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区 [关闭][返回]

当前位置:网易精华区>>讨论区精华>>业余爱好>>● 脑力震荡>>『 谜 语 知 识 』 >>转载一篇拆字谜的文章

主题:转载一篇拆字谜的文章
发信人: righthand(木头龙)
整理人: dynadino(2001-03-26 16:08:44), 站内信件
             少来添乱

                               阿  翁

  近年国内流行一种趋势,谜面把谜底几个字合起来拆解。拆的结果,有时一
片狼藉,颇不忍睹。谜社对其取名“LQBZ”,“乱七八糟”之谓也。流行的
未必是好东西,早就有人说过。谜社里较为统一的看法,是将LQBZ归入感冒
一类的流行。

  后来搞第二届谜网对抗赛,京、宁两地谜友对LQBZ也有同感,于是商量
出一条规则:所制诸谜,谜底的字必须拆完一个再拆一个。这样一来,果然少了
许多LQBZ症。

  本来,事情到此好像就清楚了。然而又好像不。我且把自己的想法罗列在下
面。不过,别把它当成什么“研究”或“定理”。南京老汪对“灯谜研究”颇有
调侃,所见极是;我先得声明这篇小文不属研究之列,连砖头换玉石的把戏都算
不上。

  对抗赛制定的这条规则:“谜底的字必须拆完一个再拆一个”,对杜绝LQ
BZ,既非必要条件、也非充份条件。其一,有些谜作不依此规,仍是佳构,硬
要定其为“乱”,那我得承认它们“乱”得精巧,“乱”得可以;其二,在拆解
单字的时候,仍有可能出现LQBZ,这条规则不足以约束得住。

  上述第一种“多字拆解而不乱”的佳作,对抗赛中有不少:

  例1  犹见诗圣束寒装(国名)柬埔寨

  由“杜甫”(诗圣)、“束”、“寒”略施重组,得出“柬埔寨”三字,给
人的感觉是精巧之极。更难得者,重组过程的过渡“部件”十分完整,以至谜底
一出,绝无多底之虞──就是它了!

  例2  指日破魏赖子龙(国产影目)香魂女

  姑且不论动词“指”、“赖”是否用得恰当,单从“魏”、“日”、“云”
(赵子龙)重组形成“香魂女”而言,非常精巧,“部件”完整,毫不琐碎,因
此也无凌乱之感。

  例3  心爱的中国变了样,变得好!(聊目)王子安

  “冖”(心爱)、“玉”(中国)、“好”稍加拆装重组,形成“王子安”
,十分简洁。

  这几个例子都是谜底多字同拆,但我觉得,应当列在LQBZ之外。其共同
点在于,从谜面到谜底的拆解过程中,中间过渡的“部件”相对完整,如例2的
“日、禾、女、鬼、云”。正是这些完整的部件,避免了凌乱不堪的感觉。

  第二种“单字拆解仍显零乱”的例子,在字谜类特别多。字谜谜底只有单字
,肯定不会违反上述规则,但字谜同样可以给人LQBZ的感觉。

  例4  五丫头变了一个样(字)郑

  此谜原意,是将“五”的头、“丫”的头、“了”、“一”、“个”这几个
元素,重新组合,形成“郑”字。这种拆解的中间过程,需要用到“─”、“"
”、“了”、“一”、“人”、“│”总共六个部分,而原底统共不过八笔,所
以让人觉得太过杂碎。更要紧的是,利用同样的中间元素和拆解方式,“陕”、
“郏”也可成底!如此看来,此谜优劣不言自明。

  这种字谜的拆解方式,说白了有点象是:“两点”、“两横”、“一竖”、
“一撇”、“一捺”、“一横勾”、“一竖勾”,猜一字。这样自然无趣得很。
也容易多底,因为这些笔画凑成的单字很可能不止一个。举个例子,如果把笔画
拆开了看,“姐”字和“妻”字完全一样。“郑”、“姐”都有八笔,仍不免遇
上“孪生兄弟”,笔画少的字更不待言。虽然增加谜底单字的笔画数可以减少多
底的可能性,但其琐碎无趣却是总也难免的。

  这类谜失败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中间“部件”的琐碎。那甚至不能算
是“部件”,只算“碎屑”。碎屑“捏”成的土堆,比起部件“搭”成的七巧板
,当然就不太好玩。何况土堆还会招来疑惑的目光:这么捏行,怎么保证没有另
一种捏法也行呢?

  如何避免这类毛病,我没有“一言以蔽之”的胆量。不过,从谜面到谜底的
拆解过程中,准备至少一个完整的“部件”,这大概算一条路。

  行文到此,就该结束了。可是,慢着,“部件”和“碎屑”之说,真能用来
判断所有LQBZ与非LQBZ吗?自然不能。就象语法,每一条规则的背后都
有一百条例外在督着。

  例5  一人涛头立,一人水中翻(字)似

  谜底“似”仅有六笔,由谜面拆解出四个元素组成:“亻”、“、”(涛头
)、“人”、“竖提”(水中翻),却仍显精当,而不琐碎,点睛之笔在于“水
中翻”引出的“竖提”。它的独特新奇一扫此谜零碎之感,同时也极大程度上排
除了其余底的可能性。在这里,“竖提”实际上起到了主要“部件”的作用。

  如此可知论谜之难。一则谜,好不好,是很主观的判断,要不哪来那么多争
议呢?美、巧、新、奇,大体上说出了我们谜社的标准,但是于“奇巧”之外真
能成其“美感”者,实为不易。其中尺度,我们也并不打算加诸别人。说到底,
各有各的玩法,自个儿“玩”得舒心就行,绝不干脱人靴子搔人脚底的事情(对
方若是赵敏,可以考虑例外)。



----
老龙不灌水,当我是木头   

[关闭][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