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glxlxy(冰霜)
整理人: tony1979(2002-03-22 16:11:11), 站内信件
|
侨乡泉州,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底蕴丰富而深厚,博得了中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誉,也拥有了“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
同样,这座古城的戏曲文化亦异彩纷呈,斑斓多姿。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汇聚泉州,传唱不衰,饮誉海内外,被称为泉州戏曲的“五朵金花”。
南音,亦称南曲、南管,形成于唐末五代,是泉州古老的地方音乐。在泉州,南音家传户唱,南音会馆编布城乡,现已流行于港澳台、东南亚各地和日本。南音名列世界民族古乐之首,人称“(王旁右加圭字)璋古乐,雅典之音,华夏正声,国中之宝”,被誉为“中国古典音乐明珠”。
梨园戏,是中国现存最古老地方戏种之一,有“宋元南戏活化石”之称。这一南戏泉腔,流行于泉州一带,其打法独特的“压脚鼓”乃地方戏曲绝无仅有,表演程式严谨细腻,刻划人物心理细致入微。
高甲戏,又叫“宋江戏”,以演丑戏(喜剧)为主,表演传神、夸张、诙谐、幽默,地方艺术特色鲜明而浓郁。打城戏,本是闽南民间僧人道士超度亡灵、敬修功德的法事活动,后吸收木偶戏和京剧之武功,衍变为风格独特的地方剧种,在广场或戏台上表演。提线木偶戏表演生动传神、妙趣横生,兴盛于泉州,泉州而成“木偶之乡”。
对于泉州人来说,很少有人不知道“五朵金花”的。到泉州旅游的,也少不了要一览其古朴典雅的戏曲文化,当地的文化宫、文化艺术中心、大众戏园、后城旅游文化街就是欣赏“五朵金花”的好去处。戏曲文化游已成为当地的一条特色旅游线路,备受海内外人士的青睐。
“初到泉州眼界开,鼓师脚底声声雷。奇歌异舞知醇酒,醉煞巴山酸秀才。”文艺圈内的“鬼才”魏明伦游览泉州后有感而发,赋诗赞其绚丽的戏曲文化。福建省作协副主席、著名作家孙绍振说,泉州戏曲文化旅游,商机无限。当地政府纷纷注资,扶持剧团的建设和戏曲的传承。
今天,泉州古老的戏曲文化成为对外交流的“文化使者”,频频出访,播洒友谊。提线木偶已出访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受到好评;高甲戏近期又将从后渚港赴台演出,进行文化交流。泉州戏曲的“五朵金花”,为两岸交流搭建起一座座增进亲情与了解的桥梁。
---- 冰雪为土玉为盆 霜露肌骨易销魂
无华始知容更艳 心清犹得逸轻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