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谈天说地>>● 甜酸苦辣>>>>┏◇原版精华━━◆◇◆┓>>【Feeling ※ 散文专辑】>>散文专辑[文章首字母检索P,Q,R,S,T]>>Q文集>>茄子的鸡腿儿

主题:茄子的鸡腿儿
发信人: filltrue()
整理人: moonlite(2001-06-26 01:42:24), 站内信件
    女作家张洁有一篇散文叫做"木鸡腿儿", 写小时候家中贫穷, 却又嘴馋, 祖
父于是用木头刮削了一只鸡腿儿, 让她日日拿着吸吮, 借以获取满足与乐趣。这
故事读过一遍就不忍再看, 而且以后每次想起, 都不免让人脊梁间生出许多寒意
来。

    我小时候家中亦贫。但那时侯, 周围人家, 穷者居多, 即便有所谓富者, 也
相差无几。平时能呼朋引伴, 四处玩耍, 乐在其中。所以在吃上, 只要肚子能饱
, 也就很少再生出非分之想。

    但是相类于"木鸡腿儿"的故事还是有的, 虽然相比之下, 少了些辛酸, 多了
些童趣。

    窃以为, 所谓贫穷, 就是衣食不能得以满足。无衣食之忧而忧汽车洋房者, 
当算作富足;凡需用钱之事都无足忧虑, 凡不需用钱之事却无不忧虑的人, 就能
跻身于时下的"大款"者之流了。

    衣食相比, 穿在其次, 吃当其要。好在我那时并没有挨饿至死的危险, 地瓜
干面窝窝头是可以敞开吃的, 玉米面窝窝头虽然并不觉得好吃多少, 却也不能"想
吃就吃", 至于白面馒头, 就极为稀罕了。

    与"主食"相比, 其它下饭所需, 说起来便有些尴尬。以凉开水化盐或化糖最
为常见;新鲜蒜瓣儿用石臼子榷过, 再对了冷水, 又滴了油花, 就会大受欢迎;
有时用盐水拌面搅成糊状, 在锅里蒸过, 也极为好吃。

    但是蔬菜倒不是绝对不能吃到的, 比如冬日里的白菜, 比如夏季里的黄瓜、
茄子。这些多是出自自家的菜地。有了它们, 这饭就会吃得热闹而有滋味。

    最好的是茄子。三五个放在篮子里, 随着房屋门窗的掩映, 各自闪出幽幽的
亮光来。说紫色在自然界中最为罕见, 因而显得高贵。但篮子中的它们却让人感
到亲近, 分明是一种秀色可餐的美。

    茄子的吃法很多, 一般是炒、炖, 有时也放在锅中蒸。后来才知道还有红烧
茄子, 吃起来满嘴流油, 但对于那个年代的农民是富贵吃法, 想都没有谁想过的


    印象最深的是那茄子上的柄。往往手指般长短粗细, 一样的紫色, 却并不光
洁, 甚至布满了嘛坑, 还有无数细密的绒毛, 与茄身连接处, 渐渐伸展出三四片
三角形的肥厚的"叶子"。就象小辣椒的帽子一样, 这分明就是茄子的帽子, 倘若
发挥了童年的想象力将它们比拟成人, 则一个细长, 一个粗圆;一个帽子过大, 
一个帽子过小, 并立在一起, 谁说不是一对相声演员儿呢?

    在农村单调的生活中, 乡里人总有意无意地制造出些许情趣。他们在鸡腿儿
和茄柄身上寻到了通感, 茄柄因之成了"茄子上的鸡腿儿", 变得分外金贵。

    母亲每次弄茄子, 她总会先用刀小心地将茄柄挖下, 然后再切好茄子, 放在
一起炒、炖或者是蒸。菜熟之时, 一家五六口人围住饭桌, 各种说笑是蛮多的, 
主要针对我, 还有盘中的茄柄。因我年龄最小, 这好吃的"鸡腿儿"照例要挑出来
让给我吃。

    实话说起来, 这茄柄远不如鸡腿好吃, 甚至不如茄肉。之所以显得金贵, 是
因为有象吃鸡腿一样的氛围。首先是受宠爱的感觉, 总是吸引着一家人的目光, 
总是聚焦着一家人的话题, 童心就不免感觉得意;再就是吃的姿势, 可以两手各
拈一端, 架在胸前, 低下头去, 用嘴慢慢地剥食, 伴着两个唇角的余香, 随着鸡
皮般粗糙、鸡肉般耐嚼的皮肉的剥离, 茄柄渐渐显露出白而光洁的内骨来。

    这一过程, 会自然而然产生出食欲走向满足的快感, 所有啃食鸡腿儿的感觉
都在幻想中实现着。茄子上的鸡腿儿从根本上与女作家的木鸡腿儿是通过同样的
方式实现着同等的价值, 只不过从吃在嘴上到落入腹中都增添了许多实际而有效
的内容。

    "喝鸡汤, 睡大觉"是那时乡亲们对一种"腐化堕落"生活的无情针砭, 但是从
中也难免流露出向往甚至艳羡的成分。所以能够吃上鸡肉、喝上鸡汤, 是在当时
人们的思想意识中, 对于美好生活的具体界定。

    家人们依然边吃边谈笑着。作为人生阅历, 他们极力回味着曾经吃鸡腿儿的
感受, 但那已经显得遥远而冲淡, 甚至捉摸不定, 最后只好又把这感受落实在眼
前的茄柄上来。假作真时真亦假, 茄柄作为"准鸡腿儿"或者"超鸡腿儿"的审美价
值, 不仅仅是在孩童的嘴上, 而且是在大人的心上了。

    "好好读书, 长大了天天吃鸡腿儿哩", 大人们盯着我贪婪的吃相, 一再地叮
嘱道。

    二十多年过去了, 对我们而言, 鸡肉已变得丰足而廉价。但是与此同时, 我
孩童时对于饮食的向往与渴求, 却也正不断变换为逃避与忧虑。

    我常常面对餐桌上丰盛的菜肴不能下箸。清炖的鸡腿儿在玻璃皿中透露着浮
肿的虚弱的白光。它们的生命在饲料与激素的催逼下, 短暂到只有三十多天;它
们成为食物链上一个简单的生产流程──对饲料的再加工与包装;它们让我无法
回溯记忆中那些公鸡的高傲与美丽, 那盘中的肥美与甘香。

    非但鸡, 猪羊鱼虾、茄子黄瓜, 也在急功近利的氛围中, 变得贪婪而浮躁, 
直至藏污纳垢、虚弱变形。举杯下箸之时, 难免不让人心中嘀咕它的激素含量与
农药残留量。而且, 这种情绪和忧虑从城市弥漫, 向乡村延伸。

    我开始怀疑自己会愈加浮躁慵懒与无所适从, 进而像肉食鸡一样浮肿变形, 
在麻木与迷醉中加速缩短着自己的生命。

    旧时, 处于乡村里的那种贫穷而生动的日子;那种单纯而美好的向往;那种
真切而执拗的追求;兴许永远不再。

    脊梁间陡然感觉到更多的寒意透了上来, 我的心中也随之一凛, 不由自主。



--
Ph.D  茄子  
-----------------------
茄子思维主页的斑竹
e-茄子地首席耕作人
www.茄子.com  CEO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5.149.85]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