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chendixl()
整理人: dannylu(2001-04-19 00:37:50), 站内信件
|
由大若岩去岩头芙蓉村。我们背着大包,心知是被宰定的了。上车问多少钱,有乘客告诉我们三块。售票的大吼:“谁说的三块?五块!”我们只好给。车上有个阿姨告诉我,在要去苍坡村的话,只要一块,在方二村下。到了网友提过的芙蓉村,正好有个小男孩,十几岁的样子,也下。他跟我们说,这里的人很坏的。我一笑:“你自己也说这里的人很坏啊?!”他笑了笑,“这里的人是很坏的。”他说这里的建筑已经不是向外介绍的那样的了,按行军部阵搞的水池和平台都差不多没了,不过看看也可以啦。我问他能不能带我们逛逛。他说有事。然后先一步进了村子的正门。在里边站住了。
我们见他也就是在村口站着,正准备往里走,有位老人叫住我们——买票。他往摆在路口的一张桌子后一坐,拿出一张红纸写的通知,上边写明要五元一张门票。朋友打算掏钱了。我一看这通知上的落款:老协会。
又是老协会。我有些怀疑了。无意间一转头,见路遇的男孩子微微冲我摇头。我叫住了朋友,不买。我跟老头说,旅游管理的没说要买票,你这是那里的通知?他说要买的,他们的规定。我大约也是一路走得有些累,也有些火了。我一口咬定,不买,五元对我来讲是不算多,可你凭什么要!他拦我不住,就来拽我的背囊。我一下恼了,转头冲他低吼了一声:“你干啥!”喝,他倒缩了手,声音也小了不少:“你—买票!”敢情他怕了!我一下牛了。“不买!”望里便走。顺带提一句,一路我的普通话都被人听成了东北口音,后来有温州人说,温州人有些畏惧东北人的。嘻嘻!
闯进了人家的村子,我们一路追鸭赶鸡,这里的建筑风格确实已不鲜明。整个村子脏而且乱,没有什么可看,路上见到的人看着我们也没什么表情。倒是我们从村子后边溜出村去时(还是怕被人揪的)吃了路边小摊的当地特色的凉粉,近乎透明的颜色,很是不错,才五毛钱一碗。
苍坡村还是去看看吧。人称芙蓉为武,苍坡为文,如今武既如此,文复如何?下车看看路牌,此处是方巷村,非方二村也。口音几乎误人。
走到村口,又见一班老者围坐村口。我叹息了一声,跟朋友商量,这回的门票还是买吧,我也着实没气了。
提心吊胆地走进人群,却没有叫我们,也没有摆上一张桌子。犹疑了一下,不知该不该主动买票,争取表现。看看人们都没有要说点什么的意思,才放下心头大石。
苍坡的建筑比芙蓉保护得要好,虽然水池的水也是挺脏的了,基本风格还在,尤其有面石墙上仍有鲜红的大字:“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下边倚墙靠着两辆手推车,俨然红色时代。碰上一家老小正在晒太阳,抱着个小baby,长的很可爱,朋友就上前搭话,虽是语言不通,没多会就把人家小孩子骗到手了。人们脸上的笑容也隐隐还在,还好。想想好笑,正想跟朋友说呢,她低声跟我说了一句:“这文跟武还真不一样。”相视一笑。
从苍坡赶往石桅岩,同样是高价买路。这里的交通情况实在无法恭维。其间见到当地人为卖我们“猪崽”而分赃不均斗大声,为了自己多赚一点骗倒卖的下一手说我们给的多么多么的少,无法细说。到最后我是把钱望他们手里一塞,就这么多,你们分去,再一分都没有了,再问我要,我就投诉。
到了石桅岩,已是下午五点多。实在累了。住石桅宾馆。早早倒在床上。
第二天一早进石桅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