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yerk(如空)
整理人: yerk(2001-04-09 07:47:44), 站内信件
|
★原文转载自jademan版v99999v的《笑傲江湖--转载《不看你会后愧》》★ 笑傲江湖虽然只播了四集,但是我想已经无数次伤了热爱金庸小说,同时对中央电视台报有巨大希望的广大电视观众的心了。如果要给这部片子一个评价,我只想说-----失败,如果再比较央视的火热宣传,我只能说-----真失败,太失败,好TMD失败。
口说无凭,咱们随便看看失败的地方有哪些。
Part.1 第一集第一幕
曲洋糟老头
音乐是一个人内心的真实表现。作为一个能连挖数十古墓去寻找一部琴谱,一个能奏出超越“广陵散”的“笑傲江湖曲”的大乐师,一位叱咤江湖多年的魔教长老,央视《笑》片中那个老头哪有那么一点点这样的气度,气魄?演员失败No.1
在剧情中那时曲洋被日月教追杀,而他只想再见好友刘正风一面,那他怎么还有闲情逸致坐在一棵莫名其妙的破树枝上喝酒?等人吗?等谁?等我们的主角令狐冲?他怎么知道阿冲会来?他是神仙还是导演或者编剧的亲戚?剧情失败No.1
令狐冲那时只是个江湖三流角色,曲洋是日月教长老,江湖一等人物,日月教派来抓曲洋的人竟然就是那么几个跑龙套的?连令狐冲都轻松搞定?剧情失败No.2
令狐冲后来知道了曲洋是谁,就和曲洋刀剑说话,居然还能把剑指到曲洋的脖子上去?华山派这么厉害?小小破弟子一枚就能赢魔教长老?那岳不群是不是可以单挑东方不败了。剧情失败No.3
Part.2第一集第二幕
先夸一句,我觉得林平之这个人找的还不错,至少比李亚朋看起来年轻美貌个三五十倍,适合将来挖阿冲墙角,也适合将来自宫扮女人。
为什么让令狐冲和岳灵珊来福建?年轻男女郎才女貌又是青梅竹马就这么一起出去,不要说古代,就是现在的父母在没确定关系之前谁能同意?难道岳不群这个君子先生想爱女变成“未婚先有子”?还是岳夫人急着抱外孙了?太失败了,这是彻头彻尾的抢戏,可见这个黄什么导演的精神境界是多么的低,为了让我们的男主角多露露面就完全不顾片子的整体发展,为以后越来越多的剧情失败设下伏笔。剧情失败No.4
天,才第一集的两幕就写了这么多了,要是等四十集出完我也就写成一部百万巨著:《央视笑傲江湖--败笔大典》了。
看这部片子给我的感觉是:布景不错,场面够大,特技一流,剪辑九流,音乐十流(特指主题曲“笑傲江湖”),剧情十八流。基本上是比央视四大名著拍的最恶心的“水浒”再低几个层次。水浒还不至于糟蹋了原作者,这个“笑”是把金庸作品给毁了。居然还有胆有脸皮去骂香港拍的“笑”“低层次”?问个最直观的问题:“看过李连杰和林青霞演的笑傲江湖的朋友听了一遍笑傲江湖曲就记住了,现在央视《笑》播了四集了,谁能想的起他那个破笑傲江湖曲怎么唱的?还请刘欢和王菲来唱?真是顺便把刘欢和王菲也给小毁了一下。这只破曲子我看不如叫《大河向东流II》比较适合。
不知本片编剧将观众定位在什么层次?这样的片子,看过书的会骂,没看过书的人基本上看不懂,剪辑混乱,出场顺序不合理,说到这就想起更让我生气的,仪琳竟然说什么:“让我变个酒葫芦...”??有没有搞错?那个编剧是不是荷尔蒙分泌过多死春死到这个份上来了?她到底把仪琳当成是在恒山当尼姑的还是在中国城坐台的了?那个仪琳怎么这么骚?真是失败。
而以上这些败笔都比不上许晴过早的出现,我决定忘记黄建中这个名字,而让我的记忆中永远留下一个人名---“央视笑傲江湖导演黄失败”。真不知黄倒是不是脑子有病,有谁说过好的片子主角出现的越早越好?看过黄日华翁美玲演的《射雕》吗?黄蓉第十一集才以乞丐的身份出现,给人的是难以忘怀的记忆,那个破肉脸盈盈第二集就跑出来,你想表达什么?让观众知道盈盈是女主角不是岳灵珊?我拜托你去看一下笑傲江湖的书好吗?其实笑傲江湖中的第一女主角正是岳灵珊!整个感情故事就是围绕令狐冲对岳灵珊的苦恋和无果展开的。令狐冲在书中根本没有见过任盈盈作为圣姑时可怕的一面,不然怎么可能爱上她???现在这个母夜叉玉面罗刹任盈盈有何可爱之处?她连东方不败的温柔都比不上,哪个男的会选她?而且片子里给人的感觉就是令狐冲一直把岳灵珊不当女人,岳灵珊也不把令狐冲当男人,那整个片子的感情主线就完全失去了,我可以断言,这部片子中决不会有令人感动的场景。金庸小说的精髓荡然无存。
