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ityconnor()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4-02 16:41:19), 站内信件
|
对王小波的剧本慕名已久,也对张元的《北京杂种》有格外的偏爱,《过年回家 》已在收藏之列,惟独这部《东宫西宫》多次被提起却到今日才看完。
还记得上大学后听的第一次讲座,就是中文系的艾晓明教授讲的中国第六代导演 作品分析,其中特别提到张元的许多作品。艾晓明与王小波是好朋友,听说她家 中还有王小波的巨幅照片。因此在讲座之中对王小波所写剧本、张元导演的这部 片讲得特别详细。后来看的是《北京杂种》的录象带,效果很差,看到一半我就 溜了,倒是后来找到的VCD还好看一点,最难忘的是在北京地铁口、那条华灯初上 的街上,窦唯还是谁一个人落魄的样子,正在那时听到了何勇的《钟鼓楼》,那 种惊喜的感觉令整部比较沉闷的电影顿然生色不少。说真的,其实看《北京杂种 》,看摇滚青年的生活状态比其他更重要,也更多相关描述。
《东宫西宫》是一部讲同性恋的电影。想必在中国官方的电影审查制度中总是难 逃其劫,张元早期的电影似乎都是“墙内开花墙外香”,许多在国际影展获奖作 品都是因为意识与引导问题而无法与国内观众见面。同性恋的题材首先可能会想 起《霸王别姬》,其实《东宫西宫》在某些京剧片段的引入手法与《霸》有些相 似。还有王家卫的《春光咋泄》、关锦鹏的《越快乐越堕落》,似乎张国荣与张 震演同性恋都入木三分,前者更甚。而这次,我发现在《东》之中,那位男主角 阿兰的扮演者‘司汗’与前两者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当然,司汗与张国荣都 是真正的同性恋者,所以难怪演起来驾轻就熟(不再说了,怕有乱灌娱乐新闻之 嫌)
只是觉得有点可笑,市面上现在流行的D版VCD封面竟然以赵薇作宣传卖点,然后 背后的剧情介绍牛头不对马嘴。赵薇在片中只是露了张脸,话都没有说的一个花 瓶。前段时间还有许多娱乐头条借此大做文章,说什么赵与张元导演如何曾经檫 出火花。笑话!!
虽然整部电影由头到尾都只是充斥了两个男人的对话,应该说只是充满了阿兰的 独白。关于阿兰这个同性恋者如何在过去的生活中受到的白眼、虐待、歧视,不 知道是阿兰的故事感动了警察,还是警察本来自己的倾向有问题,到最终,他似 乎也分不清究竟阿兰是男是女,在那个模糊的夜里,意乱情迷。但最终,当第二 天的阳光再度出现时,阿兰在高楼上看着警察无奈的背影发呆,这个结局其实并 没有交代任何东西,只是让我们从本土范围上开始思考同性恋的问题在中国的走 向。记得《费城故事》之中,TOM HANKS扮演的那位坚强的律师曾令许多对同性恋 不齿的人感动,但在《东宫西宫》中我们看到的同性恋者形象是“社会渣滓“, 是城市角落中滋生的罪恶。其实记得当年艾教授在分析这部电影时也说道,王小 波和张元导演是想唤起广大群众对这一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或许这部电影社会 学上的意义会超越其票房收入甚至国际得奖的意义。
其实,从柏林的LOVE PARADE、RAVE PARTY之中的同性、性别选择主题,到香港的 “同志”电影节,以及世界上更多国家对这种性别取向的日益宽容的态度,异性 恋者,或所谓的“正常人”真的应该反思一下,究竟是否有必要将这种社会现象 视为洪水猛兽。
-- 爱到天荒地老,也不过是回忆中的浮光掠影.所有的灵魂也是寂寞的孩子.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4.39.14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