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arvidhwon(风暴洋)
整理人: txstang(2001-04-23 15:53:04), 站内信件
|
日本列岛的温暖气候和变化明显的四季,使花草的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日本,春、夏、秋冬都有许多应时的鲜花开放,使美丽的大自然熠熠生辉。可以说,自古以来,日本人就同鲜花有着不解之缘。
日本人对花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在远古时代,日本人对充满生命力的花具有一种敬畏和恐惧感,认为花是神灵的再现。因此,当时的花与其说是观赏的对象,倒不如说是信仰的对象。人们关注花的形态的细微变异,从中领悟超自然的真义。之后,审美的本能引导人们将对花的认识,从信仰转向观赏,开始了把花作为鉴赏对象的插花活动,并进而发展为寓哲理性和形态美为一体的真正的插花艺术,使之成为日本民族智慧的体现。
不过,最初的插花,只是将花随意地插入花瓶,并没有什么人工的造型和丰富的哲理性含义。插花真正作为一门艺术,是从佛教传入日本以后开始的。公元729至749年,日本天平时代,佛教从中国传至日本,佛像前供花的风俗也传至日本。和尚在佛前念经时要供奉鲜花。由此,衣裓(将花卉插在宝瓶内)和宝瓶花(只插莲花等花的花枝)之类的供花仪式,也在日本日益普及。(现在的花道又称"华道","华"乃"莲华"之简称。古人在佛前供奉人工制"莲华",称"供华"--花道,就是从"供华"演变而成。)从纯宗教仪式逐渐扩展到给死者的遗像供花,并将能同时体现过去(结果实),现在(开花),未来(蓓蕾)的莲花,作为供花仪式提供了内在的基础。
作为一门艺术,插花的魅力不仅在于它所具有的美学观赏价值,而且还在于它所具有的丰富的寓意和深刻的哲理,这种寓意和哲理,更显示出日本民族的智慧。在日本人的眼里,一束束鲜花和植物,不仅是居室的点缀,同时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和祝福,如松和玫瑰意味青春常驻和福寿绵延,牡丹和竹子表示繁荣与和平,白菜花、菊花和兰花则表示欢乐,等等。另外,日本的插花艺术还十分注重动感,并根据这一观念选择相应的素材:以盛开的花卉、荚果、枯叶反映过去,以半开的鲜花或绿叶表示现在,以含苞欲放的蓓蕾、丰腴待发的幼芽表示未来。同时,一年四季也都具有不同的象征手法,如以枝条有力的曲线变化象征春天,以舒展的花瓣、花叶和枝干象征春天,以稀疏的细枝象征秋天,以凋零枯萎的枝条象征冬天。
如前面所述,日本有各种不同的插花流派,但是,主要的艺术准则,以及这些准则所蕴含的人生观,自然观和宇宙观,却基本上得到较一致的遵守。
深受儒佛思想影响的日本哲学,特别强调"事理一体",它的含义,就是作为人类行为的"事",和作为天地自然法则的"理",必须一致。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幸福,宇宙才能平衡。"事理一体",在日本又称为天、地、人"三才一致"。这种在观察自然,分析自然的同时,努力寻求自然和人生统一的哲学思想,在日本的插花艺术中有绝妙的表现。
日本的插花艺术虽然千姿百态,但象征天、地、人的三条线,则是它的最基本格局。在插花的造型中,"天"线是主线,通常被称为基线,它是整组花卉的基础,必须相当牢固。"人"线是象征人的枝干,高度大约为主线的三分之二,并和主线向同一个方面倾斜。"地"线象征土地,是最短的一条线,长度约为"人"线的三分之二。在造型上,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和需要增添各种绿叶草茎。但是,天、地、人"三才一致"的原则不容变更。因为,它是插花艺术的灵魂。
插花,飘逸、凝重,自然,洒脱,它是美的艺术,也是美的哲学和人生的哲学,它所蕴含的内容,尤其值得人们认真品味。
---- 地球的太平洋
月球的“风暴洋”
——风暴洋
我来自月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