上奘,这座奘寺又热闹起来。那些上了些年纪的人们,一如既往地成群结队去奘寺朝佛,以祈祷寨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在他们“萨吐!萨吐!”的诵经声中,也许你会听到当年佛祖在这里传经布道住过一宿的传闻和为纪念佛祖恩泽而修建这座奘寺的历史。年轻人在“赶摆”节日到来时,在奘寺旁的古榕下敲响金芒,跳起孔雀舞,乐个通宵达旦。奘寺经过重新梳妆的殿宇仍很气派,仍不失为一座傣家人心中的“孔雀王宫”,一座古老的艺术殿堂。作为瑞丽一旅游景点的傣家民俗村,今夜又迎来了一批外地游客,聚集在奘寺旁的场地上和寨民们一起围着篝火“嘎央”,这让宁静的“孔雀王宫”又有了新世纪的兴奋点。

月儿渐渐西斜,篝火却很兴旺,情景仍很壮丽,在月色和篝火的辉映下,奘寺在游客眼前熠熠生辉。啊!我又再次看到了朦胧中的孔雀王宫,王宫上的那座神奇的金顶。



----
寄往天国的信,怎么会有人收到呢?未完成的爱,还要完成它吗?不说的情话,是最心痛的痛......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