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彩云之南>>◆ 滇中山色入梦来——景点游记 ◆>>香格里拉>>《中甸人》

主题:《中甸人》
发信人: moonjj(moonjj)
整理人: clarafire(2001-04-08 22:31:39), 站内信件
    赵传曾唱过: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这句歌词传到中甸,就变成:我很黑,可是我很健康!可见中甸高海拔的阳光,一点不饶人,许多平原地区的游客,在中甸几乎都能感觉到两种折磨:一是缺氧,一是日晒(所以想到香格里拉,千万记得带上防晒霜,氧气袋当地酒店都有,不过只要行动缓慢些,也不必吸氧)。中甸人的生命力如牦牛般强壮,个个挺拔如中甸木。居说中甸阳光使钙质充分作用于骨骼,男孩大多一米八以上,女孩的个儿也很高,脸颊上常有两团高原人特有的红晕,中甸辽阔的草原,也造就了他们清亮的歌喉,中甸人唱起珠穆朗玛来一点不比彭丽媛逊色。 

    中甸人除了当地藏民外,还有附近丽江地区、大理地区的生意人,听说还有些从小在印度长大的孩子,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却不会说国语,什么也不会写,令人瞪目。我们到中甸有名的西藏咖啡屋上网时,遇到意大利、瑞士、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学生,他们也是慕香格里拉之美名,自费到中甸旅游,一群人叽叽喳喳说着不同的语言,在咖啡屋里向女招待打听最便宜的旅游线路,和当地情况。女招待是丽江人,18岁,没上过几年学,但英语水平却超过许多国人,可见还是时世造人啊!她也许一生也不会走出中甸,一生也不会走出国门,但她却可以在中甸这小小的、美丽的地方,领略到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她姓和,是纳西族,人长得非常漂亮,高高的个,苗条的身段,很质朴的眼神,为我们倒了杯青稞酒之后,一直坐在厚木板的长桌子前,与几个意大利的女学生热烈地交谈着。她的气质与内地的酒吧小姐相比,少了些脂粉气,多了些中国女孩的热情大方聪敏风趣。

    李冰的名字和都江堰的修建者相似,但他是中甸永生饭店咖啡屋的男孩,也是高高的个儿,黝黑清瘦的脸庞,卷卷的长发十分帅气地扎在脑后,很有亲和力的笑容,惹得咖啡屋的逗留者在小留言本上用各国文字写满了对他和咖啡屋的赞誉之词,有的还图文并茂,细细想来,人本应该是平等的、相亲相爱的,只是后来有了国家这个词,人才让几条细细的线,分出了国籍和高下……。在李冰的咖啡屋里,我和同事又遇到了曾在西藏咖啡屋认识的瑞士美术老师李,李的模样有三十来岁,弹得一手好吉它,也唱得一口很好听的德国民歌,他带着个中甸学生,是云南师范大学的一年级的学生,国庆放假回家,是李冰的表弟,一边在中甸为老师做导游,一边向老师学习英文。美术老师曾在台湾教书,一看到我们就非常热情地过来和一块聊天,并给每人画了张素描,很地道的手法,不愧是教美术的。 

    说到中甸人,最值得一提的是寺里的喇嘛,我们到松赞林寺时,看到了属于藏区特有的佛教信徒----喇嘛,他们穿着长长的紫红色的喇嘛服,年龄大小不一,有几十岁的,也有几岁的,正用拌好的红泥来抹寺院的墙壁,不理任何人,只顾专心地干自己的活,表情很严肃,仿佛他们做的一切都是为神而做。寺里打酥油的小屋门头上挂着个牌子,写道:寺院重地女士勿入。弄得人一头雾水,搞不清楚为什么。因为草原上打酥油的都是女人,而到了藏区就变得不让女人参与了,也好,让女人们轻松一下吧:)。在另个小院里,我看到了他们制作佛像的一小段过程,那些手艺高超的工匠,口有念念有词地诵着经文,举一把尖尖的小铁锤,把那些什么也没有的铜皮顶在木头上,叮叮当当,咕咕哝哝,不一会,一个莲花宝座就敲打出来,令人叹为观止! 

http://sucai.silversand.net/sc091/pic120.jpg


----


           欢迎光临 ☆小雪心屋☆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