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 hpzhpzhpzhpz(大虾黄)
整理人: fslts2(2003-11-09 19:18:12), 站内信件
|
《三国志通俗演义》(1)引
客问余(2):“刘先主(3)、曹操、孙权各据汉地为三国,史已志(4)其颠末(5),传世久矣。复有(6)所谓《三国志通俗演义》者,不几近于赘(7)乎?”余曰:“否。史氏所志,事详而文古(8),义微而旨深(9),非通儒夙学(10),展卷间鲜不便(11)思困睡。故好事者(12)以俗近语隐括成编,欲天下之人耳而通其事,因事而悟其义,因义而兴乎感。不待精覃思(13),知正统(14)必当扶,窃位(15)必当诛;忠孝节义(16)必当师,奸贪谀佞必当去。是是非非,了然于心目之下,裨益风教(17),广且大焉,何病其赘耶(18)?”客仰而大谑曰:“有是哉(19),子之不我诬(20)也,是可谓羽翼信史(21)而不违者矣!简帙浩瀚(22),善本甚艰(23),请寿诸梓(24),公之四方(25)可乎?”余不揣谫劣(26),原作者之意,缀俚语四十韵于卷端,庶几歌咏而有所得欤。於戏(27)!牛溲马勃,良医所珍(28),熟谓稗官小说(29),不足为世道重轻哉!
古今兴亡数本天,就中人事亦甚怜。欲知三国苍生苦,请听《通俗演义》篇。忠烈赤心扶正统,奸回白首弄威权。须知善恶当师戒,遗臭流芳亿万年。献帝仁柔汉柞衰(30),十常侍启衅端开。董卓妄竟窥神器,何进无谋种祸胎。渤海会兵昭日月,桃院歃血动风雷。可怜多少英雄计,不及貂禅口舌才。曹操奸雄世无比,号令诸侯夹天子。天子心知诛不得,泣召董承受密旨。口血未干机先泄,国母元臣束手死。幸尔玄德奔彭城,豪杰云从期雪耻。袁绍当年亦汉臣,井蛙岂识海中鳞。不有关张龙虎将,皇孙颠沛更难论。明良遭际真奇特,三顾草庐不厌频。卧龙突起甘霖溥,恢复规模次第陈。孙权父子据江东,观望中原事战功。谋士似云翻白黑,长江如练列艨艟。火炎赤壁阿瞒遁,流入荆门大耳穷。假使真心匡汉室,何劳数计灭刘公。天相刘公讵可灭,万死一生堪哽咽。九犯中原伟丈夫,七擒酋首真英雄。枭獍谁能继汉高?犹豫未蹀奸贼血。军师大志不曾伸,仅创三川两世业。沛公百战定乾坤,司马何人敢并吞?试看北面事仇者,汉国臣僚旧子孙。天理民彝荡扫地,鼎味争如蕨味馨。志士仁人空抱恨,几番血泪渍衣痕。人言三国多才俊,我独沉吟未深信。鹰犬塞腾麟凤孤,四海徒令蹈白刃。天假数年寿孔明,山河未必轻归晋。此编非直(31)口耳资,万古纲常期复振。
嘉靖壬午孟夏吉望关中修髯子(32)书于居易草亭。
【注释】:
(1)《三国志通俗演义》——原题为《明弘治本三国志通俗演义》。
(2)余——即罗贯中。
(3)刘先主——刘备。
(4)志——记载。
(5)颠末—自始自终的经过情形。
(6)复有—再有。
(7)赘——多余的,无用的。
(8)古——古老深奥,难以理解。
(9)义微而旨深——意思难懂而且意义深刻。
(10)通儒夙学——饱读诗书的文化人。
(11)鲜不便——不多时便要……
(12)好事者——罗贯中自为好事者。
(13)不待精覃思——不需要费神去想,去理解。
(14)正统——指刘氏一族。
(15)窃位——如曹氏、袁氏。
(16)忠孝节义——关羽首当其冲。
(17)裨益风教——益处的流传。
(18)何病其赘耶——哪里有不对说它是多余的?
(19)有是哉——果然是这样。
(20)诬——错误。
(21)羽翼信史——记载确实的历史。
(22)简帙浩瀚——形容内容(《三国志》)巨大。
(23)善本甚艰——本来就十分艰难。
(24)请寿诸梓——仿陈寿诸多作文。
(25)四方—暗指想法。
(26)谫劣——浅薄。
(27)於戏——同呜呼。
(28)牛溲马勃,良医所珍——牛溲,是牛尿;马勃,是一种菌类。虽然微贱但是却是世间医生爱用的药物。
(29)稗官——古代的小官,专给帝王述说街谈巷议、风俗故事。
(30)柞衰——皇帝的位子不稳。
(31)直——当作。
(32)修髯子——罗贯中自号修髯子。
---- 三国神话需要有人来创造,那个人相信就是我! |
|