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音乐天地>>● 摇滚音乐>>历史/常识/综合介绍/流派>>摇滚,摇滚!>>世纪最后的音乐革命?---逐渐浮出水面的Post-Rock Movement(上)

主题:世纪最后的音乐革命?---逐渐浮出水面的Post-Rock Movement(上)
发信人: whitesnake(maya)
整理人: kgb(2001-04-01 20:44:39), 站内信件
来源:《新语丝》

【引言】 
     
    摇滚乐从本世纪中叶发展至今,想想也快近半个世纪了。然而摇滚乐到底是什么?或许到目前谁都还无法用任何的描述做一完整的定论;因为有人认为摇滚乐就是从当初的爵士、蓝调、民谣逐渐演化融合而成的混杂乐种;然而也有人认为摇滚乐当初就是禀着一种叛逆精神、生活态度或是一个观念而已。但不论如何,「Rock Music」在经过四十余年各种类型流派的萌芽与茁壮,才使得摇滚乐在今日得以呈现出这么多样的风格与类型出来。 
     
    一般而言,摇滚乐在进入九零年代以后,可说是承继了八零年代的面貌而更加茁壮丰饶,许多新衍生的音乐类型或名词接连地出现并具体描绘出属于九零年代的音乐新世代。甚至我们可以说,摇滚乐进入九零年代之后, 到处充满了未知的潜力与无法预期的新势力。 
     
      【Post-Rock名词的出现与争议】 
         
    大约在'95年,美国村声杂志刊载了一篇由英国乐评家 Simon Reynolds所写的文章,而文中,这位赛门先生主要是企图想描绘出,在九零年代中期,一群以 「Drag City」「Trill Jockey」「Too Pure」这几个厂牌为主的地下乐团的音乐,而他们不管是在乐风或观念上,主要是以酷派爵士(Cool Jazz)、即兴爵士(Free Jazz)、环境音乐 (Ambient)、雷鬼音乐的混音技术(Dub)再加上七零年代的前卫摇滚 (Progressive Rock)和Kraut-Rock等多重风格来做为他们在音乐创作实验的基本要素。而在此一大范畴下,恰好当时的芝加哥市、英美两国及欧洲各地,均有一堆当地的地下乐团符合赛门先生的描述,而他在文中便首次以 「Post-Rock」一词,暂时统称这些勇于突破现有摇滚乐定义的前卫团体。没想到,过没多久,一些音乐杂志便以「Post-Rock」来正式称呼这群致力于摇滚乐新美学的新生代乐团。 
     
    不过后摇滚 (Post-Rock)虽然已经先有了一个较为正式的称呼,但其实在最初的时候,许多音乐杂志对这一群人所玩的音乐基本上都还是无法做一定论。像是滚石杂志当初在介绍这些团体时,还只是用 「Instrument Rock」一词来称呼他们,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团体大部分都较偏向纯乐器演奏而且也没有主唱。但有的刊物又因针对其乐风或渊源,于是有人又称之为「Drone Rock」、「Space Rock」、「Out Rock」、「Neo-shoegazer- rock」或「Kraut-Rock」等各种名词。然而,「后摇滚」这个名称被正式采用,则还是后来英国Wire音乐杂志持续有系统的用 「Post-Rock」一词做大幅度的介绍报导后,整个所谓的「后摇滚运动」才慢慢地传开来。只不过到现在为止,仍有许多乐评人或被贴上后摇滚乐团的团体都仍非常讨厌或否认「后摇滚」这一名词。因为他们认为这一名词卷标根本都不足以形容他们自己所玩的音乐风格;甚至被视为现今「后摇滚」大本营之一的芝加哥,在当初的时候,当地的另类音乐刊物或乐评也几乎不提「后摇滚」这个名词来形容当时刚崛起的代表团体Tortoise或Sea And Cake。更甚者,许多乐评家还认为所谓「后摇滚」这个观念根本早在七零年代就已出现,只是这些观念还只是蕴含在各种非主流的乐派及几个关键性团体中,而且那时出现的还都只是零散的创作概念构想,而现在只不过经由赛门先生的一番论述介绍,才这样由媒体的运作,就俨然成为新一代的音乐种类。 

【Post-Rock的基本概念】 
       
    那么到底当初赛门先生的定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而所谓的「后摇滚」到底又是什么?它和所谓一般的「摇滚乐」又有何区别?如果说「后摇滚」音乐便如同「后现代主义」相对于「现代主义」的反动;那么它主要便是企图颠覆摇滚乐的基本概念与传统架构,或是甚至针对整个所谓音乐工业的运作做一消极的反抗。譬如说,同样是玩电吉他、鼓及贝斯的摇滚团体,但换到玩「后摇滚」的乐手中,却可能完全转变成另一种完全不同的创作观念。简略地说,所谓「后摇滚」其实就是一种由概念或理论去颠覆传统摇滚音乐创作的模式 (如主旋律-桥段-主旋律-桥段)。而如果你听过一些「后摇滚」的音乐的话,你或许就会发现,他们所引用的理论则大都是援用所谓「解构主义」或西洋文学理论里头的「后现代主义」或者「后结构主义」的观念。也因此,就像十年前南辕北辙的「解构主义」作品一样,现在你若去找寻所有的「后摇滚」乐团,那你可能会发觉他们听起来没有一个乐团是相近或相类似的风格(或许在他们的脑中,风格早已被打破或不存在了)。 
         
    所以,当初赛门先生心里所想的定义应该是很广泛的,因为当 '94年芝加哥团体Tortoise和Sea And Cake发表同名专辑时,这两张专辑便已呈现出两种颇为不同的风格;Tortoise深受七零年代前卫摇滚团体 Can及电子乐实验团体Kraftwerk的理念影响,但有的作品又直承现代音乐、极简主义(如Philip Glass)或是 Free Jazz大师Miles Davis、Ornette Coleman 及Sun Ra的影响;至于Sea And Cake,则反而专注于营造漂浮低调的情感;甚至在「后摇滚」领域较为知名的 Stereolab则是大量运用流行音乐的基调,然后再加以解构重组而成另一种风貌的。 



----
我苦、我悲、我惨!
神啊,赐予我力量吧!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