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地方风情>>南粤大地>>★★广东风景名胜★★>>+--- 增城八景 ---+>>成长的地方——增城之新塘!!

主题:成长的地方——增城之新塘!!
发信人: wzx21()
整理人: ashleyliu(2001-12-01 14:32:27), 站内信件
涛涛江水,奔腾澎湃,急波逐流,蔚蓝色的波涛象征着新塘的发展史,历史在这里定格,时代创造辉煌,二十年弹指一挥之间,在新塘却发生了巨变。 
    增城市新塘 镇处于东经113度36分,北纬23度6分。位于东江上游,珠江三角洲腹地,西距广州30公里,东到深圳100公里,东北距增城市荔城镇30公里,东南距东莞市20公里。全镇总面积185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为8.5平方公里,人口20万左右(包括九万多流动人口)。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素有黄金走廊之称,新塘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渊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渗透这片土地,礼仪之乡的美称一直流传至今,今天新塘人民已将这片土地装饰得绚丽多彩,勃勃生机,蒸蒸日上。
     经济要发展,交通市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新塘镇交通基础设施有着较大的发展,经过扩建的新塘港,有进出香港的客运水运船、货运码头。陆路交通更是快捷,广深高速公路横贯新塘腹地,并设有出入口,107国道(广深公路)横贯镇区,广深准高速铁路在新塘设有车站。全镇26个村,公路全都畅通,呈现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 新塘海关的设立为新塘经济添上翅膀,经过深化改革,新塘邮电事业得到长足发展,通过网络现代化更使新塘发展如虎添翼,真可谓“万里信息顷刻至,千里行情瞬间来”。四座十一万伏变电站建成,保证了全镇工农业、生活用电充实。供水量50万立方米的新塘水厂和30万立方米的新河水厂使新塘自来水普及率达100%。 
     改革开放二十年,新塘经历了一场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基础薄弱到日益雄厚的发展历程。新塘镇现代工业使从引进外资起步,到兴办三来一补企业突破,新塘镇充分利用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促使三来一补企业和三资企业大量融入。到目前,全镇有工业企业3985家,私人企业1211户,工业已形成制衣、染织、鞋业、建材、家具、电子、玩具、陶瓷、副食品为主的加工工业体系。1997年就已成为广州市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超40亿元的先进镇,为新塘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培育龙头,发展名牌。一批具有特色的龙头产品不断涌现,全镇仅制衣厂就有341家,成为闻名全国的牛仔服生产基地,其产品远销欧美几十个国家及地区。应进外资,势头劲猛, 目前全镇有外资企业24家,实际利用外资4440万美元。 
     改革从农村兴起,首先使农村发生巨变。目前,新塘农村已从单一的传统经济转变商品经济,农民纷纷洗脚上田,亦工、亦农、亦商,出现了一批工业村、牛仔服装等专业村。村办企业之花已在全镇盛开,农村经济体制不断深化。促使农业向三商高农业迈进。向多元化、现代化迈进。 新塘镇商业贸易久负盛名,使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吸引着省内外众多客商前来参观购物。改革开放以来,新塘镇决策者坚持按大市场、大流通的架构,大力加强建设和管理,建设成成衣服装、副食品、粮油、纺织品、钢材、建筑材料、家用电器、音响制品、机动车等十大专业市场,还设有摩托车配件一条街,电工材料一条街。百货五金一条街,组成一个完整的大型多功能综合市场,这里汇集了全国众多的企业商家,汇集全国了各地名牌精品其中牛仔服装、家用电器、摩托车市场是全国有名的,每天来购物、做生意的络绎不绝。 新塘镇坚持依靠市场规律,把市场经济纳入社会主义经济的正常轨道,使各专业市场的市场体制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形成大市场的市场体系,营造一个市场良性流通宽松环境。 
     假如您到新塘,会发现最漂亮的建筑物是学校,全镇最关心的教育,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为100%新塘的教育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景象。新塘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也证明了丰厚的经济沃土同样能建设出高雅的 文化艺术殿堂,营造文化艺术的一片绿洲,新塘新貌、新气象,文化花开遍乡。 新塘人杰地灵,这块沃土孕育这才华横溢的作家、诗人、体育健儿,他们创造出高雅的作品和艺术,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改革开放使新塘发生巨大的变化,经济繁荣,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1998年全镇人均收入7000多元,比1992年增长1.3倍,人民生活富裕,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 今日新塘,医疗卫生设施发展迅速,群众的健康有了医疗保障。各种配套设施日益完善,拥有宾馆、酒店等各种娱乐设施,人民来到这,即可以领受经济和群众文化繁荣,也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和现代化生活给予的情趣,令人心旷神怡。 
     今日新塘到处出现和谐、开放、文明向上的氛围。 时代给新塘人以新的的挑战,新的契机,潮流给新塘人新的精神风貌,新塘之夜使迷人的,多姿多彩的。二十年改革开放,二十年成就辉煌,历史给新塘人带来更加多姿多彩的舞台,在新世纪钟声敲响之际,新塘人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决心遵循中央关于争创新优势,迈向新世纪的精神,加快前进的步伐,全面实现科教兴镇,工业强镇,农业稳镇,商贸活镇,依法治镇,文明美镇的发展策略,实现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飞跃,让新塘这颗黄金走廊上的明珠更加璀璨夺目,让新世纪的新塘更加兴旺发达,灿烂辉煌。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