唉,太多失败了,掩杀了本剧特技水平上的飞跃。尤其是对人物角色的选择和人物性格的演绎,更加的失败。曲洋的失败前面说了,他的好友刘正风比他幸运,刘正风至少还和书上的味道相近。其实曲和刘的形象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妥,关键还是垃圾剧情将他们染黑了。选角最失败的是那个演田伯光的超级丑男。拜托黄倒看看书好不好,田伯光虽然好色,但是长的可是一表人才的,而且性格豪迈,极重信义。这些我还真没央视“笑”片中看出来。我只又看到一个水浒人物,一个真正的只能用猥琐来形容的角色。突然想问一下黄倒,你是不是可崇拜水浒那部片子?以至于想把“笑”拍成水浒??拜托你先做个调查好不好?水浒原本是央视近几年最失败的片子。不过现在不是了,现在是黄倒您拍的“笑傲江湖”。
最主要的是:央视的失败在于自大。
1、央视过高地进行了炒作,又过低地估计了观众对原著的理解和感情。"央视"两个字的本身比之于港台就应代表着更深的内涵,这是大陆金庸迷们从心底的希望。金庸迷们在期待、在渴望,这种对金庸、对央视的感情是深厚的,有的网友说过,爱之深,恨之切。而种种粗制滥造确有违于“央视”的名头,也侵害了观众的感情。若以“瑕不掩玉”来给如此期待的"名剧"下结论是难可以接受的。央视自大了,失败了。
2、制作班子打着影视表现的幌子,自做主张地改编在众多金庸迷心目中已定型的发展情节,是又一失策。李功达的主导思想是“要是完全照搬小说,这部戏的女主角要在12集以后才出场。观众都看一个星期了,你才告诉观众:这位才是女主角呢,前面那几个女的都不是;观众还不跟你急?”他以为他在拍一部谁都不知道故事情节的电视剧,在给大家讲一个新的故事,这个出发点一开始就错了,定位错了。我给诸位讲件真事:中央台定下播“笑”剧的时间表后,我立即将原著推荐给我的父母,他们用了两个多星期,夜以继日,赶在“笑”剧播出前读完。先不说我这个金庸迷,说我的父母,他们也决不是听你再讲一个新的故事,而是想在视觉上再丰富在脑海中已模糊定型的情节和人物,或者说是对书中的情节和人物再一次通过视觉进行回味。你若想成功,不能脱离开这个原则。其实这是“笑”剧应完成的任务,也是改编名著的根本所在----读者群即观众群。新观众不多,央视好象做了个调查:40%的观众要看,其实是40%的观众看过原著!这一点李功达误解了,自大了,也就自然失败了。
3、导演的"江湖"水平不高是又一失误。一直有一种评说,金庸的作品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但老百姓这么喜欢它,说明他有一种离奇的特色,说白了,是使平民百姓在意识中可以模拟一种从社会的底层逐渐走向成功、走向辉煌的一个历程。而这一历程中又饱含着浓浓的感情和严谨的历史事件,丰富着这个历程,丰富着人们的幻想。这是金庸笔下的江湖,也是人们心目中的江湖,是一个幻想的江湖。表现这个江湖只靠博大的、写实性的场面是不行的,黄健中以为其“江湖”的概念在于“宏扬人间正气,批判封建专制,崇尚民主、平等和个性自由,既有深厚的历史感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甚至提出“发扬了五四新文学的根本精神。”,茶余饭后的谈资,怎么上这么高的纲。于是,用拍水浒的手法和思路去导一个飘逸幻想的空间自然又错了。
总之,一错百错,错在他们自以为什么都明白,其实都不明白,不多看几遍原著,没有领悟原著的内涵就和金庸迷们“对话”,太自大了。
其实已经自大了也没关系,就是别再自吹了。
最后我只想对各位大导演小导演大编剧小编剧们说:“不管你是央视还是x视的,如果你真的想拍金庸的作品,请你,务必,读该作品二十遍以上;当你决定要拍了的时候,请再复习十遍。尤其是中国大陆的有民族自豪感的傲气的不谦虚的排外的盲目敌视港台的没有创意却“勇敢创新”的腕子们,------请低下你们那愚蠢的头。”
谢谢。
----
西门吹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