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api()
整理人: stupidyoyo(2001-04-02 15:19:21), 站内信件
|
我会努力加强电影的观赏性,但不是简单的哗众取宠。下面是我想谈的几点内容 (可能超越了导演这一局部范围):
1、加强制片人的权限和义务(似乎与导演关系不大,不说了);
2、在剧本上下功夫,确保把一个文学作品转换成真正的电影语言;
3、在拍摄中注意节奏。既不能拖沓,又不能节奏太快而造成不足以表达内容。 比较好的电影节奏的例子是布鲁斯·威力斯的〈世界末日〉,前三十分钟观众几 乎没有感觉就过来了,但又向观众灌输了大量内容。
4、想像力。像《勇敢人的游戏》是以剧本的功夫,属故事型。而《阿甘正传》 拍得非常好,很多观众所夫法想像的镜头。还有《独立日》一片中,全世界共同 抗敌的场面也相当好。
5、幽默感。我想这是以前中国电影最缺乏的东西了。就像葛优在谈到他的表演 风格时说:“也有人找我演那种挤眉弄眼、自己把自己摔一个跟斗什麽的所谓喜 剧,可是我不会演——其实也会,但是我不喜欢。我还是喜欢有幽默感的东西。 ”
6、情节安排多注意采用反复与对比的手法,能充分刺激观众的大脑。
7、注意细节表现,充分发挥电影语言的魅力。观众看电影就是想看一些想像不 到的东西,否则电影就等同于生活了。举例:《星际旅行--新的一代》中,机 器人德塔的造型就经过多次推敲:“他虽是个机器人,却应塑造得活灵活现、有 血有肉,外型上要精悍独特,选用金色材质做皮肤,眼睛要做得精细,最好给他 配戴一幅特制隐形镜片,那种光感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生动效果”。看,拍摄指南 如此细致,效果还会差吗?
8、音乐与音响。《Taitanic》的主题音乐已不必再说,即便是电影基本的音响 效果我们也好像没有给予足够重视:《真实的谎言》里枪响后弹壳落地时清脆的 响声使我想到我们的电影该怎么做。
9、我想再说点似乎题外的话。在电影制作费用日益高涨的今天,钱究竟要花在 哪里?《Taitanic》其他方面不说,仅主主题曲带来的效应和效益就足够人们对 其进行一番研究了。而我们的电影人,会怎么花钱呢?据某报载,某片的道具指 着一把茶壶对记者说,这可是真正乾隆皇上用过的呀。值吗?
10、坚决反对外围炒做。《红色恋人》的失败告诉我们如果电影不好看,炒作 越多,损失越大。
11、回到“假如我是电影导演”,我会拍一部反映去年长江、东北洪水的片子 ,片名就叫《大洪水》,一定要超过《地火危城》。
12、中国目前的电影导演中,张艺谋和冯小刚是摸到了现代电影感觉的两个导 演。尽管我不喜欢张的老片,尽管冯的上一部还非常稚嫩,但《有话好好说》和 《不见不散》可以说是中国现阶段电影的最高水准了。《有》的下半部全在一个 饭店展开,不但不显慵长,还能一直扣住观众,难得。《不》在情节编排、幽默 感、节奏等几方面都不错。更值得一提的是女主角的专职形象设计很成功,我感 觉这才是观众想看的主角。
不欲篇幅过长,匆匆数语,略表意见。
-- ※ 来源:.网易虚拟社区 club.netease.com.[FROM: 202.102.245.2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