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txaoxian(猎人)
整理人: belleling(2001-03-24 12:37:44), 站内信件
|
闻名遐迩的海南琼剧
===================================
琼剧很富有地方特色,是戏曲园地中的一枝引人注目的艺术之花,它深深地扎根在海南热土,在海韵椰风的熏陶下,鲜艳夺目,芬芳四溢,闻名遐迩。
琼剧是海南的主要剧种。它历史悠久,源于江西戈阳腔,明朝中期经闽南、潮汕传入海南岛,吸收当地民间小调而形成。琼剧至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它把"闽南杂剧"逐渐地方化,交错使用海南乡音,吸收了民间小调、歌舞八音、道坛乐曲等许多元素。琼剧的传统剧目非常丰富,包括传统的文剧、武戏、文明戏等,行当有正旦、正生、贴生、贴旦、武生、武旦、丑角等,各行当都有各自的传统表演艺术和不同的脸谱、不同唱腔。唱腔也非常丰富,达30多种,喜怒哀乐均能表达尽致。剧本、表演、音乐、舞台设计等,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充分反映了海南人民的艺术才能和智慧,集中表现海南人民生活的艺术形式。
琼剧是海南广大群众和琼籍华人、华侨、华裔喜闻乐见的流行艺术,它扎根民间,富有活力,深受人民的热爱。琼剧还流行于广东的雷州半岛、东南亚地区的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柬埔寨等国,被誉为"南海红珊瑚"。
建国以来,琼戏不断开拓创新,推陈出新,琼剧在全国360多个地方剧各中的排序从第87位跃居第18位。全岛现有琼剧表演团体15个,演职员2000多人,海口和大部分县市都有了琼剧团,名演员如林道修、陈华、陈育明、王英蓉、红梅等,在各地妇孺皆知。琼剧还多次组团上北京演出。1957年,海南琼剧院上京演出《张文秀》、《卖胭脂》、《狗衔金钗》等剧目,演出后在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中国剧协主席田汉同志写诗称赞:“凤梅垂老又红梅,舞妙歌清几俊材。文秀不堪入盗盏,茂芳偏遇狗衔钗。方言土语生珠玉,古调新声入剪栽。老辈耕耘新辈继,海南应有百花开。”许多优秀的琼戏节目被拍成电影、电视。
160多年来,琼剧一直在南洋传播,飘香异域。马来西亚13个州中,凡较大的琼州会馆都有琼戏组织,经常演出琼剧。雪兰莪琼州会馆的琼联剧社还巡回义演,为马来西亚琼州会馆联合会筹募大学奖学基金。新加坡琼州会馆的有琼南剧社、琼联声剧社、琼联友剧社等琼剧组织,泰国繁华琼剧团、南艺琼剧团、二南琼剧团也经常演出琼戏,使这朵琼岛艺术之花在南洋各地常开不谢,久演不衰。
1982年,中国琼剧团应邀访问新加坡和到泰国义演,轰动了狮城和曼谷。1985年2月中国海口琼剧团赴泰国演出,1986年黄培茂先生率领琼联声剧团来海南联欢,同万宁县琼剧团结为姐妹剧团。1988年7月,国家剧场信托局在琼州青年会的合作下,邀请海南琼剧学校教师莫爱花、黄良冬到新加坡琼剧艺术研究班授课。1989年10月,由海南艺术学校师生组成海南省青年琼剧团赴新加坡演出。近年来,海南多次组团到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中国琼剧名扬海外、闻名遐迩。
---- 到处寻找猎物----嘘!有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