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fallingstar()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4-02 16:33:56), 站内信件
|
圈内圈外都承认,如今的电影界有点儿气象萧条,好片子不多,“主旋律” 的演奏也不怎么专人满意,总体上给人以硬撑的感觉。到底是什么原因?原因当 然很多,诸如环境的、自身的,电影业体制上的或操作上的,甲乙丙丁可以列出 一大堆,而且大都言词凿凿,让人不能不信(也应该信)。在这些众多的原因中 ,关于本子(即电影文学剧本)的问题被提得特别强烈——没有好本子,所以产 生不了好片子。这逻辑天经地义,谁也不去怀疑,但细细想来,真中的疑问至少 有三:一是怎样的本子才是好本子,或本子是给人读的还是提供给导演拍片子的 ?二是怎样才能产生好本子,是靠改编还是靠原创?三是即便是有了我们心目中 的好本子,就一定能导致好片子的诞生吗?这些问题初看都有点儿可笑,但因为 都涉及到好片子的诞生,所以不能不严肃对待。
本子之于片子是重要的,但其中的重要性还得靠导演来实现——本子是提供 给导演拍片子的,倘若本子没有转化为片子,或好本子没有兑现这好片子,那本 子只是让非常有限的“读看”读读而已,好不好也只是个本子!就如一部小说可 以被说成一朵花,可它没发表没出版没进入读者领域,那只能说这部小说的价值 仍然是零,或者说是它的价值尚未被实现。电影文学剧不也是如此,因它的价值 最终只能是在银幕上。
所以我说,影坛是否繁荣,有没有好片子问世,关键在不在本子,而是在导 演的能耐方面:有好导演就可能产生好片子。不难想象,被认为是很出色的本子 (当然仅仅是“彼认为”,但可以假想为真正的好本子),也可能被蹩脚的导演 弄得一塌糊涂不成样子;但也有这样的前景,即一个不怎么样的本子,导演却可 能抓住其中的某些长处,并在作出发挥及重新整合之后拍出一部相当像样的片子 。这种现象很常见,已不是电影行业的秘密。不过,这并不是说本子创作不重要 (它毕竟是“创作”),但无论如何不能认为一个好本子便可定乾坤——这绝对 是幻想,世界上没有这样便宜的事。何况,如今写本子的人,虽被称力“编剧” 而实际上是有愧于这个称号的。可以说,很多“编剧”之于电影都是外行,没有 受过电影专业上的训练,因而最终弄出的本子,在出色的导演或内行看来,则可 能是一堆拍不成电影的文字垃圾:一个本子起码要提供一个有意思的适合电影语 言的故事,可连这样的要求也达不到,那还能说些什么呢?当然,偏爱本子或以 为本子创作至关重要的人依然可以说,本子创作是“电影工厂”的“第一车间” ,但我还是要说,没有好导演别想造出好片子!
作为综合能力,导演水准的高低实在是太重要了。这是全世界的影人都承认 的事实。即僵是从本子创作的角度来看,导演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这些年来 ,很多好片子都是由小说改编的,其中有好小说,但也有很一般的小说。但恰恰 是一般的小说被搬上银幕之后,竟成了光彩夺目的好片子。这是谁的功劳?归根 结蒂是导演的功劳。导演看小说与一般读者看小说是不一样的。导演是从电影的 角度看的,而我们则是把小说当作小说看的——实际上,不少小说虽好,但通向 银幕的可能性很小,或者说,小说语言与电影语言之间的隔墙太厚实,不容易推 倒或捅破;而有些小说从小说艺术的角度衡估,给个“比较好的”评价已算是很 高的了,但根据小说改编而拍成的片子,却是第一流的。这就要看导演的综合能 力了,真中包括小说改编是否可能的判断力——好导演决不会人云亦云,即小说 界称某小说是好作品,导演非得跟着说好不可,因为好导演心里很明白,小说再 好也只能是小说,而好小说与好片子之间是划不了等号的。当然,从小说到片子 ,中间有着改编的环节,但选定谁来改编,怎样改编或改编的整体思路是什么? 最终要实现怎样的银幕效果?等等,导演的作用(不管是怎样的作用),同样是 举足轻重的。特别是,当改编的本子诞主后,“工作台本”还得由导演自己动手 。导演是不好当的,但正因为不好当,所以要当个好导演很难,而这“很难”之 中,便包含了导演在整个片子创作流程中的“导”的作用:所谓“导”,便是“ 主导”、“指导”或“引导”的意思。我之所以要劝告影圈不必过于迷信本子, 原因也在于这种迷信可能掩盖导演的顶梁柱般的职能,或最终会 影响好片子的产 主——是不是这个道理,我们不妨结合片子的诞生过程作些掂量。
张艺谋导演的片子,不少都是根据小说改编摄制的,如《秋菊打官司》、《 犬红灯笼高高挂》、《一个都不能少》等。对此,我曾作过一点儿探讨。首先, 这些被改编的小说都不是中国小说界的一流作品;其次,改编之后的本子虽与原 著已经有了距离,但“工作台本”及最终完成的片子与“文学剧本”(本子)的 距离更大,甚至不乏“面目全非”的味道。但片子是好片子,我们得承认。不过 ,编剧仍然是编剧,张艺谋作为导演,他的名字决不会挤到字幕的“编剧”那儿 去,而编剧也绝不可能说,片子之所以光彩夺目,那是因了本子的缘故。只有那 些低俗无聊的导演,才会因自己给本子创作(或改编)提了几条建议,便要在字 幕的“编剧”中添上自己的名字——其实,不只是提建议,就是出思路,都是导 演的职责;何况,导演还要经历“工作台本”的环节呢……当然,也会有这样的 编剧,在片子成切、特别是得了什么奖之后,便沾沾自喜地到处游说自己笔下的 “丰功伟绩”,以证明本子的无比重要。影圈内什么样的事都会发生,所以也不 足为奇。
但奇怪的是,电影界的不景气,为什么只是埋怨没有好本子,而不说电影界 少有好导演呢?不过,仅仅把原因归咎于少有好导演也是不公正的,那还有一些 怎样的障碍影响着电影界的繁荣……从本子到片子是一个颇为完整的过程,想一 想这些问题还是值得的,而且要准备思考到下一个世纪。
--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 来源:.月光软件站 http://www.moon-soft.com.[FROM: 202.102.34.8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